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中国古代小说作品一直存在类型归属的难题。有关清代小说《好逑传》的类型归属,学术界争议较多。文学史一般认为其是才子佳人小说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从作品男女主人公的塑造、才子出游的目的、才子择偶目标、小说情节发展模式以及小说所表达的伦理道德等角度分析,《好逑传》与才子佳人小说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得出其类型归属为英雄儿女小说。  相似文献   

2.
《游仙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小说,《莺莺传》是唐传奇中最富盛名的爱情小说,这两部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将《游仙窟》和《莺莺传》加以对照,不难发现,这两篇唐传奇中才子佳人形象、情节构成、感情模式以及表现手法的应用等方面都成为后世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基本范式,从《游仙窟》的"纵欲"到《莺莺传》的"忍情",文人性观念从开放转向内敛,这种转变也促使了后来的才子佳人小说的情爱关系由重"色"向重"情"转变。  相似文献   

3.
押作为一部优秀的才子佳人小说,《好逑传》的创作时代颇受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该书创作于明代,有些学者认为《好逑传》成书于清初。一个时代的语料有一个时代的语言特点,根据学者关于近代汉语选择问的定义和分类,将《好逑传》选择问分为并列选择问与正反选择问两类进行定性分析和计量研究,全面总结《好逑传》选择问特点。在统计分析《好逑传》选择问次数和频率的基础上,比较《好逑传》选择问与明末语料《型世言》和清末语料《品花宝鉴》的选择问,发现《好逑传》并列选择问在继承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并列选择问特点的基础上,其特点与《型世言》与《品花宝鉴》并列选择问特点都有相近之处,更接近于《品花宝鉴》并列选择问的特点;《好逑传》正反选择问具有明清时期正反问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型世言》和《品花宝鉴》正反选择问的特点,《好逑传》成书于清初的观点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4.
《好逑传》是明清之际的一部才子佳人小说,反映明清时期的语言特点。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分析与统计《好逑传》是非问与揣测问,全面总结其是非问与揣测问特点。《好逑传》是非问出现48次,分为无语气词标记的是非问与语气词"么"、"否"标记的是非问,语气词"么"标记的是非问比例最高,"可+VP"是非问句式占是非问比例为41.7%,从元代到明代使用语气词的是非问比例增多;《好逑传》揣测问出现29次,用"莫非"、"莫不是"、"想是"、"怕不是"标记,疑问副词"莫非"使用频率最高,有时与语气词"么"、"耶"配合提问。  相似文献   

5.
孙琳琳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7):92-93,102
才子佳人小说,因其固定的情节模式,使得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形成恒定的模式:男女主人公的婚恋关系,主人公与辅助者的关系,主人公与破坏者的关系。同时,《金云翘传》又有其独特的"故事套故事"结构,使得男女主人公的婚恋关系异于常者,可以说是才子佳人小说模式套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钟情丽集》、《贾云华还魂记》等中篇传奇小说的叙事模式建构,在叙事风格上,受话本小说创作和以诗文为文学正宗思想的影响,形成"以文缀诗"的特点,而这些诗文在小说中承担了实现情感沟通、调节叙事节律和形成意象叙事的功用;在故事模式方面,完成了"才子佳人"婚爱故事模式人物形象的定型和情节设置的定型。这些特点对后来的言情类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才子佳人小说创作与明末清初这个特定环境中士人的生活遭际和文化心态密切相关。《玉娇梨》、《平山冷燕》等弘扬女子之才 ,写理想化的爱情 ,这是怀才不遇的失意文人人生理想的寄托。《金云翘传》写王翠翘悲剧的一生 ,着重突出的却是其“身辱心贞” ,体现了被迫仕清的文人对“失节”的忧惧和无奈。《好逑传》以理节情 ,则表现了作家在理学复炽的大形势下 ,对创作中人欲横流现象的反思和调整  相似文献   

8.
元杂剧才子佳人戏中佳人形象主要分为闺阁少女、青楼妓女两种类型,众多论者认为两种佳人形象除了身份标注,并无实质区别。文章以《元曲选》中才子佳人戏为考察对象,比较闺阁少女和青楼妓女两种佳人形象内涵的异同。文章认为,两种佳人形象之才貌、情及对爱情的追求有相似的一面,但由于佳人身份的不同带来了性格、主动性的差异,导致了情节发展的不同。元杂剧中佳人形象之"同"是元代社会两种民族文化观念冲突、交融的结果,佳人形象之"异"是剧作家不同的创作心理所造就的。  相似文献   

