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仲马(1824-1895)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他与父亲大仲马成就了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父子双璧"的奇观。小说《茶花女》是小仲马的成名作,也是小仲马根据自身的一段感情经历创作的作品。小说面世后,受到热烈欢迎,紧接着被改编成剧本。大仲马读完剧本后,激动得泪流满面,对他说:"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相似文献   

2.
<正>在推理小说界,岛田庄司无疑在20世纪80年代的"本格派"推理小说家中占有重要一席,被誉为"推理小说之神"。他继承了自江户川乱步以来推理小说的"逻辑性"和"思索性",加以其小说绝妙的构思和深刻的人性讨论,开启了日本侦探小说的新时代。《异邦骑士》可以说是岛田庄司的处女作,但从其动笔开始创作,到小说1988年正式出版,经过了九年,到文库本发行,整整经过  相似文献   

3.
正乔治·奥威尔(1903—1950)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其创作的《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两部小说可谓是20世纪最有名的政治寓言小说。正是凭着这两部作品,奥威尔的名字享誉世界。但从纯粹的文学意义上来评论,奥威尔还是无法与同时期的乔伊斯、劳伦斯、伍尔芙、毛姆等人相提并论。他的影响力更偏向于社会性和政治性。奥威尔以其作品的独特专长跻身于一流作家的行  相似文献   

4.
慕史观念一直是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核心,无论从文本形式还是价值追求,均以史传为追慕对象,因此,"史传范型"一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核心型式。主题强势化、时间编年化以及全知视角是这种"史传范型"主要的文本表现方式。因此,中国古代小说一直有"虚构历史"的传统,这为小说进入儒家的价值规范序列提供了一种方式。但明中期以后,尤其是进入17世纪,即明末清初,这种慕史观已经严重影响中国小说的发展。冯梦龙"事赝理真"、凌濛初"耳目之内、日用起居"之"奇"、袁于令"传奇贵幻"等观念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以"史真"为底色的古代小说观念。幻化叙事在中国古代虽源远流长但并不作为小说观念存在,具有幻化叙事的文学作品往往承担"史真"观念。到唐传奇,幻化叙事始与虚构相连,但同时也与虚构相混,直到17世纪才对幻化与虚构的区别与联系有了清晰认识,并逐渐形成"事幻理真"的小说观念。  相似文献   

5.
正《平民之宴》(日文:『下流の宴』)是日本当代著名女作家林真理子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每日新闻》上发表的连载小说。2011年该小说经由日本NHK电视台改编成电视剧,被搬上电视银屏。作品讲述了一个典型的日本中产阶级家庭,以儿子翔高中辍学为导火索,经过儿女们的恋爱、婚姻等一系列变故,逐步坠入"下层阶级"的现代悲喜剧。小说的中文版于2017年6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6.
“鬼才”芥川龙之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川龙之介是一位颇具思想深度和创作才华的作家,他那精妙的短篇小说,技巧纯熟,构思奇特,语言简练,情节引人入胜,因此在日本文坛上素有“鬼才”的称号。﹃鬼才﹄芥川龙之介赵富森芥川从1915年开始发表作品,到1927年逝世的12年间总共写了148篇小说。由...  相似文献   

7.
<正>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的创作生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从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始,一直延续到风云变幻的战后岁月。在20世纪小说界各种"主义"与试验形式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格林始终将悬念和惊险作为情节的助推器,将人性和道德冲突作为故事背后的叙事动力。就故事性和道德关怀而言,他的小说更接近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就类型而言,他的许多小说可以划为间谍小说、犯罪小说或惊险小说;就题材而言,格林既使用以天主教信仰为主的宗教题材,也关注冷战时代的国际政治问题;就其题材范围而言,他的小说覆  相似文献   

8.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空间叙事研究大致有两种趋势:一种是来自于"空间"转向之后的叙事学界对学科自身的再思考;一种倾向于就已有的对空间叙事理论(或言叙事理论中的"空间")的研究成果,观照、剖析具有叙事性的不同媒介的作品。就小说艺术而言,关于空间叙事问题研究大致集中的热点有两个:第一,真正结合文本实际,探讨"空间"叙事问题的成果。主要表现为从叙事作品中文本所建构的故事情节发生的"空间"和人物视点角度出发用眼睛和言语看到并讲述后所建构的"空间"研究探索叙事规律。第二,则属于对空间叙事问题的外围研究。主要表现为据佐伦、列斐伏尔、弗兰克及爱德华·索亚等相关"空间"理论对小说空间进行分类,着重解读小说艺术的空间形式以及文本作品的空间叙事结构。还包括对小说空间形态、空间构成的研究,以及小说空间形式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艾萨克·阿西莫夫是当代最杰出的科学幻想小说家,二十多年来,除了科幻小说外,他还写了大量的科普读物和有关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著作。到一九七八年初,他出版的作品已达一百六十四部,曾多次获得世界科学幻想小说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正18世纪的京都在日本艺术史上大家辈出,诸如伊藤若中、曾我萧白、圆山应举??这一时期,艺术家们百家争鸣,被誉为"京都文艺复兴"。其中,江户时代的与谢芜村,在用短短十七个音节咏叹百感人情的俳句世界中,与松尾芭蕉并称泰斗。不过,芜村的本职并非创作俳句,而是绘画,在他留传于后世的绘画作品中,有多达三十件被指定为国宝级文化遗产,可谓当之无愧的大师级  相似文献   

