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9月14日上午,一座纪念二战期间被日军抓获和奴役的澳大利亚籍战俘的“海鸥支队”纪念碑,在东方市老欧村正式揭牌,当年有位86岁高龄的老人作为澳方的代表之一,参加了那个简短的仪式。他名叫阿道尔·普来捷,是那批战俘中的幸存者。海南日报记者当时现场见证和报道了纪念碑揭牌后,普来捷和同龄的中方劳工向全紧紧拥抱在一起痛苦流泪的场面。  相似文献   

2.
主要访谈时间:1999年11月22日、11月29日、12月6日 访谈地点:朝阳区官庄王学智家 访谈人:岳永逸访谈者记:主要出于调查研究解放前天桥艺人生活史的目的,1999年至今,我一直在寻访知晓当年天桥实情的老人。 王学智老人就是我访谈的对象之一,也是我迄今为止访谈最为详尽的老人。对于老天桥甚至老北京的研究,他的回忆无疑是十分难得的鲜活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1995年1月7日,郑大凡同志在辽宁省本溪市病逝。他曾以撰写著名战地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和《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而闻名遐迩;他曾在淮海战役、西南剿匪、上甘岭战役中参加大小战斗70余次,身上多处挂花,曾被授予“一等战斗英雄”、“一等人民功臣”的荣誉称号;他的名字被载入1991年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名录》第二卷中。一、写英雄的英雄著名战地通讯《伟大的战士邱少云》问世已40多年了,读者依然记忆犹新,它已节录在全国小学语文课本里,作为保留性范文。然而,关于这篇通讯的作者郑大凡,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临近中秋,编辑部的同事都在不约而同地想念编辑界的老同志。9月7日突然传来噩耗:戴文葆先生因病在北京去世,这让大家都感到哀痛。尤其在我,2006年年底与矍铄和易的戴老一起开《中国编辑》杂志的编委会时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那天,我们与在保姆护送下的耄耋老人挥手作别,目送他乘车远去,没想到这就成为我们大家与他最后一次在一起工作。之后,在春节前有一天,他给我回了一封贺年信,这令我感慨万千,便随即写下了一些文字,算作用心的回复,也算作我对当年工作的别样的盘点。现在捡拾起来,觉得它们一可以表达我对戴老的无限敬意和哀悼,二也可以表明我们之所以对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能够坚持到今天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5.
《新闻世界》2005,(5):49-50
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志愿军烈士遗体,是怎样送回祖国安葬的?志愿军老战士耿式全道出了他的一次特殊使命,解放军报曾发表了志愿军老战士耿式全追忆护送英雄黄继光等人遗体回祖国的历史经过……  相似文献   

6.
忆靳以师     
最近收到一位和我一起在老《收获》①当过编辑的同志的来信.他说:"我们现在都到了靳以师辞世的年龄了.回想当年和他一起编刊物的日子,真有些感慨万端……"他信中那如丝如泪的感叹号和删节号,牵出了我对靳以师深切的怀念.靳以师的好友巴金先生说过,"靳以是一位勤勤恳恳的作家,又是认真负责的编辑,还是桃李满天下的教师.他在这三方面都做了巨大的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②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4月14日,嵩明县档案馆接待了一位十四冶老职工冷锡荣,老人1979年从北方到嵩明县杨林镇马坊村委会第三生产队当知青,当年3月招工至十四冶,今年已达到退休年龄。他在办理退休手续过程中,发现自己缺乏参加工作时的招工材料,单位要求他提供当年招工录用的证明材料,否则会影响正常退休。通过搜索相关档案,接待人员在杨林镇政府档案中查到冷锡荣的招工通知、招收工  相似文献   

8.
于岸青 《青年记者》2009,(13):40-42
2009年4月25日上午,北京.小雨,气温骤降。我与刘潜一起如约来到位于崇文门东花市大街的刘承塾老人家里。老人正坐在桔黄的灯下看报.窗外树叶碧绿.伴着雨声。刘承塾今年已经91岁了,头脑清晰,身体不错,就是耳背。70多岁的刘潜是刘承塾的侄子,是当年大众日报子弟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他的父亲刘力子在抗日战争期间任大众日报社经理部部长。当刘潜告诉二叔,同为大众日报老职工的高克辛身体还好,就是听力下降时,刘承塾半掩着耳朵听懂了这句话,笑着说:“噢,和我一样。”  相似文献   

9.
"老皮"不姓皮,姓李,"老皮"是我们上大学时给他起的外号.至于当年为什么给他起这样一个外号,连我们也说不太清楚,也许是因为他岁数比我们大,而且活得很皮实吧.  相似文献   

10.
新近听到一种反对“笼统反对‘合理想象’”的意见,那意见说:什么叫“合理想象”?定义要搞清楚它。黄继光牺牲前的那一刹那,他是怎样想的,谁也不知道,可是报道时写出来了。这是记者经过调查了黄继光平时的表现,听取了周围同志反映后作出的推论,也就是所谓“合理想象”。这种做法是被允许的。  相似文献   

