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财经报纸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一个叫王冉的人,在新浪上写了篇博客《为什么中文财经报道反而看不明白》,引起诸多讨论。王冉批评说:财经报纸每天都看,所以经常看到一些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财经报道……最后告诉我们的记者朋友,只要你们把功  相似文献   

2.
财经类报纸的兴起是近年来国内媒体一个突出的现象。但目前老牌的财经报纸发行不断下滑,行业报的衰落,新锐的财经媒体的发行和经营也不尽如人意。在所有的财经报纸中,《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的影响力最强,代表了一种新的方向和趋势。他们以资本市场作为切入点,注重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深入分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这三份报纸的目标读是高端人群,办得“太专业”,是一种专业化的小众媒体。  相似文献   

3.
在厚报时代的今天,尽管经济类新闻仍因其相对的专业性而只能吸引部分读者的关注,但都市类报纸仍要坚持对经济新闻贴近性的思考,从而吸引更多受众。相比《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专业财经报纸,都市报经济新闻应  相似文献   

4.
杜红 《声屏世界》2002,(7):19-21
中国加入WTO后,无论是站在中国展望世界,还是从世界看中国,新闻媒体的受众都比以往任何时候关注经济现象。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也自然会引起关注。今天,越来越多媒体、越来越多的个人每天聚焦国际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走势,全社会的财经敏感度普遍提升,与此相对应,财经报道正成为国内媒体当前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专业财经传媒:从面向企业家经理人的管理杂志到老百姓手中的证券财经类报纸,“财经”“财富”都成了热门字眼,大众媒体的财经版、广播电视的经济频道层出不穷。江西的新闻媒体对金融行业的新闻报道随着全社会对经济…  相似文献   

5.
辛妍 《传媒观察》2004,(4):8-10
在上海,由人民日报主管、人民日报华东分社主办的一份财经日报——《国际金融报》,经过几年打拼,目前已与《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财经时报》等,一同进入中国市场化财经报纸的“第一方阵”。专业人士追捧这张报纸“准确、及时、有价值”的新闻理念,认为它  相似文献   

6.
马智 《记者摇篮》2005,(1):48-49
同为记者,作为专业财经报纸的记者和党报记者、都市报记者有着不同的要求。专业财经报纸除了要求记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具备新闻学方面的知识、掌握一般的新闻规律外,还要熟悉和了解证券市场,懂得资本运作的方法,了解《证券法》、《公司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总而言之,做财经记者需要具备“两个专业”。  相似文献   

7.
《财经》从1998年创办以来,短短七年左右的时间成为财经媒体不容忽视的品牌。名为《财经》,但是如果有重大新闻发生,如果机会许可,《财经》几乎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愿意做。简单地进行回顾可以发现,《财经》首先认为自己是新闻工作者,然后才是财经报道者。1998年到2000年,《财经》主要围绕当时政府的重大决策做报道,包括电信业重组、军队退出商业领域等。  相似文献   

8.
陈娜 《传媒》2006,(5):63-64
《华尔街日报》是一家以财经报道为特色的综合性报纸,侧重金融、商业领域的报导,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迄今,这家报纸已经走过了116年的历程,它从一家在地下室里靠手抄股票汇市信息提供给证券交易人士的"小报"成长为全球财经报业的巨人.  相似文献   

9.
戴雪梅 《传媒》2019,(6):50-52
已创刊130年的《华尔街日报》,是以财经报道为特色的综合性报纸,侧重金融、商业领域的报道,是美国最具权威性的财经大报,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华尔街日报》曾隶属于道琼斯公司,2007年被默多克斥资收购,转入新闻集团旗下。2018年11月,美国报刊发行量统计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华尔街日报》仍是美国销量最大的报纸,工作日的平均发行量达210万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投资理财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全民财经时代"渐渐到来,财经新闻成为都市报的重要报道内容。都市报财经报道与专业性财经媒体有所差别,定位和受众不同,具体操作手法和倾向性也不同。那么都市报的财经报道在选题、操作中有哪些特点?什么样的财经报道才是符合读者需求的内容?本文以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栏目——《新安晚报》"一周点经"为例,进行内容特色研究,探寻都市报财经专栏的报道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地方性财经报道的生存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皓 《新闻传播》2007,(5):14-15
随着网络财经报道的崛起、专业财经媒体的崛起,地方性媒体的财经报道已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如何在这种形势下让地方性媒体的财经报道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韩杰 《青年记者》2005,(6):74-76
看到中国近期出现的两张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和《每日经济新闻》,既喜也忧。喜的是,中国新闻人终于要办一份自己的《华尔街日报》,与已进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中国经济相匹配。忧的为,现在中国财经类报纸群雄并起,各有所长。可以预计,为了争做中国财经报纸的龙头老大,相互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要争第一,唯有提高报纸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新竞争环境下证券报的财经新闻报道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第四季度,《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两张财经日报相继在上海诞生.这是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此前,中国内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经类日报,只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财经周报或周二报.或者是财经类报纸的分支——以《上海证券报》为代表的证券类日报。财经类周报以深度报道见长,证券类报纸以细分市场的专业性报道见长。由于《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兼具了时效性强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对于俗称“三大证券报”的《上海证券报》、  相似文献   

14.
高高瘦瘦的身材、平平和和的性情、不疾不徐的言谈、有棱有角的见解,这就是杨大明,一个曾经让几个财经媒体大放异彩的传媒人,一个躲在掌声后面的寂寞高手,过去的《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财经》杂志联合主编、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经济半小时”重要节目的策划人,现在的《财经时报》总编辑。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题为经济新闻与改革发展的研讨会上.凤凰卫视一位分管财经节目副台长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他的一个论点就是电视日益退出专业财经报道领域,他用凤凰卫视财经节目在过去的2004年的实践说明了这一点。在过去的时间里,凤凰所苦心经营的专业财经节目收视率非常低,吸引广告的效果也不好。他谈到今年,凤凰将全面退出专业财经领域,转而改为社会财经,而所谓的“社会财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强化财经新闻与公众利益的关联性、借助专家解读使广播财经报道更加通俗易懂、注重财经报道细节、广播财经的专业学习等方面,论述了广播财经报道如何抓住听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林行止(1940-),原名林山木,香港著名财经报人。他创办的《信报》是香港第一份专业财经报纸,林行止本人也是香港最早撰写财经评论的评论家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他一手创办起市值超过5亿港币的《信报》公司。多年来,林行止通过创办报刊、发表政经评论关注经济兴衰、指点社会民生,对香港舆论界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给新闻专业的学生讲授财经报道实务这门课已经有几个学期。每学期开始的前两次课程,我都把财经报纸上经常出现的英文缩写罗列出来,让学生说出这些英文缩写所对应的中文财经名词以及所代表的意义。这些英文缩写在财经报纸的标题和正文中经常出现。我用这些财经报纸上的英文缩写来测试学生,主要也是想了解学生们对财经新闻的关注和对财经知识的了解。这种随堂测试的结果常常是教室里一片安静。有的学生知道GDP是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财经类报纸市场主要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以深度报道主打的财经周报,缺点是时效性较差;及《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等以发布金融信息为特色的财经日报,不足之处是深度分析较少,均无法很好地满足人们对实用财经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程曦 《新闻记者》2005,(11):63-6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财经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新闻媒体对财经方面的报道自然是越来越多,由于财经报道的专业性比较强,同时又往往直接关系到受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开展财经报道,是一个不小的课题,本文就从近期众多媒体都非常关注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来分析一下媒体如何更好地开展财经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