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西方国家近代史上的育婴农场主要出现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育婴农场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因缺乏正规托育机构而在民间兴起的一种托育方式,主要解决职业女性的托育问题,类似今天的日托。大多数育婴农场只是普通工人或农民借此维持生计的一种手段,他们以收费方式提供照看婴儿服务或为婴儿找寻收养家庭。育婴农场中确实存在疏于照顾、虐待甚至贩卖婴儿的行为。这类行为经由媒体的过度渲染,加上高企的婴儿死亡率使之被泛化为处理非婚生婴儿的方式。育婴农场及其存在的异常行为折射出女性就业、托育和国家角色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一、我们如何被童年塑造儿童对照看者(主要是母亲)的依恋,是基于生物进化的需要。在生命初期,人类的婴儿如此的脆弱,为了在进化序列中能够生存和发展下来,他们必须依靠更有力量、更智慧的他人来获得保护和安全感。这种自出生起就具有的天生的"依恋行为系统",是人类遗传序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保持身体上的亲近,确保自己能够存活下来;把依恋对象  相似文献   

3.
婴儿学步车现已成为家长们照看孩子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通过研究发现,婴儿学步车在使用中却会给婴儿带来一定的伤害,本文从学步车产品现状,婴儿发育特点和学步车对婴儿可能存在的危害几方面探讨学步车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1745年夏的一天,一个居住在宾西法尼亚州斯普林菲尔德城附近的7岁的小男孩,应母亲的要求去照看亲戚家的一个婴儿。母亲交给他一把扇子,让他用扇子赶走婴儿脸上的苍蝇。这个男孩的名字叫本杰明·韦斯特。看起来这个男孩好像并不比其他男孩更喜欢这个婴儿,毫无疑问,当婴儿睡着时,他就解放了。  相似文献   

5.
小小的蚂蚁十分常见,它们往往成群结队,在花园里、树根下、草地上四处出没。蚂蚁的行为模式干姿百态,它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快来看看俄罗斯摄影家安德雷·巴甫洛夫给蚂蚁拍摄的“大片”吧。他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通过巧妙的设计,利用微距镜头,拍摄出蚂蚁“大片”中一幅幅精彩的“剧照”。看,这些“剧照”色彩艳丽、场面温馨,梦幻色彩浓厚,展示出蚂蚁的一些基本行为特征,可谓知识性与艺术性兼具。  相似文献   

6.
说起蚂蚁,谁都不陌生,蚂蚁是一种有着渺小身躯的生灵,在自然界简直微不足道,人们常常把"踩死一只蚂蚁"用来比喻事情的简单.但就是这些微小的生灵,常常带给我们一些启发与感动.我经常用"蚂蚁精神"教育学生,着力创建一个人人都像蚂蚁的"蚂蚁型"班级.  相似文献   

7.
董陈 《上海教育》2016,(Z1):32-33
蚂蚁是渺小的,但又是强大的,因为当勤劳和进取变为智慧,不仅能未雨绸缪,更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蚂蚁是微小的,但勇于实践,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任何艰难险阻都能克服;蚂蚁是弱小的,但自主顽强,分工合作,能够撼动千斤大象。鉴于蚂蚁的这些世人共认的品质,学校对蚂蚁精神进行了提炼、概括和延伸,包括三个方面:自主顽强的生活能力、合作互助的友爱精神、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并在多年前就将蚂蚁的这种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加以推进,通过家校队协力,让"小蚂蚁"成为课题研究的主体,让"小蚂蚁"在创设环境中、在课程学习中、在少先队活动中、在各种评价中自主成长。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我无意中发现墙角那儿来了一批"不速之客",仔细一瞧,原来是蚂蚁:那矫健的身姿,那警惕的目光……这使我对蚂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决定来研究一下这些"小东西"。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6,(16):66-67
对北师大版教材中"探究温度对蚂蚁行为的影响"实验设计进行了改进,并对实验材料(蚂蚁)种类的选择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一百多年前,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许多蚂蚁放在一个圆盘的周围,并设法使它们首尾相连,围绕圆盘组成一个圆圈。这些蚂蚁就绕着圈儿转,弄不清哪儿是起点、哪儿是终点。它们似乎都没有发现周围的环境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只是井然有序地走了一圈又一圈,没有一只蚂蚁走出这个圈子。法布尔和他的助手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这群蚂蚁为何老是兜圈子。于是,他在蚂蚁的旁边放了一些食物,认为这些蚂蚁闻到了食物的香味,一定会"蚁"拥而上。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些蚂蚁像中了邪似的,  相似文献   

11.
【正】近两年,"蚁族"成为了社会热议的一个话题。"蚁族"就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蚂蚁具有25万个脑细胞,是昆虫当中最聪明的物种。用蚂蚁的高智商来描绘这个大学生群体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特点也十分贴切。此外,蚂蚁很弱小,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但蚂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灾害。蚂蚁的这些特点与这个群体高知、弱势,不被人关注的...  相似文献   