11.
缅怀储老     
2011年1月18日16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以95岁的高龄倒在他最后的岗位上,他就是原江苏省委书记储江。当储老病危的消息传来,我们很是震惊。2010年的中秋前夕我们看望老人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以当时老人的健康状况来看,过百岁是没问题的。那天我与同事准备好了月饼和水果,驱车前往老  相似文献   

12.
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位身经百战的军人。他亲身参加过平型关战役、黄土岭战役、石家庄战役……直到上甘岭战役,他是著名的新闻摄影家.他的作品反映了抗日战争以来各个时期的生活场景,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同时,他还拍摄了相当数量的领袖照。他,就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高粮。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龙山县档案局来到洛塔精神纪念馆,用镜头记录了展厅20世纪60年代洛塔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天坑、堵阴河、凿山为渠、引水造田的照片和文字资料,走访当年“十八勇士”之一的邹序武老英雄,听他口述了当年洛塔人民下天坑、堵阴河的英雄壮举,以及1970年5月16日时任中共湖南省革委会主任华国锋同志在洛塔视察时的经过。为了更好地发扬“洛塔精神”,抢救保护好当时的珍贵资料,他们把采访的内容刻录成声像光碟、与照片一起整理归档、永久保存。  相似文献   

14.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每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在千家万户响起的时候,便是陈志峰最幸福的时刻。陈志峰45岁,正当壮年,跟老一点儿边都沾不上,但他的事业、生活尤其为人的风格却因老人而到达大海般的境界。他是中央电视台惟一一档老年节目《夕阳红》的主持人,他的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将因为老人生活的精彩而精彩。在1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我们的话题始终围绕着老年人。他说,与老人相处,会拥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宽广、深邃。内外兼修,和谐统一陈志峰温文尔雅,着装随意而又不失沉稳,一派…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典型人物报道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曾经的辉煌是大家有目共睹的。20世纪60-90年代推出的很多典型,如黄继光、张海迪、孔繁森等,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20世纪末以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即典型人物报道步入了尴尬的境地:数量逐步萎缩,作用逐步弱化,公众对典型人物报道多持怀疑心理,典型人物报道逐步从人们生活的中心走向边缘。究其原因.与我们的典型人物报道中脱离实际的道德教育、固定的报道模式和新闻工作者以偏概全的主观倾向等不无关系。很多典型人物报道片面夸大、拨高典型人物,将其“神化”,出现了面目雷同、虚假、与读者不贴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有英雄的照片当然高兴。问题是,如果这些照片是假的,那就是对英雄的不尊重。"上月,武汉一位叫谢万丁的老志愿军战士,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捐献了其珍藏的黄继光老照片。近日,黄继光的8位战友对这组照片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相似文献   

17.
我认识丁俊杰十多年了。当年他还是广院新闻系的主任。电视台在经营方面有什么难题都会向他请教,他为人很谦虚,很诚恳,会与我们一起探讨电视台经营与发展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使我们受益匪  相似文献   

18.
媒体执编一忌“唯心歪”,主观武断“想当然”,无中生有乱改写,添秀不成闹笑话。如有位作者写了一篇题为《离休老干部×××当年登上总统府》的报道,原文中没有插上红旗一词,编辑却唯心主观地、想当然地加上“降下了国民党青天白日旗,插上了五星红旗”这一句,殊不知,那时还没有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怎能有五星红旗插上总统府的事呢? 还有一位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是一个普通市民,七旬老人”,其实他是69岁,为了用词与普通市民四字时称,故写为“七旬老人”,编辑者又是想当然地把“七旬老人”改为“70多岁”,使作者一下子…  相似文献   

19.
杨尚昆同志是老一辈领导人中比较和气可亲的一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负责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活动中,得到了他许多的理解、帮助与支持,至今想来,对这位过世的老人仍心存感激之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尚昆同志由广东回中央工作后,担任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那时,每逢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开会完了之后,他总是把我们请到他的办公室或在人民大会堂的一间休息室中,亲自审阅我们的稿件,从不委托他人代劳。每次审稿,他的习惯是要我们把报道的消息一字一句地念给他听,遇到不妥当的地方,他就让我们停下来,与我们一起推敲,包括提法…  相似文献   

20.
刚进90年代,新闻媒介相继报道了著名作家魏巍笔下的一位“烈士”仍然健在的消息。这位活着的“烈士”,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记述的战斗英雄李玉安。 1991年秋,湖北省竹溪县税务局一位干部向我们提供了魏巍笔下另一名“烈士”仍健在的重要新闻线索。这位干部告诉我们:他在竹溪县兵营乡搞社教时,碰到了一位老人,是抗美援朝时的志愿军战士。在交谈中,这位干部问老人知不知道李玉安,老人回答说:“怎么不知道?李玉安是我同班的战友。”接着,老人向他讲述了同李玉安一起参加松骨峰战斗的经过。这位老人现年63岁,现名张德礼,原名张贵生,与《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记述的烈士张贵生同名同姓,一字不差。在向我们提供上述情况时,热心的税务干部还带来了老人的复员军人证,证件上姓名与所讲的情况完全相符。好一条新闻“大鱼”!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县电台、电视台几位同志都准备前去采访。这一情况立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