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韩国白居易研究70年代为萌芽期,80年代为适应期,90年代为成长期。韩国白居易研究落后日本,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务之急,解决实际问题制定中长期规划,翻译注释白居易全部作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建国50年来国内出版的白居易研究著作予以分类述评,认为,近年是白居易研究史上的鼎盛时期,硕果累累,成就斐然.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白居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平以及他在当时的环境下做出的选择进行介绍,尝试透过诗歌分析白居易不同时期的心境,探讨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界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简析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酷好音乐,能弹琴。他的诗歌以及论乐文章的数量也堪称第一。他对音乐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白居易的音乐思想强调教化,崇尚古乐,主张唱情,虽有一定历史局限性,但对今天的音乐研究与发展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韩国白居易研究70年代为萌芽期,80年代为适应期,90年代为成长期。韩国白居易研究落后日本,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务之急,解决实际问题制定中长期规划,翻译注释白居易全部作品。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和苏轼是唐宋史上两颗交相辉映、光照千古的文坛巨星,这两颗巨星的才气学问、道德文章、政治主张、思想意识、个人遭遇、创作倾向乃至情趣爱好等方面都惊人地相似.苏轼崇敬、仰慕白居易,主动、积极学习白居易,在接受白居易影响的同时,又走自己的路而多有创新.白居易在诸多方面给苏轼以巨大、深刻而且积极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将苏轼造就为中国历史上光芒四射的文学巨星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国内小学语文课本和初、高中语文课本都选了他的诗作,比如《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等等。这篇短文,以浅显生动的文字,介绍了白居易的生平及其最著名的长诗《琵琶行》和《长恨歌》,有益于读者进一步深入了解诗人白居易及其诗作。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772—846),唐代继杜甫之后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其现存2806首诗作中,怀古诗仅有72首,所占比例约为1/40;苏轼(1036—1101),在其现存2600多首诗作中,怀古诗426首,所占比例约为1/6。而苏轼一生多次明确表示,自己与白居易"庶几相似",为何二人在怀古诗数量上却差异明显?在我国这样一个重史的国度,在中晚唐这样一个怀古诗兴盛的时期,在白居易这样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身上,为何只产生如此之少的怀古诗?从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与仕宦经历三个方面进行梳理比较后发现,白居易特定的家庭环境与仕宦经历,是促使这一明显差异产生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儿童情绪调节的研究范式主要有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两种。量化范式中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法、VIPS法、PAM法、HR法、情境法和脑认知成像技术;观察法和访谈法是常用的质化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如果能够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把对生理指标的研究、行为的研究和认知的研究成果加以融合,以此掏建一个合理、科学和动态的儿童情绪调节模型,那么此研究领域将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
“泄导人情”是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诗学命题。追溯白居易“泄导”理论的历史渊源,考察白居易的“泄导人情”实践即其绵延几十年的诗歌创作 ,分析白居易诗歌创作实践所遭遇到的深刻的现实矛盾,可以把白居易的“泄导”理论及实践在现实中遭遇到的种种矛盾统称为“白居易现象”。这一“现象”昭示着;早在白居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心理--行为模式的修补,重建已经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1.
这篇研究述评,是应日本勉诚社之约而作,译文将刊于该社编印的七卷本《白居易研究讲座》第五卷。文章力求在全面翔实地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我国近八十年来白居易研究的主要成果、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概略的巡礼和评述。视野开阔,持论公允,提供的信息量大。《白居易研究讲座》编委、日本大阪帝冢山学院大学下定雅弘教授来信称:该文“内容周密,笔力雄浑。可以说是确定历来膨大的白居易研究的位置,而指示今后我们应该注意的分野、该走的方向的一张巨大地图。”对白居易研究乃至古典文学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刊先期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计量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会计一直是人力资本研究中一个未能很好解决的“老问题”。本文先浅释人力资本的定义,重点对人力资本计量的方法如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机会成本法、未来收益贴现计量法、随机报酬法、公允价值法等进行了粗浅探究,以供读者了解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禹■在诗歌创作上对白居易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一、继承了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写作了许多反映现实的诗篇;二、继承了白居易平易晓畅的艺术风格,而又使宋调初具规模;三、诗作上有明显的直承白居易影响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从有补于世、吟咏性情、记写生活和娱乐人生四个方面,探讨了白居易对诗歌功能的认识,以此考察白居易在诗歌上的继承和突破。  相似文献   

15.
随着阐释学、接受美学的兴起,人们认识到读者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能够不被作者所左右,能够对文本进行独立而客观的评价。有意无意地站在白居易的视角解读《琵琶行》,是《琵琶行》鉴赏史上的主流解读方法。这种解读的不足之处在于,将琵琶女与作者互相激发、触动的双向行为,简单处理为琵琶女激发了白居易情感抒发的单向行为。因而,仅从白居易的视角分析《琵琶行》,是单向度的,是不全面的。只有增加从琵琶女的视角,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琵琶行》。因而,破除阅读教学中的作者至上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白居易贬谪江州期间,与他的朋友元稹多次书信往来。《与元微之书》就是作于被贬的第三年(817年),他在信末问:“此夕我心,君知之乎?”当时元稹与白居易已交往十几年,又有相同的处境,当然可以明白自居易的心;就是千载之后的现代读者如果了解了相关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诗歌的语言以浅显通俗著称,学者多所注意,但其诗的另一重要特色,即善用疑问句表情达意则鲜受关注。白居易诗歌中疑问句使用频繁,与情感的表达密切相关,而且是构成白居易诗歌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其意蕴亦丰富多样。通过对白居易诗歌中疑问句的全面考察和梳理,其问句的内在意蕴可概括为四大方面,即家国之问、自省之问、友情之问及生命之问。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白居易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拙稿的目的在于向贵国学界介绍二次大战后日本学者研究白居易的概况。其对象基本上是从一九四五年九月到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发行或者发表的单行本与杂志论文。下面分类依次加以论述。读者请注意,关于《白氏文集》给与日木文学、日本文化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这里不论。Ⅰ关于校勘的工作战后日本白居易研究中最大的成果是校勘《白氏文集》工作的进展。为了论述的方便,先把《白氏文集》的成书过程与主要的版本的特点略说一下。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与元稹有 1 2首同题乐府诗 ,题材相同 ,主旨却不尽相同。从中不难看出元白两人思想境界的差异和艺术追求的不同。白居易对于社会下层怀有更为深切的同情 ,而元稹则侧重关注上层人物的命运 ;在艺术方面 ,白居易后出转精 ,亦胜元稹一筹。从两人的差异中 ,使我们更加明白地看到了两人文学成就有高下之分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西方接受美学的传入,为古代文学接受史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古代文学的外传与接受研究在研究领域一直处于薄弱环节,本论文就白居易诗歌传入日本,以及在日本的接受情况做了梳理,意欲探求出白居易诗歌作品在日本被读者审美接受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