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史记》与《孙子兵法》的关系非常密切,《史记》并未明言《孙子兵法》,而只有《孙吴兵法》之称;而《孙吴兵法》应当是《孙子》、《吴起兵法》的合本。《史记》中描写了许多著名的战争,这些战争对《孙子兵法》有继承也有补充。司马迁对《孙子兵法》的慎战思想进行了发扬光大,尤其是对《孙子兵法》中的一些谋略因现实的变化进行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提要《诗集传》是对《毛诗序》的反动,然而,它们对《诗经》的解释却有许多相同之处。本文侧重分析了《诗集传》和《毛诗序》相同的方面,并进而阐述了我们对《毛诗序》所应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孔子诗论》与《黄鸟》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鸟》在《诗经》中有两首,分别是《秦风·黄鸟》和《小雅·黄鸟》。《诗经》中同题的作品其反映的情感也往往相同,《孔子诗论》第九简所论之《黄鸟》应是兼指二者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4.
《诗》之《周南》、《召南》与《易》之关系探究,分从两方面进行把握,结构上,《诗》有二《南》犹《易》有《乾》、《坤》;内容上,诗有二《南》犹《易》有《成》、《观》。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的《大雅》与《小雅》,既是当时广为传诵的文学作品,又是可以被之管弦的乐歌。从音乐和文学的角度来看,《大雅》与《小雅》都有各自的实用功能。《大雅》用于大飨,是周王举行一些仪式时使用的各种乐歌,同时作为乐教范本,被较多地征引;《小雅》主要是贵族举行仪式时使用的乐歌.不但被广泛地征引,同时也在各种场合被人们赋诵。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就表现内容而言,《诗经》中《风》、《雅》部分明显不同:《风》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感性生活,而《雅》则集中表现了外在的社会生活;就呈现形式而言,二者也存在明显差异:《雅》更注重理性、详尽地阐发观点,能更灵活地运用起兴手法,更少使用语气词与复沓;就作者而言,《风》、《雅》之作者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与创造力也大致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比较《仁学》和《革命军》这两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品,认为《仁学》是《革命军》的主要思想资料库,《革命军》是《仁学》社会政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仁学》有充分的理由分享《革命军》的荣誉,谭嗣同是站在19世纪末时代最前列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就表现内容而言,《诗经》中《风》、《雅》部分明显不同:《风》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感性生活,而《雅》则集中表现了外在的社会生活;就呈现形式而言,二者也存在明显差异:《雅》更注重理性、详尽地阐发观点,能更灵活地运用起兴手法,更少使用语气词与复沓;就作者而言,《风》、《雅》之作者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与创造力也大致不同。  相似文献   

9.
舒婷的《致橡树》与王昌龄的《闺怨》同为写女性如何对待爱情的诗歌,若按照审美范畴划分,应属于悲剧美,只是《闺怨》的悲剧性较明显,而《致橡树》的悲剧性特征却是隐性的。《致橡树》中的男女平等只能作为诗人的理想而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成为诗的悲剧性根源。同样是悲剧,二者之间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致橡树》率真直诉,《闺怨》凄婉幽怨。本文将从审美思维、审美风格、审美追求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并从中窥见现代诗与古典诗某些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诗》《礼》相解”是王安石提出的重要诗学观念,早已引起学界注意,但对于此观念与王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刊物是当代大学生展现自己思想风貌的重要载体。在对华东地区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三所高校的文科学生刊物为研究对象的调研中,发现主编对学生刊物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以主编与刊物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学生主编应该具有的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学生刊物存在的困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刊物《牛马》办刊宗旨的研究,从牛马精神的多样性、《牛马》的同人意识、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探讨了《牛马》生存的环境及其停刊原因。试图从同人办刊的角度,对于当今校园学生刊物作出具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国学是指中国原创的学问,是一个凝聚着无数先辈智慧和心血,具有浩瀚文献以及其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载体的思想、学术体系。成都大学将"国学经典导论"作为所有本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它的显著特色。不仅以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在校园大力宣传普及国学知识,而且还充分利用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博物院馆;不仅设立"国学大讲堂"邀请校内外国学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而且还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实现师生课后关于国学经典的交流与沟通互动;甚至设置讨论专题,组织师生将国学经典的重要内涵与当下热点现象相结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社会思潮在大学校园的表现,对大学生思想的危害及信仰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在目前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全面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一定的客观环境中的实践,因此环境对人的思想的产生发展有制约作用,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具有制约作用。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小环境,从不同角度交叉对学生施加影响。环境可以塑造人、影响人,同时,人也可以积极地改造环境。我们应该努力创造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并以此影响社会大环境的改善,最终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Research consistently shows that students and faculty are generally against expanding access to firearms on campus, and many stakeholders worry about the effects of campus carry laws on student violence, civility, and feelings of safety. We contribute to this literature by investigating how potential changes to campus carry policies affect students’ reported commitment to campus activities. Theories explaining fear of crime and social commitment led to hypotheses that predict members of socially disadvantaged groups—specifically women and minority students—would report less favorable attitudes toward gun possession on campus, greater feelings of vulnerability to victimization, and less commitment to the college environment when students or staff may possess guns. Hypotheses received support, and add to the growing literature documenting potential issues that legislators, administrators, and faculty might consider when debating the enactment of campus carry policies.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学生告母校诉讼,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全新的思考。高校学生工作应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注入法治精神,建立尊重学生权益的管理制度,完善救济途径,遵循德法并蓄的管理原则,创造一个宽松、稳定和具有亲和力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在校园课余生活中使用着许多很有特色的流行语。作为在特定群体和环境中流行的词语,大学生流行语体现了大学校园特有的生活风尚,或真切地反映出大学生内心世界的某些侧面,大都带有较浓重的情感色彩。虽然有部分词汇透露出一些不良思想、情绪和风气,但大学生流行语的绝大部分是讲究技巧的、充满机智的语言,是特定群体的一种口头修辞和语言创新,说流行语一般是富于情趣和幽默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职生影响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并不主动关注社会思潮问题;对不同社会思潮的了解程度差异非常大;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认同度不高,但对某些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有较高的认同度;思政课教学和网络是学生了解社会思潮的主要渠道。提出了引导高职生正确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策略:高职院校应客观认识到引导学生正确应对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的战略意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校园里的社会思潮,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20.
大学校园文化不是一种抽象的、纯粹的精神文化形态,更不是"低层次"形态的娱乐活动文化;它是在特定活动空间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由全体师生员工在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有着特殊的社会价值和教育功能。建设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必须要有彰显风格的物质载体,要有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还要有切合实际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