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训诂问学丛稿》是苏州大学教授王继如继他1999年出版的《敦煌问学丛稿》之后出版的又一部论文集。全书共收集有关训诂的论文40篇,作者在此书的《跋》中将这40篇论文分为七类:一是关于训诂学如何面向新世纪的思考;二是古书疑难词语的训释;三是总结敦煌俗字和  相似文献   

2.
郭在贻先生(1939—1989),山东邹平人。196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师从姜亮夫、蒋礼鸿等先生。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会副会长。著有《训诂丛稿》、《训诂学》、《郭在贻语言文学论稿》、《郭在贻敦煌学论稿》、《敦煌变文集校议》(与张涌泉、黄征合著)等。其中《楚辞解诂》、《唐代白话诗释词》两篇论文获中国社科院首届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郑玄《礼记注》训诂用语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训诂学家,他对我国传统训诂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礼记注》是其《三礼注》之一,也是传统训诂学的集大成者之一。本文通过对《礼记注》训诂用语的全面整理、分析和归纳,试图说明早在东汉末年,我国传统训诂学就已经有了相当完备的用语体系  相似文献   

4.
训诂是我国的一门传统的学问。长期以来,它附属于古代经籍,直到近代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黄侃所撰《训诂学讲词》即是其标志。此后,众多学时断时续地对此作理论的掘进与提升,为构筑训诂学的学科体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先生曾经说,一个学者应该有“宁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不能心有不安”的精神。刘诗平君与孟宪实先生合著的《敦煌百年——一个民族的心灵历程》,正是这样体现了学者人格和学术尊严的一部好书。我与诗平君相识于武汉大学。当时我们同为历史系八八级的同学,他攻中国史,我修考古学,而敦煌是我们共同的兴趣所在。武汉大学有着良好的敦煌学传统,那时我们一起听唐长孺先生的演讲,听朱雷先生的古文献课程。当时对敦  相似文献   

6.
哈佛所藏《世说笺本》1826年日本刻本和哈佛、韩国所藏《世说新语补》1586年刊本是配套的训诂书,前者为笺注本,后者为被笺本。从文本内容看,《世说新语补》和《世说笺本》均具有较好的文学价值。《世说笺本》不仅有与传统训诂一致之处,如以释词为核心,也注重解释单字,也解释句意、段意、语法、修辞、文体等。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个性,即两用史注之法。征引训释成果时,除了采纳中国学者旧注之外,也精采日本学者的训释成说,显示出其作为日籍著述的域外特点。打破了传统训诂不引文学评点的惯例,在其广征史籍、中日、传统小学文献的同时,也精简录入并注解文学评点,甚至自身也加入文学评注。  相似文献   

7.
一百年前,震惊世界的藏经洞打开了,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一个无尽的宝藏,从此世界上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敦煌学。然敦煌遗书大多为残卷,其中有不少甚至是碎片,因而比定残卷之名成为敦煌学者的首要任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绝大多数敦煌残卷已经有了正确的定名。其中以《敦煌劫馀录》(陈垣著)、《伦敦博物馆藏敦煌卷子目录》(英·翟理斯著)、《敦煌遗书总目索  相似文献   

8.
<正> 三《敦煌遗书总目索引》,1958到1962年编纂,1962年商务印书馆初版,1983年中华书局重印本。《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到现在为止的,世界上唯一的敦煌汉文遗书的总目加索引。世界上研究敦煌学的学者,可以说没有不利用这本书  相似文献   

9.
冯浩菲著,51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上、下两册。 此书是冯浩菲博士继其获奖著作《毛诗训诂研究》之后精心结撰的又一部力作。全书以介绍中国历代群籍训诂著作中所反映出来的训诂学体系为主要内容。除绪论外,第二章概述中国训诂学发展大势,第三章总论训诂体式。从第四章到第十四章按训诂方面(如标点、校勘、作序、释音、释词、解句,等等)的先后缓急为序,进行分章,系统论述了各种主要的训诂方法和理论。通过学习,可使有关读者既能看懂历代群籍旧注,又能掌握系统科学的训诂学知识,古为今用,自作新注。  相似文献   

10.
甘肃人民出版社从80年代初出版第一部敦煌学术专著起,到现在已有20年了。1982年,我社出版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编的著名学者段文杰、史苇湘等撰写的学术著作《敦煌研究文集》。这是我社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共收入论文13篇,28万字,附图版150余幅,内容包括石窟分期、敦煌史地、佛教思想、壁画内容考证、石窟艺术研究等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前进,出版后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1983年,在兰州召开全国第一次敦煌学术讨论会,100多位老中青三代学者济济一堂,相互切磋,盛况空前。这次盛会是敦煌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会后,由敦煌文物研究所编辑部从向会议提交的100多篇论文中精选编为《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交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集》分为《石窟·艺术编》上下册和《文史·遗书编》上下册,收入国内知名学者段文杰、史苇湘、周绍良、任继愈、谭树桐、叶栋、陈  相似文献   

11.
在训诂学圈内流传着一个故事。1982年,训诂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某招待所举行。前来用餐的其他客人看到会议代表用餐桌标牌上写着“训诂学会”字样,大惑不解:“这是什么字呀?训话的‘话’少写了一撇吧?训话还有学会吗?”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于“训诂”两字是多么陌生。  相似文献   

