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和福柯的"全景敞视主义"理论为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文化领导权"和网民的文化权利保障提供了思想源泉与理论基础。用"文化领导权"和"全景敞视主义"理论诠释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权力基础和公民隐私权、知情权、文化共享权、文化表达权等文化权利基础,力图更好地解决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中的困惑,诠释网络文化安全治理权力与民众文化权利基础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提供合法性依据,进而提出解决网络文化安全治理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陈嘉贤 《今传媒》2016,(9):17-18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类平台在业务运营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这些数据为用户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数据剩余、数据滥用和隐私暴露问题却成为了新时期的焦点。要使得这些数据更好的为受众所用,需要真正的找到目标受众。新媒体时代,要真正的找到目标受众,就要确定受众的精准方向,保证他们长期的忠诚度和深度卷入,因此,提出基于场景的大数据挖掘概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传媒隐私热,标示着大众传媒中对个人深层情感、生活的曝光日渐增多。一般舆论都从两个方面对这种热潮持否定态度:一是批评传者打性擦边球,以庸俗趣味吸引受众,二是认为这是国人劣根性的表现。但大众传播中的隐私的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得以流行?在隐私传播中,传者和受众的参与心理是怎样的?其社会学、心理学根源何在?笔者试图从传播价值取向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思考和分析。 一、大众传播中的“隐私”界定 对隐私概念上的界定,一般遵循法律原则,包括隐密性、真实性、体现精神价值、人的尊严等,总之,法律上的隐私着眼于…  相似文献   

4.
李杰 《中国记者》2024,(1):18-20
<正>“秀我中国”是新华社音视频部打造的一档聚合各地正能量网红资源、IP化呈现的重点栏目,也是音视频部适应融媒体转型、推进发力移动端要求的重要举措。“秀我中国”栏目以视频为先导、强化图文视全媒体呈现,结合不同新媒体平台特点开展话题制作和互动,着力用“网言网语”讲好中国故事,以网红探访、知识分享等方式重点展现中国各地的创新实践、文化底蕴和富有活力的生活方式,用移动互联网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新时代的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发展让聊天记录的截屏传播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聊天记录截屏传播有其独特功能,技术建构的“对话叙事”可以最大程度还原聊天场景,达到减少沟通成本、展示真实生活等效果。但是,该行为背后潜藏的风险也同样不可忽视。例如,它营造了一种“想象监视”的氛围、模糊了“公域”“私域”边界、导致隐私保护失灵等。当前聊天记录截屏传播在我国的法治应对尚有不足。因此,需要通过行为规制、完善立法、加强数据技术开发、培养公民法治素养等方式来进一步规范聊天记录的传播环境,促进法治社会和良性数字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李莎 《新闻通讯》2013,(12):34-35
私人化、非公开性是隐私的显著特征。然而在当下,隐私话语尤其是普通人的隐私借由大众媒介得以公开表达,并且这种表达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隐私话语不但构成了节目的主体,并且引发了受众对其进一步的“消费”,这在情感调解类拦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以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为例,对普通人的“隐私消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深层探析。  相似文献   

7.
李凯  陈谦 《新闻知识》2001,(3):26-27
从英国王妃戴安娜为躲避隐私暴光而导致车祸香销玉殒,到美国总统克林顿因绯闻案而闹得沸沸扬扬;从吴绮莉公开宣布自己怀了“龙种”而引起轩然大波,到郭富城因在澳洲的绯闻而被媒体炒得焦头烂额,一时间关于公众人物的隐私报道似乎成了媒体吸引受众的强有力的“卖点”。在这些隐私报道中,不乏以侵犯报道对象的隐私权为代价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隐私报道进行认真而深入地分析,以便我们能够对隐私报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所谓“公众人物”是指两种人,一种是那些具有一定名声而被大众看作公众人物的人,如…  相似文献   

