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赛德克·巴莱》以20世纪30年代初的被日本奴役的台湾为背景,描绘了台湾原住居民武装抗日的"雾社事件",还原了赛德克族人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场景,他们用生命诠释着"真正的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晓红  黄进 《幼儿教育》2012,(10):10-11
"游戏",是一种时常被提及并被呼吁要重视,但在教育实践中却往往被忽视的活动。"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论是20世纪90年代出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还是21世纪初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这一  相似文献   

3.
一、创业教育的意义和现状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在这次会议报告中阐述的"21世纪的教育哲学"中提出了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的问题,要求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国际教育界把21世纪作为"创造教育世纪",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要素,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5.
在表面的社会诉求下,《父与子》潜藏着一个"爱情奴役"主题。在屠格涅夫看来,不管是"文雅"、软弱无用的"父辈",还是坚强、"否定一切"的"子辈",在君临一切而又神秘不可知的爱情面前,都逃不脱被奴役的宿命。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伴随着西方哲学的步伐陷入主体的危机和困境,主要表现为教育中主体的混乱、主体对他者的规训以及主体对自我的奴役。本真的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因为教育的原点是"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可以从生活的路径完成从"主体"到"人"的超越,然而,这样的超越并不意味着教育应该回归生活,教育应该基于现实生活,超越日常生活,引领未来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7.
正一、根植教育本原认识初中化学教育"本原"即根本。"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人类解决未来面临的各种矛盾,迎接21世纪挑战的"钥匙"之一,是"社会的脉搏",是一切重大的教育变革的指导原则;而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基础之上的"学习社会",则是人类未来的理想社会和终极目标。实践终身学习原则的"唯一之路"就是每个人都能"学会学习",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必须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不断进行四种"学习"的基础之上,这就是:学会求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职业教育的目标必须从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因为新时代对职校毕业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责任感、荣誉感、职业个性、人格以及创新的风格与特长.早在1989年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强调21世纪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应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同时还指出,要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这一预言实际上指出了以能力为本位向素质为本位的转变.因此,对职校的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提出了不同于"应试教育"的要求.面对职业教育的新特点,职业学校图书馆做好学生的阅读辅导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21世纪这个"大科学"、"大艺术"的时代,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如何有所作为、不断作为、有大作为?文章认为,其关键在于充分认清艺术就是"呈人之美",真正明白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自觉践行校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它是以信息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为手段而实现的全新的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渗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使语文课堂正大步迈向现代化.通过语文课堂的"小天地",透过信息技术就可以看见外面的"大世界".  相似文献   

11.
张学松 《天中学刊》2009,24(6):123-125
大学培养的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人,尤其要求他们懂得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有教养、有智慧、有理想、有爱心、有创新精神,核心内涵则是具有人文精神."人文",简洁而通俗地讲,就是把"人"变得美好.人文精神是"人"异于"禽兽"的基本特质,是人性的基本体现.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加强大学人文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是21世纪高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与什么样人一起来变革天下",这不仅仅是个政治问题,同时还是一个教育问题。继孔子、柏拉图、卢梭、马克思之后,杜威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应,提出了培养具有反思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造力为核心的现代公民,来建设他所倡导的伟大共同体。这种"4C公民"的论述,具有深刻的世界主义意义,也被认为是国际21世纪能力教育改革运动的理论基础。杜威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把中国教育传统中的"学思""知行"问题转化为"思考、交流和行动""合作性问题解决",建立一种面向每个人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哲学,从而加快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国际视野的中国人,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科学与人文高度相融的世纪.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到"人文见长",这是未来社会对人的培养要求,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更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4.
吴良镛先生曾说过:"21世纪是一个历史的新纪元,是一个‘大科学’、‘大艺术’的时代。"那么在这个"大科学"、"大艺术"的时代,如何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有所作为、不断作为、有大作为呢?关键在于充分认清艺术就是"呈人之美",真正明白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自觉践行教育局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一、艺术就是"呈人之美"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学习的时代,只有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的人,才可能有"本钱"为"人师".利用计算机网络来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列入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之中,教师要做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角色.网络信息资源成了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现代化的设施为课堂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使语文教学结束了传统的的乏味局面.教师的形象可以理解为一部可以升级的"电脑",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充电",不断扩大"内存",不断地"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意识是现代人道德意识,是衡量21世纪人才综合素质优劣的重要标志:环境教育是高等院校21世纪素质教育的主题,是素质教育中培养人之为人的人格教育。肩负教育培养21世纪人才的高等院校,应当把环境教育纳入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范畴,要从世界观、人生观的高度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7.
关于构建我国"学分银行"框架的设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一、"学分银行"构建的背景情况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认为,终身教育是对作为经济增长加速器而设计的继续教育概念的重新考虑和扩充,教育不仅要为经济的增长而设计,还要为人的持续协调发展加以设计,即要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设计.终身教育应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再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应该具有灵活、多样和容易进入时间和空间的优点.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现在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即掌握知识而且不要让学生"会学",即掌握思想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选择直面     
正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他们故意将意识封闭,躲在最坚固的堡垒里,并且落了好几道锁。这样的锁,这样的堡垒,是他们自己制造的,别人如何打得开?不免想起鲁迅笔下麻木的中国人:一个中国人给俄军做侦探被日军捕获,正被砍头,一群强壮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津津有味地围观;他们漠然地对待"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甚至把刘和珍等人的事迹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面对被欺压、被奴役的现实,这样的中国人却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得到空前的认识与肯定,但其绝不仅仅是传统教育中掌握知识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运用知识创新发明的创造性能力,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决定的.正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近年连年居世界富豪榜首,比尔和微软公司也被视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志,说明了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的现代教育一直立足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发明于新知识的创造在发达国家也不断诞生.因此可以说教育问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问题.早在1996年美国国家科委就指出,美国在21世纪国际上的地位,取决于美国拥有的创新人才的数量.日本在1989年开始全面实施深入发展创造性教育的"个性教育",同时文部省又推出了与个性教育对应的"新学力观",指出了21世纪人应具备的新型"学力"."新学力观"认为生存在21世纪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是具有主观能动地对应今后飞速发展变化社会的创造性能力.由此可见创造性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