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良镛毕生追求的,是"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在中国火热的城市化建设中,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吴良镛。2月14日,国家把最高科技奖颁给这位建筑学家,显得别有深意贝聿铭说:"你要到哪一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说认识吴良镛。"可是恰恰在近二三十年大兴土木的建设中,中国人自己却越来越不"认识吴良镛":作为建筑学家,吴良镛的代表作不是机场、剧院、体育场馆这些拔地而起的宏大建筑,而是一小截翻新改造的胡同。作为城市规划学家,他留下的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一座城市、  相似文献   

2.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2,(2):170-17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政治传播视野,以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为理论基点,重新审视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国家理念这一重要问题.国家理念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占据着统摄性的地位.一国的国家形象如何,最终取决于一国秉持何种国家理念及其在这种国家理念基础上所进行的国家建设实践.从政治学理论上讲,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经历了国家与市民社会混沌不分、对峙紧张和良性互动三个大的阶段.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理念,应建立在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的基础上.认识到国家与市民社会在合理分野基础上的良性互动,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有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国家形象塑造只是国家的事情"的观念;有助于发掘市民社会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真实而良好国家形象的媒介呈现.  相似文献   

4.
王本刚 《东南传播》2014,(10):48-51
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视角看,"厚实的国家"是国家治理的一种理想状态。文章把"厚实的国家"作为一个理论模型或概念来看待,从国家的自主性与国家的治理能力,"国家—社会"关系模型,民主的模式,以及公共领域四个方面阐述其内涵。这种"厚实的国家"模型或概念能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国家治理的理解,同时对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国家治理结构,改进国家治理的过程与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前半期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艰难转型的时期。从国家政治发展来看民族国家的构建是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从民族政治发展来看,民族国家建构也是这一时期整个中国民族问题的核心。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近代中国的国家整合是一个包含政治体系建构、政治文化存续、政治权力整合、社会政治力量发展的综合系统。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国家出版基金自2015年开始对以"一带一路"为选题的出版项目予以资助,持续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文化支持。本文从申报指南、立项数量、项目分布、项目所属学科以及资助项目热点等方面对2015-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一带一路"出版项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以"一带一路"为选题的出版项目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国家档案全宗"于20世纪50年代引入我国,曾在我国档案学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如今出版的档案学教材中,已经看不到这一表述。文章追本溯源,从社会经济改革的视角追溯国家档案全宗的引入、演变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品牌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的集中体现,要在国际社会构建我国经济富国的国家形象、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强自主创新、推进自主品牌发展。本文聚焦于与国家领导人相关的自主品牌传播行为,从中探寻其背后国家形象战略层面的深层关系内涵,基于"顶层设计"概念提出以国家领导人为核心载体的"自主品牌顶层传播模型",并对国家领导人对自主品牌传播的载体作用及其传播机制展开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出版参考》2012,(30):13-16
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国家理性与现代国家》本书辑译论文25篇,主题"国家理性",主要选自欧美名家,概分为三篇。上篇"历史与哲学",旨在理述欧洲国家理性学思的起承转合、制度演变和政法基础,以及国家理性与宗教、意识形态和王室政治、民主政体、福利国家在思想脉络上的牵连。中篇"政治与国家",分述欧洲诸国和美、俄、日近世国家建构历程中的宪政主义、共和理想、重商取向和布尔什维克理念,以及它们对于议  相似文献   

10.
电影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构国家形象的目的是承担在国际上从正面或侧面的宣传中国的正确形象,与此同时展现了中国当下的实力以及发展水平,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众传媒是重要的传播途径,进而也是国家形象的主要载体,而电影是其重要的途径之一。中国国产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国家形象"的媒介方式,同时也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正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1.
正"民族国家"是一个具备多重镜像的形象,而文学则一直是此形象的其中一种最重要的想象方式。对1937—1949年的香港"南来作家"群体来说,现代民族国家想象成为了他们在战时进行写作、思考时无法规避的最大主题。在战争年代,作家个人生存记忆与时代相重合,个体的诉说因转化为对民族、国家的书写而获得思想的广度与深度。侯桂新的《文坛  相似文献   

