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刊2004年第12期“言论”栏目发表了一篇《这道例题有必要改一改》的文章,文中姚华星老师认为,人教社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七册第115页的例题:沈强走50米的距离,第一次走79步,第二次走81步,第三次走80步。他平均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题目的结果、问句与答句均有问题。结果的问题是“学生到目前为止只学了有余数的除法,还没有学过小数的除法,因此不可能得出准确值62.5厘米,再从准确值62.5厘米得出近似值63厘米。”笔者认为,教材编写的意图就是为了估算。不管是从估算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有余数除法知识的角度来说,学生对于5000÷80=62……40应该…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第四单元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例1、沈强走50米的距离.第一次走了81步,第二次走了79步,第三次走了80步.平均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书中这道例题的解答过程是这样的:(81 79 80)÷3=240÷3=80(步)50÷80≈0.63(米)答:平均走一步的长度大约是0.63米.对这道题的条件与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可发现,其实这是一道平均数应用题.根据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应该是“行走的总距离÷行走的总步数=平均每步的长度”,根据这个数量关系,这道题的解答过程是: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浙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步测”一课有这样一道例题:“王宁走40米的距离,第一次走了62步,第二次走了64步,第三次走了63步。他平均一步的长度是多少?”教材的解题步骤是:(62 64 63)÷3=189÷3=63(步),40÷63≈0.63(米)。一位教师执教时先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然后全班交流。汇报时,有学生提出了如下两种不同的解法:解法1:40÷62≈0.65(米),40÷64≈0.63(米),40÷63≈0.63,(0.65 0.63 0.63)÷3≈0.64(米)。解题思路是:先分别求出三次走的平均步长,再求出三个步长的平均数。解法2:62 63 64=189(步),40×3=120(米),120÷1…  相似文献   

4.
有些教师在教学多步计算应用题之前如两步计算应用题,总是先出示两道一步计算应用题,让学生轻松解答后再拼成例题。持这种观点的老师认为,学生有了准备题作“桥”,于是能顺利地解答新的例题。殊不知,多步计算应用题并非是由几道相关联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简单结合而成,因为其数量关系复杂了许多,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多出了一个或几个“中间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中间问题”才能顺利解题。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将多步应用题“拆”成多个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本领,才能抓住“寻找中间问题”这一关键。如果老师用长期的“合”替代了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5.
钻研教材、处理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钻研例题和习题,是钻研教材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处理好教材、组织好教学的重要依据。一、要理解和掌握大纲的要求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南,钻研例题和习题能够帮助我们熟悉和理解大纲的有关要求,以便正确地指导教学。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节中的例2:52一20—18,例题中将第一步“52—20”用虚线框起来,表明“这一步也可以用口算得出结果”,而不必写竖式。这里就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中“要加强口算”的指导思想。而对第六册“笔算除法”中的例15、例16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依据大纲精神,只供…  相似文献   

6.
漫谈应用题的整组教学法邱学华︵常州市教科所应用题的传统教法是“依题讲题”,即依例题讲解,从头讲起,从读题、分析到解答,起码要花一二十分钟时间。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就不动脑筋,只会跟着教师一步一步走,独立解题就不会。所谓上课...  相似文献   

7.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这个内容我教了两次,但两次的教学方式有根本性的区别。第一次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的教学设计层次很清晰,先是导入新课,接着讲授例题,最后巩固训练,整个流程都是教师一步一步指引着学生在学习,师生问答式是课堂的主旋律。而第二次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一改往常的做法,先让学生自学后再点拨质疑,最后进行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8.
钱华 《中学物理》2012,(3):32-34
“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正不断探索的事情.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了例题开发的“三步教学法”的高效教学模式.在此仅以人教版《物理》选修3—4的一道光学例题为例,谈谈教材例题的二次开发及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8、69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学习迁移力1.演一演,感知“相遇”课前小游戏,模拟例题相遇情境。情境分两个层次,层次一:两人在两端站好,思考相遇的位置大概在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然后口令员喊“一、二、三、四”,行动员相向而行,最后相遇;层次二:口令员喊“一、二、三、四”,行动员每走一步,喊出自己行走的距离,最后相遇。教师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拍成小视频。  相似文献   

