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基础知识的灌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目前国内高校在人文精神的培养取向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着眼于知识互补,强调"文理会通",分别向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一种是着眼于价值传递,强调"无用之用",向学生介绍人类的普适价值,从个人、国家与社会、世界(地球村)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向学生提供课程和以人与知识的统一为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知识口袋”式课程的基础 ,这种课程突出了“适应性” ,在课程发展史上是一种试探性的进步 ,由于这种课程过多强调了对社会文化的适应性 ,有其不切合现实和社会发展的滞后性 ,因此 ,改变“知识口袋”式课程的关键就是要树立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将“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同时提出,将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并列纳入内容标准,并指出“科学探究”不仅仅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更是初中物理课程的一项具体内容和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4.
宋健 《新课程研究》2008,(5):99-100
学生的批判意识,是指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反思问题、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满足于教师、书本对一些事物和现象所作的结论,常用批判、怀疑的眼光去看待知识、观点、问题,形成符合科学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判断一种思维方式。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进行“科学”和“人文”的整合,培养高素质、高品味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教学改革的趋势。生物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能力、发展智力,它还是学生接受文化的侵润和陶冶,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本文对生物学教学与人文精神的问题略作论述。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的核心内涵是一种生命意识,是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注,并以此作为一切思考、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文精神的第一层内涵是人性,即人道主义精神,追求“善”;第二层内涵是理性,即科学精神,追求“真”;第三层内涵是超越性,即情理结合…  相似文献   

6.
尹萍 《中国培训》2006,(3):59-59
一、转变教育价值观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这些技能都是互相关联、相在价值观上,教育应实现由“知识接受型”辅相成的,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综合应用语言能向“知识创新型”的转变,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力的培养。美国劳工部在一份《工作要求学校做教育与人的价值关系的评价和认识,它与教育什么》的报告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把知识融合功能有密切联系。我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倾向到工作中去的能力,才是通向未来的关键。”于培养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即怎么教就怎么美国未来学家GordorDrydor也提倡“用一学、教什么就学什么的能力。学生只要学完规定…  相似文献   

7.
从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视角,提出“人文知识”不等同于“人文精神”,前者是知识的记忆性,后者是批判性思考性的一种思考态度与方法。“人文精神”是贯穿所有学科的,尤以医学教育最能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之重要。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着浅表化、形式化、短视化等问题,理解与实践“深度学习”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振大学生学习力的有效途径。“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主动的知识建构,但“知识建构”与传统教育观中的“知识传授”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分别站在“教”与“学”立场的两种对大学生学习的不同阐述。大学教师应充分认识二者的辩证关系,探寻一条指向学生深度学习中知识建构的教学路径:以知识传授作为教育的重要根基与关键目标;“全景式”呈现知识,引发学生的具身学习;挖掘知识的负载价值,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9.
历史与社会课程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民族精神的铸造为核心;强调社会主体的形成,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发展社会提供良好的课程环境;强调健全人格的培养,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这些特点,非常有利于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本文从以生为本教学的内涵分析和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探索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1.知识继承与知识创新的关系。从课程建设的水平层面上,应着重处理好知识继承与知识创新的关系。应树立以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为理念的课程价值观和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和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目标观。课程建设在目标上既要强调培养学生解决专门问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要注重知识的内化,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树立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整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交融为特点的课程教学内容观,以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基本特征的课程教学方法观,在内容上既强调继承和掌握已…  相似文献   

11.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1967年由美国著名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Scnven)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强调以调节教育过程、保证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的评价活动。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它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革语新璺的雷尊目标。  相似文献   

12.
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我们必须在重视基础的同时重构基础。因为我们对基础性的认识与实践存在着诸多的误解和片面性。总之,基础的出发点应该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应从“质”上强调基础性,不应以知识课程体系为惟一标准来禁锢学生。学科不同,基础性的侧重、特点、意义也有所不同,不应把教学的基础性模式化,割裂基础与创新的联系,过度强调“基础扎实”会抑制和排斥创新。  相似文献   

13.
略论物理教育中人文价值的体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与“人文”由分野到整合 ,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世界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 .物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 ,更是一种课程文化的浸润与陶冶 .倡导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在内的完整物理教育 ,实现“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是现代物理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一、科学教育中体现人文价值的必要性科学教育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即“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 ,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思维方法 ,发展科学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逐步形…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了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教育;突出了数学精神的“真”,忘记了人文精神的“善”与“美”。新课程呼唤数学教学的人文性,强调数学教学真、善、美的统一。因此,在新课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要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与培养,以学生为本,凸现数学学科的人文价值,使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彰显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过于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忽视情感体验;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学生对知识无批判的接受造成了所培养的学生缺少创造力、无批判精神;而在对知识的传授中又将注意集中在显性知识,没有意识到缄默知识的存在,结果造成在学生头脑里存在两种没有发生联系的知识体系,所学知识与实践的脱离,这种“分裂”造就了所谓的“知识无用”论,同时也培养了“高分低能”只会考试的“机器”。对教育的指责充斥着所有的空气,传统教育刹那间“一无是处”,寸步难行,对教育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一、有效知识 知识作为人对事物认识的产物,必然是在某种需要或利益的驱动下产生的,因此,任何知识都是具有某种价值的.从广泛意义上来讲,一种知识的价值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但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主要强调知识的发展价值,即知识对于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有效知识”就是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意义上理解的,是指“智慧含量高、具有较高发展价值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袁媞 《小学生》2013,(10):25-25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语文课是一门有着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又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完善与心灵和谐的课。这样的课关注的知识价值是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发展,强调学生在了解、理解、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什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感悟体验,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高红梅 《考试周刊》2009,(23):203-204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实践的能力,而且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完善人格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采取恰当的途径与方法进行适时的人文教育,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钻研和探索。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新课程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就是旨在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从这种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也就是将填鸭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转变。“探究式”教学,符合物理学科特点,因物理中的概念、规律是借助于实验得到的,只有通过  相似文献   

20.
体育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体育活动中的全面展现,它强调体育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关注人自身发展的价值,体育人文精神应实现三个转变: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从注重科学价值向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价值取向转变,从金钱至上向物质与精神双重效益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