11.
香港《译丛》(1973-)是域外读者瞭望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窗口。1980-2011年,《译丛》前后共计译介杨绛作品11种,并推出《杨绛专号》,纪念其百岁诞辰。《译丛》的杨绛译介选材涉及散文、小说、戏剧、札记等文体,构建出她的文学概貌;译介策略以海外读者接受为旨归,以传译文学精髓为原则,"译"与"介"相结合。目前,香港《译丛》译介的杨绛作品已经成功传播到五大洲的数十个国家,广受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通过《译丛》,杨绛作品开启了"走出去"的世界之旅。  相似文献   

12.
就世界文坛而言,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英国的布克文学奖、美国的国家图书奖、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日本的芥川龙之奖,等等,由于其不言而喻的权威性及左右世界文学市场的力量,往往被全球的作者、读者、批评家和出版人当作世界文学的风向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学大奖中,20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都颁给了女作家,当然联想到英国美女作家安德里亚·利维以其小说《小岛》获得2004年的橙子奖时,我们就不得不对2004年度世界文学视野中的女性写作刮目相看了。这里要说的是2004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获得者莉莉·塔克(LiLiTuc…  相似文献   

13.
李石 《世界文化》2014,(12):36-38
<正>2014年10月7日,德国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德语战后文学杰出代表西格弗里德·伦茨在汉堡逝世,享年88岁。伦茨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拉斯与伯尔齐名,被公认为"德国当代文学三巨头"。伦茨的代表作《德语课》名列世界五十大小说,是德国中学生的指定读物,被译成近40种语言,在当代德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伦茨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不下于2500万的读者,到目前为止,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超过20种语言的多种译本。  相似文献   

14.
又是一年的开始,又是新的一期出版,每当此时,作为一名编辑,总是诚惶诚恐,不知过去的一年呈现给读者的精神食粮是否合格,是否能让读者共情或者有所收获.回顾2020年的《大理文化》,小说仍是重头戏,全年"开篇作品"和"小说平台"共刊发小说19篇,约计26万字.在数不清的来稿中,我能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欲望,也能看到故事背后的那一个个人物,体会到故事里的一段段感情.回顾2020年《大理文化》刊发的小说,我能记起当时编发的情况,每一次阅读,每一次校对,都让我对这些小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每一次编稿、改稿都希望呈现给读者的是我自认为无论在讲故事的手法还是故事本身都很好的小说.  相似文献   

15.
文化繁荣的主要标志是文学的繁荣。小说是文学的主力军,尤其是长篇小说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学发展的高峰。但是当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多为社会病垢,即使花大力气评选而刚出炉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也难以为社会公认为最优秀的作品。要创作出最优秀的传世之作,小说的创作方法和批评方法必须突围,要从性格刻画和性格批评提升到人格塑造和人格批评。从古代神话的"神格",到当代小说的人格描述,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创作基础,现在是文化自觉的提升阶段了。  相似文献   

16.
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之于中国现代小说生长所发生的作用,是既调整了中国作家看取"现代"的视角,也丰富了小说叙事的方式,小说的诗性品格在这种小说体例中也得到了极大的强调。在文体意识上,李劼人的小说无论是体裁、语体还是风格,都在艺术创作的中西融汇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此同时,李劼人从对本土文化的肯定和尊重出发,致力于发掘文学叙事中的人性存在和文体深层的诗性向度,他的艺术创作所具有的现代审美精神,无疑是其从理念到实践的一种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7.
晓明 《世界文化》2001,(4):26-27
世界上有一位只写过一本小说却名扬天下的作家,那就是写《飘》的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书中所写的斯佳丽从漫天大火中逃离亚特兰大的路,就是作者上小学时天天走过的那条路。上小学一年级时,玩疯了的小玛格丽特根本不愿意上学,她不断地问母亲,为什么她要上学?她母亲梅贝勒说不明白,只好强行送她上学。在上学的路上,她们经过了一个又一个农场,可那里的房子已经在民主战争中被烧掉了。母亲梅贝勒总是给小玛格丽特讲从前在这里住的人有多么富,但现在他们的世界坍塌了,她们自己也是一样。“每到最后,她总要告诉我有一天我要探…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下半叶乃至21世纪初期,对"花"意象的研究成为红学领域中一个独特的审美阐释视角。桃花的象征意象多元而丰富。曹雪芹在继承古人佳作的基础上,将桃花的悲情意象与作品水乳交融般的结合在一起。桃花不仅作为园林背景存在于小说中,它与大观园中众女子的命运也息息相关,特别是林黛玉。桃花就是林黛玉灵魂的寄托,只有懂得黛玉对桃花的情感,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才  相似文献   

19.
<正>摄影艺术创作在"一战"与"二战"期间尤其丰富而多样,艺术家们在图像设计、抽象表达和构图形式上投入了极大的创作热情,充分发挥了创新潜能。托马斯·沃尔特收藏的148位艺术家的300多张摄影作品记录了这些创作时刻,现今由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呈献给公众,展现20世纪20至30年代这一变革时期的现代摄影艺术及我们所处的影像世界。这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这些作品的拍摄地及拍摄手法,从摄影历史和起源及摄影材料、技法和传播方面对现代摄影艺术进行了深入探索。不管出自街拍还是工作室,这些先锋摄影作品中透露出摄影  相似文献   

20.
颜红 《世界文化》2014,(9):10-14
<正>玛格丽特·杜拉斯,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她的成名作是1950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其代表作《广岛之恋》曾获法兰西学院戏剧大奖并被搬上银幕,成为法国现代电影中影响巨大的佳作。1984年,杜拉斯在70岁时发表了她最著名的小说《情人》,该作品于1986年获里茨一巴黎一海明威奖,是"当年用英语发表的最佳小说"。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