10.
“九义”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中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编排特点是:1.从整体入手,按其结构特点分为三组进行教学。2.在每个例题之前安排了一道相关的一步计算应用题,为学习两步应用题作了铺垫,起到了衔接新旧知识的作用。3.在每个例题之后,安排了“想一想”的两道题。这类题改变了例题中的第三个已知条件,而不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转化应循序渐进、分层递进,要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扶”其跟着走:第二步,“引”其学着走;第三步,“放”其自己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应用题简析及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应用题”一节,设置了7道例题,主要是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例1~例4);相遇问题(例5~例6);四步计算的应用题(选学内容)。例1较详细的介绍了解答应用题的全过程,总...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应用题”一节,编排了3组7道例题,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例1-例4);相遇问题(例5、例6);四步计算的应用题(例7,选学内客)。例1解答应用题的走过程,总结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例2、例3在巩固固应用题解题步骤的基础上,看重展示一般更自画用题的结构特征及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考过程,教给学生一般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例2前的准备题是解答相遇问题的基础,要使学生把握”同时、两地、相向、相遇’R两人所走路程和乌两卖的距离相等这一相遇问题的特征。例又例6的教学需紧扣相遇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林妮娜 《师道》2024,(1):45-47
<正>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悬崖上的一课》中写道:“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也是我第一次在全区做公开展示的一节中小衔接的课例,“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也成了我专业成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讲清楚这道题“应该怎样做”更要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这样做”这是教师采用综合叙述方法从题目开始一步一步推理一次一次计算解证例题也就是教师利用逻辑的力量使学生信服。如果教学仅止于此只完成了一半教学任务。教师还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知识结构出发引导学生探索、思考、解析“为什么这样做”这是讲解一道题的核心。例如初中几何第三册第94页例2“如图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圆直径求证AB×AC=AE×AD”。教科书的证明一开始是连结BE然后证明△ADC∽△…  相似文献   

16.
“扶、带、看”,这是不少教师教学经验的共同概括,人称“三步法”。“扶”,就是教师扶着学生走;“带”,就是教师在前面引路,带着学生走;“看”,就是教师跟在后面看,让学生自己走。这第三步,第—步是基础,第二步是夫键,第三步是第  相似文献   

17.
陈丹 《湖南教育》2002,(10):39-39
在某省的一次教学比赛上,一位教师执教了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简单的数据整理”一课,采用的例题是教材上例1,教师单刀直入教学内容,学生对例题的学习几乎不存在困难,很快就完成了学习任务。笔者在听课时思考着这些问题:能不能换个例题?如果换个例题的话,学生可能会学得更主动,更有效。带着换例题的想法,在另外一个场合,笔者指导一位教师按照下面的思路上了同样内容的一课。首先,教师提出问题:为了了解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以便在排座位、看电影时好安排座位,同学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学生踊跃发言,提出自己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有些教师在教学多步计算应用题之前 (如两步计算应用题 ) ,总是先出示两道一步计算应用题 ,让学生轻松解答后再拼成例题。如 :①红花有8朵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4倍 ,黄花有几朵 ?②红花有8朵 ,黄花有32朵 ,两种花共有多少朵 ?拼成例题 :红花有8朵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4倍 ,两种花共有多少朵 ?学生有了准备题作“桥” ,于是能顺利地解答新的例题 ,表面上造成新授很成功的假象。孰不知 ,多步计算应用题是由几道相关联的一步计算题复合而成 ,其数量关系复杂了许多 ,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多出了一个或几个“中间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些“中间…  相似文献   

19.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例1: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张老师教这道例题时,将原例题改为“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5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理由如下: 1.例1是学生刚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改编后的例题当求出下去18人以后,车上还有乘客17人。避开了原例题第一步计算中下车的是18人,车上剩下的也是18人的巧合情况。2.针对低年级学生感知比较笼统、欠精确、容易忽略细节、无意注意强,又不善于检查自己的知觉思维特点。排除了原题是“18+9”中的“18”究竟是车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关于两步应用题的编排,一方面突破了按计算方法进行分类的传统模式.把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近的两步应用题相对靠拢,分组出现,层层推进。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教材一题一例的“单打一”格局采用“复习”→“例题”→“想一想”→“做一做”等“系列”编排形式。例如,六年制第五册第80页的例1,首先以“复习”重温“求两数和”的一步应用题;接着以“求两数和”为基本数量关系,通过增加一个条件和改变问题,过渡为“求比两数和少几”的两步应用题(例题):然后着眼于“变”,把问题扩展到其它情况。即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