9.
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白话小说出现伊始的固定模式之一,然而经历几个世纪文学的变迁,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异,才子与佳人的定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不同,其中的套用模式,“痴心女子负心汉”“门当户对”等也有了不同的内涵。探讨王朔小说对才子佳人模式的改造变形.旨在从变形中透视王朔小说的原始模式。由此发掘小说创作的互文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第一部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奠定了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基本模式,塑造了集品、貌、才、情于一身的理想佳人形象,卢梦梨作为其女主人公,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才华过人,积极主动追求自己的婚姻,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明末清初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进行了文化上的透视。文章认为才子佳人作品的婚恋观是循于封建礼仪的婚恋观。以礼节情 ,以礼正情是作者的创作意旨 ,也是作品中的人物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与进步文学作品《西厢记》、《牡丹亭》所表现的以情反礼的进步观点相比 ,才子佳人小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同时 ,这类小说还表现了对一夫多妻制的颂扬 ,表现了作者落后保守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12.
《隋唐志传》是中国小说史上较早产生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该书的基本创作模式是“按鉴演义”,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当时的历史小说创作观念。但由于受《三国演义》等小说的影响,《隋唐志传》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又不过分拘泥于史实,小说中加入了较多民间色彩较浓的材料,同时也抄袭、移植了一些《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从而使小说的故事情节更为生动,文学色彩也有所增强。这种探索虽然还比较粗糙,但体现出了作者对历史小说文体特点的一些思考,因而有一定的小说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很多方面对前人小说有所超越,突破了历来才子佳人小说俗套。脂砚斋作为主要的评点者在脂评中也强调了小说创作应符合生活,不落俗套。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情节模式叙事表达以及文中对户外室内的场景器物描写三方面反映出脂砚斋在小说上的深厚修养和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4.
《好逑传》是明清之交出现的一部才子佳人小说。本文全面统计分析其中的总括副词,逐一将其意义和用法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并参照上古汉语的用法,探讨其发展轨迹,以反映明清时期总括副词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一、中西方小说的发展中西方最初的小说,与历史紧密相连,作为史料的补充记载事件。中国先秦散文中的寓言故事,汉代史书中的人物传记,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西方古巴比伦的《吉加美士史诗》,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都属于这类小说。这类小说已具有小说讲求虚构的特点,但仍不是文人的创作,是直接从民间搜集、记录下来的,所以这类小说情节比较简单,文笔比较粗糙。中国的小说到唐代才脱离历史记录而成为文学创作。唐代的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文人的思想也更加开阔,这时传奇应运而生,李朝威的《柳毅传》、白居易的《长恨歌》…  相似文献   

16.
《滨州学院学报》2022,(5):91-96
清初山西阳曲作家刘璋一生创作了多部小说作品,除讽刺小说《斩鬼传》外,还有《飞花艳想》《幻中真》《巧联珠》《凤凰池》四部才子佳人小说流传至今。刘璋作品中蕴含了较多的占卜与梦境相关的叙事,通过这些情节,可以考察出小说中占卜与梦境的叙事特色,亦能体会刘璋本人因果报应思想与怀才不遇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7.
汉字文化对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多有影响,这种影响在西方文化浸入东亚之前尤显强烈,而这些地域对汉文化的吸收亦为迫切。文章选择中国才子佳人小说《二度梅》、《好逑传》为例,来具体考察汉字文化对它们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因地域之不同(文化背景)显出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爱情故事有一个传统的叙事框架,即才子佳人叙事模式.这类故事中两类主角才子和佳人的特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文章即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才子佳人小说<西厢记>为例,探讨这种传统叙事模式背后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形成了"小人拨乱"的情节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与"患难见真情的社会生活信念"和"求奇求妙的创作原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好逑传》是中德文学交流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歌德在1827年与爱克曼的谈话中曾提到,《好逑传》与他写的长篇叙事诗《赫尔曼和多罗泰》有颇多相似之处。这两部文学作品的发表时间、文化背景及文学影响虽然不同,但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使两部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有了可行性。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方法,试图从写作背景、情节、人物和主题思想四个方面对《赫尔曼和多罗泰》和《好逑传》的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歌德和儒家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为歌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