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作文》2010,(7):8-11
这是一个梦幻般的仙境,蓝色的天空,洁白云朵,玫瑰色的城堡,红色的火鸟,当然,还有漂亮的作文,温暖的感悟,珍贵的感动,作文的真谛,快乐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简明敏 《高中生》2012,(4):28-29
高考真题1(2011年高考湖南文科卷第18题)某河流上的一座水力发电站,每年6月份的发电量Y,(单位:万千瓦时)与该河上游在6月份的降雨量X(单位:毫米)有关.据统计,当X=70时,Y=460;X每增加10,Y增加5.已知近20年X的值为:140,110,160,70,200,160,140,160,220,200,110,160,160。200,140,110,160,220,140,160.  相似文献   

3.
自毕业以来,凌一鸣教授一直在从事气体电子学、低温等离子体、气体激光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有人说科研的道路从来都是漫长而寂寞的,他却不以为然,有了科学研究的兴趣,有了远大的志向,科研的道路就会越干越有劲,尽管困难重重,却乐在其中。他认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应该从小培养这样的素质:刻苦、勤奋,追求真理,明辨事非,珍惜时间,戒骄戒躁,富有自控能力,善于思考,敢于实践,有毅力,有志气,有远见,奋发图强,勇于拼搏,助人为乐,淡薄名利,宽于待人,严于律己,力争为社会、为祖国多做实在的贡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4.
进进新课程,宛如步入百花园,清香四溢,姹紫嫣红,令人心旷神怡,悦目赏心。然而初入“园”中,难免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不知该走哪条路,该赏哪处景。其中虽然也有经验老到者,凭经验“游览”,也有初入教坛的新手,不断地在成功与失败的道路上摸索着。但不管怎样走,都要遵循新课程的理念,那就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创建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近年来,我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思考,悉心探究,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有了一定提高。现就主要做法和体会简述如下,供各位同仁在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爱平 《现代语文》2010,(12):141-141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觉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高中学生为了高考这一终极目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导致与外界接触较少,视野狭窄,没有生活积累,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一些学生写出的文章言之无物,内容空乏,枯燥乏味,更有甚者,一些考生,对着作文题一筹莫展,无法将文题和自己掌握的有限素材联系起来,无从下笔。  相似文献   

6.
《辽宁教育》2007,(7):F0002-F0002
调兵山市第九小学坐落在市新区南端,学校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现有31个教学班,1610名学生,89名教职工,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孙晓智,率领一支年富力强,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和一支年轻有为的教师队伍,在“以人为本,规范管理,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追求“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7.
2015年中考降下帷幕,各地作文题纷纷出炉,这些凝聚着命题者心血的作文题目,面向生活,面向自我,各具特色,各有风采,犹如百般红紫斗芳菲,令人为之赞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作文题目,走进五彩斑斓的“文题大花园”,去欣赏,去品析,去从中总结规律,去分析今后的命题走向,备战2016年中考。  相似文献   

8.
苏轼一生坎坷,政治上屡受打击,曾经下狱,而且一贬再贬,最后在晚年被贬到中国当时最偏远的地方——海南岛。然而这位命运多舛的诗人,却是一个乐天派,并不认为生活是苦难的,他享受人生,以达观的心态观照生命,时时能获得某种超越。他常常从政治的漩涡中,从公务的繁忙中,抽身出来,贴近自然。清风明月,花草鱼虫,湖光山色,名胜古迹,都成了他吟诵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知识到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涉及的一些具体方法有:猜想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分类法,隔离法,假设法,比较法,等效(替代)法,建立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  相似文献   

10.
早晨的阳光,从树荫中流射到窗帘上,光点斑驳,如无数眼睛,活泼,闪动,充满窥探的好奇,从四面八方飞落在我的眼前。我想凝视它们,它们却瞬间便模糊,黯淡,失去了踪影。我感觉晕眩,欲昏昏睡去,它们又瞬间出现,在原来亮过的飘动的窗帘上,精灵般重聚,用和先前不同的形态。  相似文献   

11.
婚姻之礼是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在夏代,中国婚礼便已有了雏形;周代具备了完整的“六礼”,初步奠定传统婚礼的基础。虽然历经时代变迁,但其中都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2.
夏代是杜撰的吗——与陈淳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王朝是否存在,过去由于史证较少曾被一些学者所怀疑。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不断取得进展,绝大多数国内学者对夏王朝的存在已不怀疑,然仍有部分外国学者出于种种原因,捡拾过去学者的论点而对夏的存在持否定态度。陈淳博士发表于《复旦学报》2004年第4期的《二里头、夏与中国早期国家研究》一文,采取转述国外学者有关批评的方法并基本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认为夏是“杜撰”的。此论很值得商榷:一、不能带着“周人杜撰夏朝历史”的先入为主的成见;二、甲骨卜辞中并非没有丝毫夏的踪迹;三、夏与商、周一样,同属于“早期国家”;四、不能否定二里头文化遗址对于研究夏朝历史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夏年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年的确定对于研究我国国家与明的起源和印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因而我国于1996年正式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并提出建立夏年基本框架的构想。本以此为出发点,借鉴以往研究成果,运用数学概率统计方法,对有关夏商周三代的献记载及相关标本的碳十四年代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将所得结果与夏化分期相参照,从而得出夏年的大致范围。  相似文献   