12.
珍视童心     
<正>一位老师发现一个孩子正聚精会神蹲在操场边观察蚂蚁,便问:"孩子,你在干什么?"孩子仰起稚气的脸,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老师哈哈大笑:"蚂蚁怎么会唱歌?"孩子不高兴地答道:"你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相似文献   

13.
一个小男孩在生物课上得知,蚂蚁主要是通过气味来互相联系的。当一窝蚂蚁中的某一只死了时,其他蚂蚁就会把它的尸体搬到公墓去。于是这个小男孩有了如下试验:先找到蚂蚁公墓,在那里收集一些被太阳晒干了的死蚂蚁,然后把它们揉搓成粉末,将这些粉末装入一个喷射器里,再喷射到正在蚁穴口踱来踱去的"卫兵"身上。  相似文献   

14.
阅读提示:文章生动地为读者展示了一个蚂蚁王国,一个类似于人类社会的“文明社会”。阅读时我们要思考,蚂蚁的“文明”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是怎样说明的?对人类而言,这些拥有“文明”的蚂蚁都是有利的吗?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蚂蚁呢?同时还要注意作者的说明方法,学会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蚂蚁的文明据统计,全世界有7000多种蚂蚁,它们的个数远远超过所有其他陆生动物。蚂蚁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很强,无论是高山洞穴,还是冰天雪地,或是戈壁沙漠,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昆虫学家发现,蚂蚁是一种高级社团性昆虫,它们的行为与人类社会有许多惊…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心教育"文化背景下,每个班级根据学生特点,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完美教室"。2007年9月,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来到了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他们是一群中重度智力障碍孩子,他们弱小、自卑、不懂合作。自然界中蚂蚁那么弱小,但在困难面前,蚂蚁从不气馁,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抛弃同伴。蚂蚁勤劳、团结、顽强的精神,正是这些孩子需要的精神。所以,"蚂蚁班"成为了我们的班名。一、温馨的氛围感染学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16.
说到"百年战争"这个词,你一定会想到英法百年战争、英格兰苏格兰战争这些军队争锋、硝烟弥漫的场景。但是,我又没有百岁,怎么能打"百年战争"呢?哈哈,这"百年"是相对蚂蚁而言的,相比人,蚂蚁的30年差不多就是人类一年,所以,蚂蚁的一百年差不多等于人类的三四年。我们家的蚂蚁属于普通蚁类,体长2-3毫米,有3对足。蚂  相似文献   

17.
2014年3月16日,广州市民政局对外通报:因超出承受极限,暂停试点"婴儿安全岛"。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婴儿安全岛"就难以支撑下去了,这一消息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把一直以来都争议不断的"婴儿安全岛"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有人认为,"婴儿安全岛"成为被遗弃的婴儿得以继续存活的港湾,是社会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也有人认为,"婴儿安全岛"的设立为父母遗弃婴儿的行为提供了庇护,是对犯罪变相的鼓励,是对父母抚养责任的蔑视和对法律的挑战。那么,"婴儿安全岛"的价值到底在哪里?面对人情和法理的冲突,"婴儿安全岛"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8.
蚂蚁怎么说     
<正>小明上完厕所回到教室跟老师说:"厕所里有好多蚂蚁。"老师忽然想到蚂蚁的英文ant这个单词,于是想测试小明一下,问道:"蚂蚁怎么说?"小明一脸茫然,最后说:"蚂蚁它……它什么也没说……"  相似文献   

19.
正昆虫一直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研究昆虫,也早已从基础研究走向了技术应用,例如毫不起眼的蚂蚁。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研究人员通过对"蚂蚁搬家"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蚂蚁使用多种方法来寻找自己的路,即使在后退时,它们也能识别熟悉的风景,对于这样的小昆虫来说,这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视觉。是什么赋予了蚂蚁如此强大的路径识别能力?蚂蚁的生物功能对于现代科学技术有哪些启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爬行经验与母婴依恋行为特点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69名8、9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标准化的访谈,考察个体早期自主位移动作──爬行的经验与婴儿对母亲依恋行为特点的关系。结果表明:(1)爬行时间长短与婴儿依恋行为的变化存在非线性的关系。无爬行经验婴儿与会爬4周以内的婴儿在分离敏感性上差异显著;天爬行经验及会爬4周以内的两组婴儿与会爬4周以上的婴儿在依恋行为上均无显著差异。(2)在8个月的婴儿中,会爬的婴儿在与母亲的亲密度、分高敏感性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不会爬婴儿;而在9个月婴儿中,会爬与不会爬婴儿依恋母亲的行为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爬行经验对婴儿依恋行为的特点有一定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与特定年龄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