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十九首>对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标志了文人五言新诗体的成熟,还应该包含了预示诗歌开始向审美意义上的文学转变这一层意思.因此,从审美角度来探讨<十九首>在"五言形式"、"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挖掘它蕴含的审美因素,对于了解文学成为文学的衍变过程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江枫渔火“质疑》 之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枫桥夜泊>乃千古名篇.朱寨先生则据俞樾<枫桥夜泊>诗碑碑阴有关疑似资料,以为"江枫渔火"应是"江村渔火".本文从唐人诗集、宋人方志笔记及"江枫"意象等方面予以驳正.  相似文献   

3.
形象思维是人类在进行审美创造中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文学艺术中属于想象的形象思维,在艺术创造中形象思维根据形象传达媒介有所区别,空间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则属视觉形象思维。艺术家在创作实践过程中,为了寻求独特的艺术个性,他们往往舍弃逻辑思维面面俱到的做法,关注人的生命、宇宙与自然的呼应关系。形象思维始于艺术家的灵感,在艺术作品构思的初级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构思过程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4.
从叙事学角度来看,<西游记>与<堂吉诃德>有很强的可比性.二者均采用"以幻为真"的叙事范型,均以游历为主线来连缀多个故事.二者的差异是<堂吉诃德>运用了多角度转换的叙述方式;<西游记>则带有说书人口叙性特征,叙述方式局限于全知式.二者的差异与中西诗学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用喜剧性的叙事手法,塑造了孙悟空这个中心人物形象.前七回是表象的"悲剧",实质的喜剧,作者以喜剧化解了表象的"悲剧".明代精英文化人的作用,使孙悟空成为明代中后期的"文化英雄",以后又从<西游记>主题中转换为母题,形成大众化审美典型.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庄子>一书的言说方式入手,旨在揭示体现在<逍遥游>中的人生境界--"无待",以及人生态度--"无为".并借此说明<庄子>的言说方式与其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符号概念作为工具引入诗歌的意象分析中,利用相关的符号学思维方式、分析方法去对诗中的意象进行探究,以深刻把握其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使<荒原>中的意象从科学的角度得到诠释.  相似文献   

8.
假设命题式批评是笔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过程中探索性命题."难以解释的符号"是希利斯·米勒在<解读叙事>中提出来的,是解构主义理论对于叙事艺术的理解和界定."假设命题式批评"就是与这样的艺术界定和理解对应的.在对<饥饿艺术家>的假设式命题批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了这种批评方式的意义和性质.具有哲学意味的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是永恒的,但是对于艺术中形而上意味的把握却是比较有难度的,而假设式批评的意义应在于能够显示和揭示文学作品的哲学意味.  相似文献   

9.
脂砚斋把"至情至理"即艺术真实性作为评价<红楼梦>的价值的根本尺度,并因此而对艺术真实的审美特质、艺术真实的创造与鉴赏规律等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真实的理论系统.文章对此进行梳理和阐发,借以探讨脂砚斋的小说美学思想和阐扬<红楼梦>的成功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0.
美术作品其精神内容和物质实体融而为一,自然物象的塑型和人的精神情感合一,在<米洛的维纳斯>中,维纳斯的瞬间态势最能表现出她的"一般性格",即爱与美.断臂维纳斯,也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想象空间,体现了美术作品在艺术审美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