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鹏山 《寻根》2001,(3):96-100
魏景初三年(239年),明帝曹睿临死前诏命8岁的齐王曹芳继位,而以曹爽与司马懿夹辅幼王,从而导致曹魏政权的急骤衰落。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从而独揽大权。建安时代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正始时代;“建安烈士”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正始名士与竹林名士。  相似文献   

2.
正阮籍(210-263年)是竹林玄学的代表之一,也是魏晋玄学由正始转向竹林阶段的关键人物。其一生思想可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即正始年间(240-249年),他与何晏(207-249年)、王弼(226-249年)等人一样从事着调和儒道的理论工作,并怀有济世之心。中期,即嘉平年间(249-254年),阮籍人生处境和精神世界屡屡发生动荡,其思想产生重大转折,由原来的调和儒道渐趋向于接受儒道分立。后期,即正元(254年)以后,阮籍舍儒归道,  相似文献   

3.
师荔扉评传     
师荔扉名范,号荔扉,字端人,别号金华山樵.大理赵州(今弥渡县寅街镇)人.生于清朝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六岁始学诗,至十二岁皆受庭训.十七至十九岁,随父到晋宁学署,此间曾向画家王淳学画,向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翁学诗,于晋宁殷氏竹园与临安(今建水)知府、当代名士王文治和诗,并与乡名士石峰谈艺致远斋.……  相似文献   

4.
邓小军 《中国文化》2010,(2):94-112
<正>一绪论中国文学史上的微言政治抒情诗,也就是微言时事诗,是诗人在恐怖统治下为了避祸而运用微言艺术以揭露被政治谎言所掩盖的现实真相、表达不能明言的真情实感的抒情诗。中国五七言诗兴起于汉末建安时期,微言政治抒情诗作为五七言诗,发生于魏黄初时期,并成为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的最主要脉络,历时最长,集中了最重要作家、最重要作品。《晋书·阮籍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此语虽然是说魏晋之际,但是几乎可以概  相似文献   

5.
鲍鹏山 《寻根》2001,(2):33-37
建安作家虽生活在乱世,且目睹种种淋漓的鲜血,被迫直面惨淡的人生,但由于旧有的秩序被打乱了,他们反而有了进身的机会。纷乱的社会,也刺激了他们重整乾坤的兴趣与雄心,黯淡的感伤与寂寞的无奈一扫而空。他们忽然发现自己正面临一片荒野,拓荒的欲望与自豪油然而起。中国的人,历来都把自己的学才能等同于政治才能。建安之际,正有这样一群有着高度的学自信的人:  相似文献   

6.
正商山"四皓",系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之总称,此四人皆为秦之名士,学富五车,德行高尚,为人所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崩于第五次东巡途中,胡亥勾结李斯、赵高等人矫诏赐死公子扶苏,登基称帝,是为秦二世。二世登基后"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是中国农历的庚寅年,也是传统十二生肖纪年中的虎年。据文献记载,我国至少从距今4000多年前的帝舜时代起,就开始使用"干支法"来纪时了,而近代发现的商代甲骨卜辞证明,我国至迟在殷商时期,干支纪日已应用的娴熟自如。所谓"天干、地支"的称谓来源于中国古老的阴阳八卦观,  相似文献   

8.
古代大理佛教盛行,有"妙香国"之称.感通寺是苍洱之间建于唐代的一座名寺,传说择寺址时,高僧的樟木禅杖插地而活,寺成后,夜晚有佛像从空中降临,诸事皆遂高僧所愿,有感而通,故名感通寺;后来,"马嘶花放"和"名士高僧共一楼"的佳话,更让其名播千古,香火鼎盛.我是特别喜爱这寺名的,有感而通,岂不妙哉!  相似文献   

9.
都江堰渠首历年来共计发现5尊石人立像,均属东汉晚期。李冰石像为公元168年所造,持锸石人像可能和其年代相近,其余三尊无头石人像可能和建安四年碑的年代(公元199年)相距不远。李冰石像与持锸石人像较为写实,似有刻画蓝本,或为"三神石人"的一部分,其他三尊无人头像不需非要有特定的写实对象,更趋向一种态度的表达,当非"三神石人"。文章从五尊石人及其相关出土文物的整体视角对都江堰渠首出土石人进行综合研究,认为此五尊石像均与测量水位无关,应为地面建筑中的立人像。  相似文献   

10.
一 緒論 中國文學史上的微言政治抒情詩,也就是微言時事詩,是詩人在恐怖統治下爲了避禍而運用微言藝術以揭露被政治謊言所掩蓋的现實真相、表逵不能明言的真情實感的抒情詩.中國五七言詩舆起於漢末建安時期,微言政冶抒情詩作爲五七言詩,發生於魏黄初時期,并成爲魏晋南北朝詩歌發展的最主要脉络,歷時最長,集中了最重要作家、最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11.
一魏晋之际,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冲突最为尖锐集中之时。在这个险恶多变的时代环境里,刚刚开始自我觉醒的士大夫阶层,为自身性命或思想观念的存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晋书·阮籍传》中所谓“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正是这一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相似文献   

