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就现状而言,"三农"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而教育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本文详细分析了发展农村教育与推进农村"三化"的关系,认为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保证"三化"的顺利实现,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研究,提出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法与途径:扶持农村基层图书馆,结成"一对一"共建单位;利用假期、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动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活动;对农村基层图书馆,进行业务指导;构建服务网络,多途径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建立培训制度,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促进乡村先进文化的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等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安徽农民外出务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外出务工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但是,农民外出务工也带来不利影响,如导致人才流失,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留守问题",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大城市病"的困扰。因此,应协调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15,(4):37-39
土地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生存、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为顺应农业现代化的潮流,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一体化,我国鼓励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由于农民知行、政府管理、社会导向等问题,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困难重重,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土地有序流转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缺失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不仅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致力于农村社会的全面建设与协调发展,把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文化权利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构建与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对于促进农村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及城郊地区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科学文化与职业技能,成为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及农民市民化发展的一大瓶颈。将职业教育与现代化农业、城镇化工业、服务产业技能化、市民化人文等方面相结合,论证当前城镇化过程中转型期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及基层职业教育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结合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状况构建农村职业教育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村实用性人才,培养"留得住、用得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村级管理者、农民致富带头人和农业技术应用带头人,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章阐述了荆楚理工学院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过程取得的一些成绩及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成人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村成人教育应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下,用新的经济规则与教育理念来加速自身的发展,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政治参与可以推动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电视媒介作为在农村受众群体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传播媒介,无疑在农村社会文化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帮助农民实现现代化的作用.而农村文化建设也影响电视媒介的发展,如农村文化建设扩大了电视媒介市场、优化了电视媒介生态环境,农村的发展变革成为电视媒介变革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首要是实现农民观念的现代化;而现代农民观念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经济观念、政治观念、精神观念、文化观念、法制观念等。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开展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大众传媒手段建设等多种途径去构建中国农民观念现代化体系,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经济文化因素作为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从深层制约和影响着个体及社会活动的状态,从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这里立足于山东实际,对经济文化这一无形资源进行研究,研究山东省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变迁,分析经济文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探讨经济文化变迁对于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促进经济文化变迁,带动山东农村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需要广大高素质的农民。农村成人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从办学组织、内容、形式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农民实用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为农民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一书着力探讨了农村社会转型对法国社会现代化、特别是对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影响,是法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研究的一部力作,其成就是突出的。然而,书中涉及法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原因的一些提法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关注与重视程度,反映了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发展理念及文明水平。继续教育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的发展进步,有助于培养新型农民,帮助其更好融人城市并为所在城市做出更多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在现代化进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具有长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本文依据对江苏沛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典型调查,结合沛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得出了以下结论: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呈互相推动态势;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稳定增长趋势;农村职业教育机制改革呈各部门联动趋势。尽管如此,农村职业教育仍是当前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严重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文章就沛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长远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依据我国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实际,大力发展农村创业教育,构建科学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观念和模式,是促进西部地区农村“三化”实现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必须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深入认识农村创业教育的内涵,探讨科学有效的农村创业教育模式,强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农村“三化”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社会出现了阶层分化。新兴的农民阶层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带带来了新的不稳定性因素,影响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新乡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升农村人口素质,整合教育和技能培训资源,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1998~2008年十年间新乡的农村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两基"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广大农民素质显著提高,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1998~2008年十年间新乡市农村学龄人口、在校生规模、适龄人口入学率与辍学率、校均规模、生师比等指标的实证研究,总结与分析农村教育发展经验与现存问题,并对新形势下农村教育发展的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