12.
崔兰 《现代出版》2014,(6):50-52
正谈到训诂学,也许有人认为是老掉牙的学问了,更何况是针对被称为"杂家"的编辑来谈训诂思维。王宁指出近30年来学界存在三种训诂学定位:"作为文献学工具学科的应用训诂学";"进入语言学领域的训诂学";"向解释学发展的训诂学"。1换言之,训诂学可以在文献学、语言学、解释学等领域被应用。该观点恰恰指出了训诂学的多元特性,能够为多个领域所运用,具有综合性特征。而这正是笔者提出"编辑的训诂思维"观点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敦煌藏经洞遗书于1900年发现,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这些丰富的历史文献使后人看到了古代社会的山河旧样、人间万象;看到了历尽沧桑的九州方圆、往昔岁月的阴晴圆缺。甘肃是敦煌的故里,是甘肃这块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敦煌这颗璀璨的文化艺术明珠。作为敦煌故里最大的一家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敦煌学的发展为己任,深入挖掘本地出版资源,揭示敦煌历史的千古之谜、文化珍秘。在几十年的敦煌类图书出版历程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图书对敦煌遗书文献方面的研究做了细致的缀述与诠释。 其中对敦煌遗书进行了综合整理研究的《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下),收录了著名敦煌学家周绍良、任继愈等人研究佛经、典籍、科学文化、语言文字、民俗民风、河西史地等方面极有见地的论文43篇。此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对敦煌遗书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专题研究方面,《敦煌讲唱文学作品选注》是我国第一个敦煌文学作品选注本,填补了宋代以前讲唱文学的空白。由周绍良、颜廷亮著的《敦煌文学》获第四届中国图书奖,另外一本《敦煌文学概论》则在敦煌学的界定、分类、艺术风格等方面提出了新见解,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在对敦煌  相似文献   

14.
1900年,当被人们发现和重新认识敦煌藏经洞和千佛洞遗迹以来,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各国学者对敦煌发现的新资料进行了范围广泛的多方面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国际学术界逐渐形成一门新学科——敦煌学。但是,有关敦煌学的概念和范围、敦煌学的历史和分期,以及如何从理论上系统总结和研究敦煌学的发展和演进过程,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歧义和争论,更缺乏总结性的专门论著。因此,林家平、宁强、罗华庆合著《中国敦煌学史》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并为敦煌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甘肃人民出版社是敦煌故里最大的一家出版社,自1957年出版了第一本敦煌学著作《敦煌石窟艺术》之后,便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敦煌学的发展为己任,四十年来出版的敦煌类图书达170余种,其中有4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并有10种图书获国家级奖项。出版内容涵盖了敦煌学的方方面面,是国内出版界出版此类图书最多的一家出版社。其中许多高质量的学术论著和研究成果填补了敦煌学研究的空白,代表着敦煌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古人真迹弥足珍贵——敦煌遗书研究文献的出版 敦煌藏经洞遗书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极其珍…  相似文献   

16.
《诗毛氏传疏》是陈奂最重要的《诗经》研究著作,其撰写的根本目的是全面发明古文毛诗.尽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传疏》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但如果站在当今训诂学的立场上看, 《传疏》仍然存在误解毛诗经传的不足.这些不足实质上是陈奂严重低估了注释书解释对象语义的复杂性及其解释的多样性.陈奂对于注释书训诂重要特点认识的不足,与他对“小学”与“经学”关系的片面化、简单化的理解密切相关,而他这种有问题的理解又集中体现了乾嘉学派对于注释书训诂的总体认识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剖析《传疏》误解经传的不足,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乾嘉学派的训诂成就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最初知道《敦煌学十八讲》这本书,是在去年新秋。一次李零老师闲聊中说到荣新江先生又有新书面世,问我是否看过,因与自己的教学领域有关,我自惭孤陋,急忙找来拜读。当时的想法,无非是看看有哪些可以参考的新信息,也了解一下相关学科的教学思路。不想一经开卷,竟油然生出许多感慨。 就基本性质或撰述初衷而言,《敦煌学十八讲》是一部以高校历史系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授课讲义。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云,“撰写敦煌学讲义是一个新的探索”,在这部书及与其面世时间相仿  相似文献   

18.
首届“海峡两岸敦煌文学研讨会”于1996年9月4日至6日在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大学)召开。这是海峡两岸学者第一次以敦煌语言文学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大陆学者有30余人,台湾学者9人,澳门学者1人。会议由四川联合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项楚教授主持。与会学者就敦煌语言文学和文献的研究校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颖而独到的见解,充分显示了海峡两岸学者敦煌语言文学研究的实力和水平。敦煌文学的研究始终是我国敦煌学研究中成绩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张锡厚提交的论文,从敦煌变文的整…  相似文献   

19.
<正> 四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国内的敦煌学研究工作获得了新生,特别在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以后,更有迅猛的发展。在目录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已发表的成果来看,涉及的领域多为前人所未经,而又是现在研究工作所必需。可以说,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国国内敦煌学的目录研究和目录工作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出成果的时代。限于篇幅,以下仅从五个方面作简单评述。第一方面,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北京图书馆对馆藏敦煌汉文遗书卷子所作的补充性的目录,这就是北京图书馆善本组在1981年公开发行的《敦煌劫余录续编》。这本书著录了《敦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语:陈寅恪为《敦煌劫余录》作序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这句话原本是针对敦煌学的兴起而发,但是也适用于《山海经》研究领域。新文化运动以来,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人文学科研究面临的第一大问题。怎样理解《山海经》及其体现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观念,无疑居于《山海经》研究的核心位置。《山海经》这部书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地理志(也有学者称之为"幻想地理志""神话政治地理学"或"博物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