12.
黄帝本是传说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春秋战国以来生成了圣王与神仙并存的双重文化形象,历来被道教奉为尊神.依目前史料所见,黄帝走进道教神谱是以"玄圃真人轩辕黄帝"的名号位列现存第一部道教神谱——南朝齐梁高道陶弘景所撰《真灵位业图》为标志的(《道藏》第3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75页).  相似文献   

13.
张泓 《华夏文化》2019,(1):28-30
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针对这句名言的产生及其真实含义,在国内有多部专著及多篇研究论文涉及,本文试稍加概括。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提出者众所周知,顾炎武最早提出这层意思,他在《日知录·正始》篇中明确提到:"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  相似文献   

14.
在武汉这座以水为傲的城市里,早在270多年前就有着水上救生的历史。清乾隆初年,武汉长江段就出现了官方的红船,打捞溺水的船只和人员,随后以敦本堂为代表的民间善堂分担起水上救生的职责。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成立了水上巡防队,承担起水上救生的职责。改革开放后,在武汉两江四岸游泳的人群日渐增多,溺亡事故频发,水上巡防队应接不暇,于是长江救援志愿队应运而生。仅5年的时间,他们救起溺亡落水人员逾千人,使每年溺水死亡事故由2010年前的年均百余起逐年下降至25起。在2014年武汉新闻"双十"评选中,"搏命义士"陈忠贵被评选为十大新闻人物,而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托举大爱之城新高度被评为十大新闻事件。2015年3月,长江救援志愿队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先后授予"时代楷模""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称号。2016年1月18日,由新华社发起并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网络人物评选中,长江救援志愿队在10位(组)平民英雄入选名单中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15.
正黄帝是中国上古史上少数几个创世纪的先祖之一。在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笔下,黄帝开启了中国历史的"五帝时代",由于"五帝"中的颛顼、帝喾、尧、舜都是黄帝后裔,俱出于黄帝血缘谱系,这也意味着黄帝同时开启了华夏民族抟铸与形成的时代。降至两千年后,黄帝又被抬出来,使其参与了中华民族的"身份"辨识与认同工程。1902年梁启超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3年刘师培提出了黄帝纪年说,随后短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创作时间、创作缘由、文体来源及体制特点等方面,对谢灵运《答范特进书送佛赞》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考察,本文认为:这篇作品产生于元嘉二年(425),是谢灵运写给范泰的一封书信,它全面真实反映了刘宋元嘉初年名士阶层的佛教活动以及佛教赞颂文体对他们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一封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它表明,南朝刘宋的元嘉之世前后,以范泰、谢灵运、谢惠连等为代表的名士阶层的日常生活都深受佛教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东晋以來,私人立寺造像蔚成风气,二是文人对新出的大乘教理所表现出的极大研讨兴趣。而这两方面都刺激了佛教赞颂文体创作在元嘉之世的兴盛。  相似文献   

17.
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人类思想突破的"轴心时代"之说以来,对于"轴心时代"的解释与概念运用日趋广泛,虽多争议,但作为奠定了包括西方两希、中国、印度、波斯在内几大文明的精神深度与基本风貌的思想背景,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在先秦中国的轴心时代突破过程中,原来具有强烈"小传统"色彩的文化符号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笔者选取了龙、凤这两种史前和殷周时代即已出现并流行的古老观念为例,将其纳入到儒、墨、道不同学派所代表的轴心突破过程中进行考察。在前轴心时代,龙、凤更多只是古老小传统的元素,与巫覡的世界观、萨满式的飞升等信仰联系在一起。但在轴心突破过程中,无论是儒、墨还是道家,都给龙、凤赋予并注入了新的人文主义含义,提升了其承载的精神品质。它们不再是简单的巫覡道具,而是成为了与"道"、"圣"、"仁"等高度超越的精神含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象征,从而完成了向"大传统"的上升。  相似文献   

18.
带着智慧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女人是最美丽的,疏雨就是这样一位温婉而美丽的女子.疏雨,原名陈秋红,生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巍山,自幼与文字结缘,钟情于戏曲,在古城的明清巷陌中穿行,在戏曲和文字间游走.似水流年,看姹紫嫣红开遍.优雅从容、柔美端丽是其始终不变的气质.疏雨擅画彩铅,喜书小楷,醉心昆曲,尤喜写作.既无"酸文人"的孤芳自赏,更无"假名士"的自命风流.她倾心于散文这种最具个性化的文体形式,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敏锐游走于语言之间,不以重大社会历史题材取胜,而以地域世俗风情见长,所写的大都是日常生活所见的平凡小事和人情世态.如同作者自己所说:"于我而言,写作,更多的时候是在文字里偷欢,以文字为舟,光阴为楫,自渡彼岸.时光就这样停驻着,欢喜着,不知今夕何夕."(《闲在大理》)真是"诗情画意,文采风流".  相似文献   

19.
<正>《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一书于2009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欧美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中国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和"报告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上中下三篇,收  相似文献   

20.
2004年3月18日,当代知名的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教授应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哲学所邀请,就当代如何发展繁荣中国哲学,结合历史、时代和现实,在该院作了题为"中国哲学的创新与和合学"的演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