12.
刘珊珊 《历史档案》2012,(3):107-11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国家思想的最早探索者,他对"国家"一词的界定经历了戊戌时期、赴日初期及1903年后三次变化。这种变化既有梁启超的思想层面的原因,亦有当时的国际形势与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岳子荷周丽 《视听》2016,(6):137-138
国家形象是个综合概念,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媒介传播是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方式,在国家形象建构与国际传播中起到了"传声"与"扩音"、"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中,媒体的公信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对事实的报道和传播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形象的认知。本文以《人民日报》对十八届五中全会报道为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来研究这一事件的报道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是国家"十五"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标准规范是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开放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主要从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的背景、规划、体系框架、核心内容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的情况.该文为2008年第八期<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专刊的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承办圆了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奥运会既是体育界四年一度的狂欢,也是新闻界的一次盛会,奥运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近三万名记者云集北京。2008年对中国而言是十分不寻常的一年,3月份的拉萨"打砸抢烧"事件、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奥运火炬传递在境外受阻……北京奥运会给重塑我国国家形象提供了重要契机,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电视媒体应正确宣传报道奥运会,从而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6.
傅敏 《图书馆》2014,(3):59-60
自2003年朱永新教授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以来,围绕着是否应当设立阅读节,社会各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在总结和分析了正反两方面论点的基础上,认为设立国家阅读节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7.
陈汝东 《今传媒》2014,(3):8-12
我国的新闻报道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宣传范式。这种范式遍布各个传播领域,影响并制约着新闻传播及其效果。综括这种宣传范式,分析其表现形态、成因,探讨其利弊得失以及改善策略,对改善中国的新闻传播效率,十分必要。本文以模范人物新闻报道为分析点,综括了新中国的主要新闻宣传范式,提出了在全球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国家传播转型战略。本文认为,以政党和政府意志为先导,以党政权势为说服前提,采用"牺牲生命"、"自我摧残"、"抛弃亲情"、"过度情绪化"等极端化叙事方式,构成了我国政治宣传范式的重要特点。转变和改善传播体制,建立以公共信息服务为指向的国家媒体,建构新的传播秩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传播队伍,培育成熟的传播市场,实现国家传播范式从宣传到传播,从传播到修辞的转型,已成为中国国家传播范式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张辉玲 《编辑学报》2021,33(1):59-62
以32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调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5日发表的论文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个计划类型的标注情况,包括标注项目数量、时效性、名称表述、计划类型串用等,找出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结果表明:1)32种期刊共搜索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论文307篇,总共标注389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44篇仅挂1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论文占79.5%,有15篇论文标注3~4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307篇论文所挂的389个项目中,立项后5年内投稿的占78.1%,立项第6年及之后投稿的占21.9%,18个项目在立项第8年及之后才投稿;3)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不同计划类型的表述不规范、不统一,尤其是2016年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错误标注情况较为严重.建议项目主 管部门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规范表述作出明确要求,期刊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及时普及各类项目的编号规范,期刊编辑熟练掌握项目编号规范并严格审核把关.  相似文献   

19.
"后真相"是相比于客观事实,情绪和个人信仰更能影响舆论的特殊现象,"后真相"时代便是这一现象成为普遍的时代。经过2016年英国脱欧与特朗普当选两大"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后真相"的使用量开始迅猛增长,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后真相"对于一个国家形象的传播过程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一个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发展至关重要,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中国要面对"后真相"时代对国家形象传播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难题,并要表现出一定的应变与调适。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以来,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趋势更加明显,维度更加多元。具体而言,档案治理理念的提出是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重要标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调整从机制体制层面打通了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路径;档案馆藏结构的多元化,为这一过程奠定了资源基础;档案工作的公众参与有利于实现公众诉求,是档案事业转向的重要体现;档案服务的社会化有利于充分发挥档案价值,是这一过程的又一力证。在档案事业转向的过程中,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应主动顺应上述变化,在推动档案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