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自理,简单地来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责任感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对幼儿以后的生活学习也会产生很大影响。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幼儿,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迁就惯了,导致他们的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这个新环境。所以,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很重要,于是我们班把这项能力的培养列入了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悉心照料幼儿生活,与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相结合 由于幼儿独立生活能力较差,为保证幼儿的健康、安全和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对幼儿生活予以悉心照料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悉心照料绝不等于包办代替。过分“保护”会影响幼儿自理、自立能力的形成,因此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教师不要代替幼儿去做,教师应当指导并鼓励幼儿自己去完成。...  相似文献   

5.
幼儿自理能力是指要亲自处理自己或身边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它是幼儿逐步适应社会环境,学会生活所必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包括幼儿生活的自理、幼儿学习的自理、幼儿人际交往的自理等。本文从幼儿园教师视角出发,研究对象是刚入学的3—4周岁小班幼儿,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即培养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睡眠、饮食、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作为幼儿学习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6.
《甘肃教育》2008,(24):36-36
所谓生活自理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幼儿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2岁-4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期,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为此,我通过对自身实际工作的认识,总结出以下几种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生活技能。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的,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增强孩子的独立性.这对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应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8.
一.独立意识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教学中的定义和价值 (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定义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在幼儿园的小班教学模式下,幼儿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从而合理地规范出的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力。当幼儿能够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归纳出一些照顾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理自理行为时,如在没有外人帮助的情况下学会自己去刷牙洗脸、用筷子和勺子去喝汤吃饭或起床以后自己穿衣服等等,就能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概括出合适的处事思维与生理反应,从而促进幼儿建立独立意识,培养自信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有智者说过:生活是一种责任。也就是说,作为有思想的生命个体要对自己负责,要对家庭、对社会负责。幼儿时期的孩子,则需从小处着手,及早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帮助幼儿产生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态度。  相似文献   

10.
<正>生活自理,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是一个人一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正如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教育首先要培养儿童"学会生存"。然而,在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家长的过多照顾、包办、溺爱,  相似文献   

11.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幼儿在社会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这一转折的重要时刻,家长该为幼儿顺利地度过入园关、愉快地适应幼儿的集体生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技能当孩子具有独立行步的能力以后,就对自己的事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家长应尽早的让幼儿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持之以恒,初步培养起孩子“自立”的良好道德品质。提前学会生活自理技能,这远比会写自己的名字、识几个数更重要。二、培养幼儿入园自豪感幼儿入园前应与孩子多谈幼儿园的事情,向幼儿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信息,与孩子一…  相似文献   

12.
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呢,应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手:创设游戏情景,在游戏中形成生活自理意识;通过有趣的儿歌来感染、诱导孩子;运用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的问题已越来越影响了幼儿身心发展,本文阐述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生活中自己照顾自己的劳动性能力。主要包括孩子独立进餐、自己穿脱衣服、安静午睡、独立如厕、正确洗手等几个方面。但是在当今社会,不少家长都只有养育一个孩子,对孩子的动手能力及自理能力并不十分重视,但是对孩子的分数和智力都抱有很大的期望。经调查得  相似文献   

14.
<正>一.独立意识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教学中的定义和价值(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定义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在幼儿园的小班教学模式下,幼儿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从而合理地规范出的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力。当幼儿能够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归纳出一些照顾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理自理行为时,如在没有外人帮助的情况下学会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宠爱有加,许多幼儿养成了依赖、任性的坏习惯.本学期初,我对中班幼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许多幼儿不会自己吃饭、穿衣,一切依赖父母,而做父母的也没有意识到从小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张洁 《教师》2015,(10)
习惯是通过不断地重复操作而形成的稳定的行为倾向。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并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任务,所以应该从各种细节入手,持之以恒地每天对幼儿进行训练,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本文主要分析如何从细节入手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  相似文献   

17.
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幼小衔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和学习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可从几个方面开展: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目标、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巩固幼儿和生活自理行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家园同心,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3~6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但当前很多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很强,对教师和家长有一定的依赖心理,为此,幼儿园需要了解幼儿生活自理的发展水平,从推进幼小衔接的角度,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为幼儿生活自理提供充分支持。教师也要树立正确的指导理念,为幼儿生活自理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增强幼小衔接教育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2009,(12):9-13
家长都知道,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很重要,可如何培养呢?就让我们从以下三方面逐步提高:培养幼儿的自理意识、授予幼儿自理的技巧、巩固幼儿自理的能力,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自理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陆文婕 《考试周刊》2008,(5):229-230
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幼小衔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和学习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目标、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家园同心,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