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容貌、性格和行为,并非完全由人类自己主宰,这个权力有时还握在大自然的手心。人的高矮胖瘦以及容貌的红黄黑白,不仅与人的遗传有关,而且与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气候对人种的不同打扮人类学家以皮肤颜色来区别人种,把人类划分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和棕色人种。大气中的各种物理参数,  相似文献   

2.
头发是人体皮肤的一种衍生物。随着现代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头发的认识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一、头发与人种不同的人种,头发的颜色、形状和数量是不同的。黄色人种.头发直硬、长粗.毛囊为圆形.颜色是褐黑色。中国人、蒙古人和美洲印地安人的头发就属这种.其数量约有10万根。黑色人种的发形是“羊毛发”,短而卷曲及至螺旋式丛生发,毛囊为椭圆形或肾形,头发颜色总是乌黑,其数量约有12万根.秃顶者较少。棕色人种的头发是“波形”.即是波浪形卷曲状或者光滑而且柔软,毛囊为椭圆形或细长形,发的横切面为椭…  相似文献   

3.
<正>人的容貌、身材、性格和行为,虽说主要是先天因素,但并非完全由人类自己主宰,这项"权力"有时还掌握在大自然气候的"手"中。对人类的不同"打扮"人类学家以皮肤颜色来区别人种,据此,把人类划分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和棕色人种。据相关研究显示,大气中的各种物理数据,诸如气温、气压、湿度以及日照、降水等,是形成人种特征的重要因素。在欧亚大陆,可以明显地看出,越往南走,人  相似文献   

4.
刘根生 《生物学教学》1997,(11):42-42,2
“酒逢知己干怀少”、“酒能解千愁”……我国历代人对酒的是非曲直早有评论。笔者从另一角度谈谈不同人种对酒精的耐受性问题。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即乙醇)。人体对酒精具有~定的耐受性,这种耐受性与遗传基因表达和调节控制有关,而且不同种族和个体也有差异。临床资料表明:酒精敏感者.当摄食0.3~0.5毫升/千克体重乙醇时.会表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皮肤温度升高,呈现面红耳赤、甚至出汗、大脑兴奋性加强、小脑稍有失调、甚至引起低血糖等症状出现。在各色人种中对酒精的耐受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黄种人中有SO%为敏感者、黑…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和自身进行交流的所有方式的总和,而文明在本质上则不过是其中具有科学性和道德性的成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盛行的仍是狭隘的人种文明的生活形式,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灾难、人道主义灾难和人类生存危机。要克服这些灾难和危机,必须从根本上消解以人为中心或以人种为尺度的人种文明的生活形式,确立一种物种平等存在主义基础上的以物种为尺度的物种文明的生活形式。物种文明是对传统人种文明的颠覆和超越,是基于物种平等基础上的科学化和道德化的人类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种志视角的课堂观察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堂人种志运用文化教育人类学的教育人种志研究方法对课堂教学活动及其主体进行研究,试图真实、自然地认识、解释课堂文化共同体中主体的行为方式、实践意义、价值观念和交往模式等。基于课堂人种志视角的课堂观察应坚持“离我远去”的原则。其实施过程包括观察的准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与解释以及课堂人种志的撰写。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多种族形态是丰富世界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多元文化形成的基础。美国人类学者卡尔顿·库恩将地球上的人类分成五个基本的种族。这五个种族是: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高个子澳大利亚人种(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高个人刚果人种(非洲黑人)、矮个子刚果人种(非洲俾格米人)和开普兹人。其实从其肤色、头部、五官、眼睛、头发的形状等体质形态看,全球分为三大人种,即黄种人(蒙古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和白种人(欧罗巴人种)。其自然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地理环境与人类遗传基因是世界人种形成的两大因素,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遗传基因的变化,发源于同一地区的人种在自然形态遗传基因上发生  相似文献   