8.
《新闻快报》是湖北经视经过大量的受众调查,博采众家之长而推出的一档短新闻节目。它的出台初步完成了湖北经视新闻节目的栏目布局:《每日时事》以时政新闻为主,《新闻快报》则定位于“舆论引导,服务受众,反映社会”,以社会新闻为主,兼顾国际新闻。从运行一段的效果来看,《新闻快报》已显现出一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画面和声音被称为电视片的两种语言。对于受众来讲,也就是“视”和“听”两部分。可是在我们的实践中,以“视”带“听”一直是制作电视片的模式。从人们习惯说的“配”解说词、“配”乐这样的术语里,便可以看出“听”在电视片中实属次要位置。以“视”带“听”这种制作模式流行之久,优秀作品之多,影响之大,足以证明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然而任何模式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社会的变革,人们观念的更新,新思潮的冲击,都会使固有的模式发生变化。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从理论体系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娜  鲍立泉 《视听》2018,(11):25-26
电视媒体正面临二维困境:电视媒体的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份额萎缩;受众对于电视媒体广告的防御心理增强。本文从这个问题入手,提出电视节目创新要兼顾内容创新与广告承载力创新两个方面。"生活场"真人秀节目是指在节目的内容创意上将电视节目的场景营造与受众的日常生活场景相匹配,以真人参与的形式,在构建的生活场景中展示真人日常生活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生活场"真人秀节目的广告模式是:通过消费场景带入、"真人"需求,将节目现场与受众的日常生活相匹配,营造消费场景;通过传统广告的间歇强化和社交媒体传播的保温,强化广告传播效果;最终通过传统销售渠道和电商平台的铺货和推广,触发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1.
蔡新宇 《传媒观察》2003,(10):26-27
关注隐私话题,窥探他人隐私似乎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媒体对明星隐私的热衷由来已久。从往日对“王菲和谢霆锋的姐弟恋”,“毛宁事件”,“歌手高枫病逝事件”到前些时候的“张国荣跳楼身亡”等连篇累牍的报道中都可见一斑。媒体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对公众人物的生存状况多加关注,满足受众正当的知情权和好奇心本无可厚非,然而掩卷之余,我们却不能不对这样的现象给予思考:媒体对于明星隐私的报道究竟该走多远?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时代以来,理性所代表的现代主义逐渐被侵蚀,社会走向了“流动”的后现代主义,既有的固态新闻场景也在技术入侵中积极向“液态化”流动:生产场景从“格子间”转向虚实交融的媒介空间;报道场景从二维平面模块升维至三维立体景观;受众的阅读场景也从“信息接收站”走向沉浸交互情境。主流媒体新闻场景的“液态”转向虽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需记者、媒介机构、受众以及技术研发部门等多方合力,保障其场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呼唤着广东广播龟视的改革——广东视听事业在改革中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岭南特色”——“人民群众是广播电视的主人”的主体意识的确立,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为岭南多层次受众服务”观念,“与受众平等交流、请受众参与节目”观念,讲时效、重信息观念和娱乐、服务观念,构成了“岭南特色”的轮廓——具有“岭南特色”的广东广播电视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正在赢得受众,珠江经济台的改革成功就是一个例证——从岭南视听改革的实践探索规律,人们期待着系统的具有岭南特色的广播电视理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场景转移至数字空间,个体感知方式由现实“接入式”感知转向数字“介入式”感知,作为网络节点的行动者身份被凸显。行动者持续性、规模化地转译与再生了全新的乡村视听文化,一种带着预设观看结构的技术制式成为延伸人类感知的基底,个体的感知在数字空间中不断地介入、生成与再造。传播构成了整个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中介与形塑了受众感知,最终搭建了一种新感知生态。  相似文献   

15.
刘峰 《编辑之友》2016,(8):19-22
对于出版机构来说,IP化经营从理念到系统性、可行性的策略与方式还需经过长期探索和反复实验.由于面向场景的融合能够引导出版机构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提升IP在融合生态中的影响力,所以这是Ip化经营的可行思路.文章在分析以IP为核心推进场景融合的内在逻辑后,认为可从强化场景思维应用、社群运营、打造“场景力”、提升IP内容与受众连接的契合程度、介入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深化对IP化经营策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共景监狱”理论及微博围观效应(一)“共景监狱”理论概述“共景监狱”理论源于“全景监狱”理论,是“全景监狱”理论的延伸和异化.所谓“全景监狱”①,是法国哲学家福柯对人类社会控制方式的一个比喻.福柯发现,在传统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下,现实社会就是—个“超级全景监狱”(Superpanopticon),一套没有围墙、窗子、塔楼和狱卒的监督系统.这种控制形式就像古罗马人发明的一种金字塔式的监狱:犯人被监禁在不同的牢房中,狱卒则处于最高一层牢房顶端的监视室内,他可以看到所有犯人,而犯人们却看不到他,并且犯人们彼此之间也缺少有效沟通和传递信息的渠道.②  相似文献   

17.
江西广播电视台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打破媒体传播边界,创新技术应用场景,以“视频+”模式打造今视频客户端,构建自主可控的“台+网+云+端”全新传播体系,深耕新闻资讯、民生服务等垂直内容领域,让权威媒体全景融入百姓生活,搭建江西人的数字生活主场。  相似文献   

18.
移动多媒体视域下短视频以时长“短”和内容“多”的优势,拥有大批的受众,且趣味性强的内容很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闲暇生活。然而要使移动多媒体视域下的短视频能够稳定发展,需要其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创新,例如,后期制作、场景变换、镜头设计、背景音乐选择等多角度创新。本文介绍了移动多媒体视域下的短视频内容和受众范围的特点,找出了短视频目前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根据不同角度的创新也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消费社会视阀下,文化风险在转型期的中国表现越发突出,尤其表现为传统高雅文化的缺失等。央视纪录频道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京剧》,因首次对京剧艺术的全景展示、节目内容的人性表达、叙述策略的高超,为受众描绘出京剧艺术的盛世,节目播出后获得了广泛好评。本文以纪录片《京剧》为个案研究对象,深入解读这部纪录片的成功因素及影响,旨在为消费社会中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0.
周谧 《新闻战线》2022,(5):77-79
县域融媒体向视频化转型已经成为布局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平湖市传媒中心乘“视”而上,以正能量本土化的短视频吸引受众,整合内部资源,以虚拟部门提供视频化服务,创新新闻报道角度,以慢直播提升受众体验,打开了新“视”界,为主流媒体注入前行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