14.
《元宫词百章》作者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元宫词百章》的作者,古有周恭王睦木审说、周宪王有燉说、周定王朱橚说三种,至近代,又有朱有燉、夏云英合著之说?疚木急婧笕衔?《元宫词百章》的作者当为朱橚,而非其子朱有燉,更与夏云英无涉。  相似文献   

15.
雅乐是主流音乐的代名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夏商周就有之,特别是周公姬旦制礼作乐,形成一个初步的系统,体现中和之道,为历代儒家所尊奉。虽然朝代更迭会给雅乐造成破坏,但是新政权确立之后,文化建设就会成为统治集团的重要任务,所以雅乐建设历汉唐宋元明而不衰。本文的给出,乃期待有识之士的提倡、音乐家与词作家的组合创作,推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雅乐。  相似文献   

16.
周礼文化与原始儒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汉以来,关于《周礼》聚讼纷纭,迄无定论。现代相关学术研究证明,《周礼》一书虽不无后人损益,但其宏纲大旨,大抵为周代典制,是研究周代历史文化的无可替代的传世文本。周礼文化是继夏、商文化而后以礼义、宗法、人本为主要特点的历史文化,是儒和儒术的直接源头。降至春秋,孔子传承并改造了周礼文化,创立了原始儒学,经孔门弟子的播扬,遂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学术文化的主脉。  相似文献   

17.
1925年3月,临颍县党的早期领导者周仿溪,创建了“飞霞文学社”。创作上坚持文艺为人生的理念,对20年代兵匪残杀广大农民百姓的罪行作了如实纪录,成为“五四”、“非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创作的实践,培育了一代临颍作家群。同时,“飞霞文学社”还创办了全国最早的文学批评专刊“飞霞三日刊”,为中国新文学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指导下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华夏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殷墟甲骨中,“华”“夏”二神具有与“河”神相似的崇高地位,这点提供了揭示华夏明起源和“华夏”名称来源的重要线索。然而,百年来这两个字一直被误释为“岳”和“Kui”。本主要通过甲骨字形与周秦两汉古字中已确认的“华”、“夏”等字的形体比较,考释甲骨“Hua”(华)“夏”二字。“华”和“夏”本来都是地理上的名称,分别指华山和大夏。两对峙于黄河南北,遥遥相望,迤逦相连,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河”神擘开“华、夏”的神话。由此得以理解甲骨卜辞“河”、“华”、“夏”三神相提并祀在认识上的根源。“华夏”一带正是上古尧舜禹和商周秦各代相继据有的核心重地,被视为“中土”。“华”“夏”由此转化为“中国”(指中土)的代称,而与“四方”、“四夷”相对;又以处“中”之义转化为“中华”、“中夏”之称,均为地域概念;然后以地域化的内涵转化指“中国”人民。“华夏”作为民族之称,代表的不是血缘上的,而是地域化意义上的民族概念。论分四部分:一、释甲骨“Hua”;二、释甲骨“夏”;三、“华”“夏”地望及开辟神话;四、“华”“夏”地位与华夏族称。  相似文献   

19.
西周初年文献中第一次出现"夏"名,夏名的来历至今不详,可能非夏王国本名,是夏以后的人以汉字拟音。周初称周邦为夏,是以夏为所有王国的荣誉性共名。此种共名用法,以周初形成的三代类同关系意识为基础。周初的宗教观,以公共性的神"天"取代殷人特殊主义的神"帝",也以三代王国类同意识为基础。周初产生公共性天神信仰的主因,是周人继承商代礼仪从而形成特别的商周关系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三代王国类同意识,也即王族文化圈意识。周初的宗教信仰以王族文化圈意识为基础,这一事实可以支持夏为荣誉性共名的判断,也使我们把周初宗教观念变革放到华夏族群漫长演进过程之中考察,重新理解这一观念变革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周社会是宗法封建制社会,周天子按照父权家长制的班辈来分田制禄、设官分职。为了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周人改革夏礼、殷礼,形成了严密完备的周礼。《诗经》中的宴饮诗原是燕礼、乡饮酒礼等典礼上的演唱用诗,是应周礼的需要而产生的,出自西周贵族之手。因此,它既反映出西周贵族的思想意识,也揭示出周人的治国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