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民俗,亦称“民风”、“风俗”、“习俗”或“习尚”等,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是一个民族共同的人生观而化成的一种具体行为,并久相因袭而形成的生活习惯。民俗有其相同性,亦有其特殊性(地方性),也就是说,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相沿袭的民俗活动大体...  相似文献   

2.
《上海文化年鉴》2012,(1):83-83
柯玲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共14章,约280000字。该书首先对中国民俗文化进行综合概述,然后从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出行民俗、人生交际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娱乐民俗、语言民俗、民间文艺等多方面具体介绍中国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3.
民俗艺术的交流与传播在当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民俗艺术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永葆其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从传播生态的角度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可拓展民俗艺术理论研究的视阈。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要立足于对民俗艺术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的思考,将传播生态理论运用到民俗艺术各方面的分析中去,研究传播与民俗艺术间的共生、互动关系,进而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与魅力。这需要从研究对象及意义、研究现状的梳理、研究方法与视点、可行性分析四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泰山与民俗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神山、圣山,民俗民风丰富多彩,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泰山民俗以泰山文化为主导,以信仰民俗为主线,社会民俗、经济民俗和旅游竞技民俗交织融汇,构成一道独特的泰山风景。就泰山民俗文化而言,大汶口文化的流风余韵、东夷殷商文化的交融、齐鲁文化的传承,在泰山地区演绎流变,终于形成泰山民俗的基因。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使泰山民俗具有了神秘莫测的特点。礼俗杂糅的山石崇拜山石崇拜是泰山民俗中历史最悠久的信仰民俗之一。最早的泰山崇拜者是生存于泰山地区的泰山儿女,而“大汶口人”不仅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且是泰…  相似文献   

5.
曲彦斌 《寻根》2015,(3):103-108
一个学术"心结"和"试水"担当2004年,我在《民俗语言学》(增订版)(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自序中,曾经写道:"20世纪70年代末,我开始沉湎于钻研‘语言与民俗’问题,并从80年代初开始发表有关‘民俗语言学’著述,迄今约有二十年矣。"时光如梭,如今,又是一个十年。也就是说,我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三十多年了。可以说,我  相似文献   

6.
民俗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它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社会和历史的方方面面;它像一座大山,包容着愚昧的糟粕和文明的精华;它像堆积丰厚的地层,富含优秀文化的物质和精神--民俗是政治文明的上源,是道德礼法的初范;民俗是文学生命的源泉,是艺术诞生的母体;民俗与史学唇齿相依,民俗与考古连体难分;民俗分娩了宗教,孕育了语言和文字.但是,对于内容庞杂、良莠不齐的民俗,需要认真梳理和扬弃.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今的民俗,一部分是反映当代生活的新民俗,但更多的是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民俗是透视中华民族文化的窗口,闪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光华.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全国有56个民族,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俗事象色彩纷呈,不仅名目繁多,而且历史悠久,流传广远.在此,我就宗教信仰、祭祀礼仪、节日集会等粗略勾划几笔.远古普遍流行原始信仰,认为“万物有灵”.后来,每个民族根据各自的经济文化条件,逐渐产生了  相似文献   

8.
刘欣 《寻根》2011,(3):41-45
民俗体育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民俗体育内涵的界定,目前尚无定论。笔者以为,民俗体育是指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并在一定范围内由广大民众创造、流传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文化样式。它既依附干民俗节日,也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孙发成 《寻根》2010,(1):12-15
<正>在文化成为软实力和生产力的现代社会,民俗、民俗文化、民俗艺术、民俗旅游等字眼频频进入我们的视野,民俗不仅作为一种文化被重视,更是作为一种资源被开发,其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人们民俗知识的不足和社会上存在的急功  相似文献   