8.
巴西趣闻     
世界人种博物馆 :巴西是目前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据 2 0 0 0人口普查 ,巴西有 1 7亿人口。其中白人占 5 1%,黑白混血种人占 40 %,黑种人占 6 %,印第安人 (黄色人种 )不到 1%,其余为印欧混血种、黑白混血种、印黑混血种。此外 ,还有亚洲人 (日本人、中国人 ) ,亚洲人同白人、黑人及其它一些人种的混血种。世界三大人种都聚齐在巴西 ,所以巴西是世界上公认的人种最复杂的国家 ,被称为“世界人种博物馆”。烧酒精的汽车 :巴西的石油不能自给 ,石油的海外依存度高达 45 %。因此 ,大量生产以酒精 (替代能源 )为动力的汽车是巴西汽…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还到处盛行着狭隘的人种文明的文化生活形式,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灾难、人道主义灾难和人类生存危机。要克服这些灾难和危机,必须从根本上消解以人为中心或以人种为尺度的人种文明的生活形式,确立一种物种平等存在主义基础上的以物种为尺度的物种文明的生活形式。物种文明是人类未来文化生活形式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0.
教育人种志能深入理解教育的复杂性,推进教育研究的创新和深入发展。教育人种志基于人种志,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人种志的研究假设是开放的,研究情境是自然的,研究视角是整体的,研究时间是长期的,研究结论是深刻的。教育人种志契合教育研究的复杂性、情境性、比较性和反思性,对教育研究的改进具有方法论意义。从研究过程来看,教育人种志研究一般包括前期准备、进入田野、分析田野笔记和撰写研究报告四个阶段。当然,要开展好教育人种志研究,除了注意结合教育研究中主体、方法与对象的特征外,还要处理好研究的信度问题、效度问题、伦理问题和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人种形成距今至少有4万~5万年,通常分为黄色人种(又称蒙古人种)、白色人种(又称欧罗巴人种)、黑色人种(又称尼格罗人种)和棕色人种(又称澳大利亚人种)等四大人种[1],其主要特征、代表人种和地理分布如附表。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地生活着不同种族的人群,这些人群在肤色、眼色、发色和发型、身高、面型、头型、鼻型、血型、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把全球的人群划分为九大地理人种。不同地理人种之间差异的存在是由于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造成的。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是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种族歧视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尤其在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更为明显。当前种族歧视在世界多方的关注下已有减弱的趋势,但在个别国家和地区仍是不容乐观。各人种之间的确存在着体质上的差异,但这能否作为评判种族“优”、“劣”的根据呢?下面仅从人类地域性的生理差异看这一观点的错误。现存的不同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它们都同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即都是由晚期智人分化而来。人种在分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理特点,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虽然在有的地区已变得模糊)。从一定程度上讲,地域性生理差异是表…  相似文献   

14.
教育人种志主张在广泛考察文化因素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的基础上,遵循“离我远去”的原则,“从书斋走向田野”,进入真实的教育情境实施研究。在教育科学研究脱离教育实践、远离教育场域的今天,教育人种志研究范式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人种志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种志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西方国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学科或领域,在我国则还处于初步引进和初始运用阶段。教育人种志是人类学与教育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对高等教育研究而言,人种志与之关系更为密切。大学提供了人种志的天然场域;人种志契合了学者的"志业"特征;人种志回应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呼唤,并以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研究方法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16.
教育人种志研究由于强调对个别教育现象进行动态描述和细致分析而逐渐受人青睐。教育人种志是描述性和解释性的研究,秉承整体观念与整合方法,注重从自然的教育情境中收集资料,采用多元化的研究策略与模式。作者认为,研究者必须充分了解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特征,掌握其设计原则,否则,人种志研究成果有可能蜕变为经验总结式的报告。  相似文献   

17.
原始人类的审美心理是如何生成的?人种进化对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奠定了哪些生理基础?这个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中至今还是一个前沿性课题.本文从视觉器官的进化、听觉器官的完善、人脑组织的重建和原始思维的生成等四个主要方面进行探索,希图对此问题获得一个较为明晰的有深度和启发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人种志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西方国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学科或领域,在我国则还处于初步引进和初始运用阶段.教育人种志是人类学与教育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对高等教育研究而言,人种志与之关系更为密切.大学提供了人种志的天然场域;人种志契合了学者的"志业"特征;人种志回应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呼唤,并以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研究方法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19.
人种志行动研究是在新媒体创制平台的研究与开发中整合了人种志和行动研究而形成的一种新方法论。人种志、交往生态和新媒体是它的三个特点。其中,交往生态是其焦点。人种志行动研究者包括外地的专家和当地的研究者,他们既是研究者,也是新媒体创制平台的开发者。人种志和新媒体行动研究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人种志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是:规划研究→进行研究(收集和记录数据)→组织编码和分析数据→规划和行动。  相似文献   

20.
人种志是文化人类学特有的一种研究方法,着重指研究者深入异文化性质的田野从事调查研究、描述文化或人类行动的过程。该方法因能获得其他质性研究方法所不能获得的有关教育现象或问题的资料而越来越受教育研究者的青睐。人种志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实践性、伦理性和研究过程中的循环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