10.
刘咏琴 《寻根》2022,(2):108-111
民俗学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类文化历史,也有"民"的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民俗的目光也转移到都市中来.都市民俗活动的空间位置构建于都市之中,其研究不能脱离"民"这一主体,也离不开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如今的城市生活中,民俗自身的运行规律以及出现发展的动因也是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是建立在对民俗艺术传播意义的追问上,而不是对原由或技术决定主义的探寻。所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及其意义探寻,企望的是寻求艺术与科技的平衡结构,或者说是寻求传播中所体现的艺术生态平衡。基于传播生态的这种整体性的研究思路,我们主要从传播主体、目的、方式、内容等四个方面来对民俗艺术传播当下意义的生态建构进行尝试性的探索:传播主体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升;传播目的上关注科技革新与民俗艺术精神的契合;传播方式上保持民俗艺术传播的"耐度"和"适应度";传播内容上挖掘和拓展民俗艺术的传播空间。  相似文献   

12.
《寻根》2017,(6)
<正>一"闹春田"又名"抬烂泥菩萨",现在也作"关公文化艺术节"。它是福建省长汀县客家民俗文化的庆典活动,源于长汀县举河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日举行,是由全村民众共同参与的民俗节日活动。起源于何时,没有史料记载,有关于它的各种传说却代代相传,其民俗活动也沿袭至今。闹春田民俗活动源于长汀县举河村,与关公信仰紧密相连。说起关羽,大多提及三国著名领将关羽或者"关老爷""武帝"等,在长汀,关公作为民  相似文献   

13.
贵州为布依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拥有200多万.他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其宗教信仰中,包含了朴素而珍贵的预防医学思想.这些思想在布依族宗教典籍——摩经的引领下,反映在布依族日常生活的系列信仰民俗活动中,并以其独特的民俗医疗效果为人们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瑞明 《寻根》2009,(1):37-39
在现代社会中,人类发明了显微镜,掌握了相应的科学技术,从而知道了卵子、精子以及性染色体的存在,这才揭开了胎儿性别形成的秘密。但直到现在,人类还不能控制受孕的性别。在古代认知落后的情况下,人们要认识这些道理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正确认识之前就会有错误的认识来填补空白,而且长期流传,成为民俗性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闫德亮 《寻根》2011,(3):18-23
民俗与神话都属于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现象,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群体的心理表现与行为指导。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民俗活动与民俗事象,其历史悠远,  相似文献   

16.
正本保殿祭拜,是浙江中部金华各县市及杭州、绍兴、丽水等部分区域沿袭千年的乡村民俗。旧时村坊内募资建造的本保殿,是这种信仰的物质载体。本保殿迄今仍有海量遗存,翻修、新建者为数甚众。为了禳灾祈福,笃信龙脉说法的乡民通常会将本保殿建于风水上佳区域,同时以带有"龙"字的名称对本保殿进行命名,如  相似文献   

17.
正福建传统民俗家具概念民俗家具是家具和民俗学结合的一个概念。家具本身蕴含着地区文化的精髓和生活情感,与当地劳动人民阶层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经济、实用、耐用、美观的一类日常生活器具。福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进入闽越文化圈,与中原地区进行各种文化上的交流,这也促进了福建传统家具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福建也孕育出与本地传统文化相适应的民俗家具。因此,福建民俗家具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传统宗教民俗里,农历七月一向被称为鬼月。传说七月一日这天,阎王会下令打开地狱之门,把那些长年累月在地狱中受刑煎熬的鬼魂们送到人间作短暂的停留,享受人间香火。千百年来,人们已习惯了在七月把自家逝去先人的祖灵"接"回家里,早晚供奉茶、饭  相似文献   

19.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9-81
2011年,上海民间文学艺术与民俗学研究在多方面展开了学术探讨。在民间文学方面,田兆元发表的两篇关于神话研究的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神话的构成系统与民俗行为叙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第6期)从口头神话、书面神话、画像、雕塑、舞蹈等方面分析了神话所蕴含的民俗学意义。提出神话是口头表述、书面表述、物态呈现及其民俗仪式展演的综合整体,神话的民俗学研究除了重视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形式、图像等物态形式,更要注重对于民俗仪式行为的叙述考察,从而达到对于神话的整体理解。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隔里不同天",民俗也如此,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不可一概而论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古往今来的风俗,男婚女嫁是任何民族都少不了的古老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