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跨国文化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华文文学作品被介绍到中国来.文章在介绍海外华文文学两大板块的基础上,对类分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确立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余楚娴 《出版参考》2005,(8X):40-40
近来被喻为海外华人一朵奇葩的大众集团,将于2006年在华文图书市场的第四块版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地大展拳脚,承办“海外华文书市”,势必在华文图书市场掀起一波热潮,引爆无限商机,成为瞩目焦点所在。六地书业业者将聚集一堂共襄盛举,共同为华文图书闯出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5,(1X):11-12
北京图书订货会从去年开始邀请海外华文书店直接进行采购,这也是总署鼓励出版业“走出去”的一个有力措施,华文图书如何走向世界成为整个华文书业所关注的问题。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由订货会组委会主办的海外代表座谈会更是以“华文图书如何走向世界”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出席会议的有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版协常务副主席陈为江、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发行司司长刘波、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王化鹏等领导及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海外华文业者代表。会议由刘波司长主持。  相似文献   

4.
易淑琼 《图书馆论坛》2012,32(5):98-104
华文文学是中国内地30余年来新兴又蓬勃发展的学科。内地学界通过有计划、成规模的选集、丛书、大系等形式组织和留存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成果,体现了华文文学文献整理出版的自觉意识。但华文文学文献在内地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收藏体系中呈现为散点、随机的自发状态,这影响华文文学的大众与学术传播,制约华文文学学科建设,加强华文文学文献资源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并提出构建完善的华文文学文献资源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新媒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其主要包括华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平台等多种形式的网络传播平台。东南亚华文文学在悠久的传统和当代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的发展态势,新媒体时代则为其带来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东南亚华文新媒体时代下的华文文学对于东南亚青年华人的族群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为青年华人提供了交流和创新表达的渠道,还为其探索和表达族群身份提供了新平台,有利于促进青年华人的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10日-19日,“首届海外华文书市”将在新加坡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此举立即得到华文业界的响应,仅大陆报名已超过百人。相信,六地书业业者聚集狮城共襄盏举,将推动华文图书闯出一片新天地。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新加坡大众控股集团,是此次书市的发起者、推动者。首届海外华文书市的举办,更是得益于大众集团庞大的网络以及对华文图书市场的透悉。在首届海外华文书市的帷幕即将拉开之际,本刊采访了新加坡大众控股集团的执行董事黄娴女士。[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2022年11月19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地区与海外华文传媒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百年未有大变局下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高峰学术论坛暨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地区与海外华文传媒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顺利召开。近百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与国际传播”“海外华文媒体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等主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为加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海外华文媒体流传着一句笑话:“恨谁,就怂恿谁去办报,好让他血本无归!”在荷兰却有这样一位浙江籍老乡,自告奋勇地承办了一份华文报纸。自从套上这双“红舞鞋”后,他忙得像一架旋转不息的大风车——  相似文献   

9.
海外华文媒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近年海外华文媒体的基本数据及海外华文传媒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海外华文媒体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问题,提出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牵线搭桥及平台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研究工作的加强,相应的资料收集工作也日益显得重要。 文章概括与分析了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三条重要渠道,并提出进一步加强资料工作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华人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分布,自然导致了华文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由于其所在国与中国的差异性,海外华文教育必然有其自身的模式和特点。本文对海外华文教育的模式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欧洲华文媒体比起美国、东南亚的华文媒体可以说是“小弟弟”,它们诞生的时间并不长。但这些“小弟弟”的成长速度可不慢.也许因为年轻.也许因为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和人员构成的独特性.在全世界华文媒体——这些开在海外的烂漫山花.已经独领风骚.香气袭人。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4,(23):42-4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环境的变化,海外华文网站迅速发展,为我国对外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本文比较了我国境内中文网站、我国对外传播外文网站、传统海外华文媒体,分析海外华文网站在我国对外传播中的比较优势:与我国境中文网站相比,海外华文网站的覆盖范围更贴近我国对外传播的目标对象,其传播身份中立,更易为传播对象所接受,同时,它有机会覆盖国内中文网站不易到达的人群;海外华文网站与我国对外传播外文网站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的"落地"问题上,即媒体信息能否真正为目标覆盖范围的受众人群接触到;海外华文网站与传统海外华文媒体的比较优势突出体现在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9月20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近百位海外华文电视媒体高层人士激起"头脑风暴",纵论华文媒体的"影像话语权"。以开放心态回应偏见温哥华多元文化电视台制片人丁果认为,"对于西方媒体的偏见,我们  相似文献   

15.
范军 《中国编辑》2003,(1):72-73
随着海峡两岸先后加入WTO,华文出版如何面对世界挑战的问题更显突出。华文出版走向世界是海峡两岸三地出版界同人的共同心愿。但是,“世界”在哪里,“世界”是否欢迎你、需要你,如何走向“世界”?这些都是我们要弄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海外华文报刊的种类及发行量极为庞大,其内容与形式也具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对海外华文报刊的地位、演变特点、发展战略等进行了综述性的介绍,并提供了进一步的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17.
叶造 《东南传播》2023,(3):68-70
联合海外华文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国际传播的重要课题,业界和学界对此已经展开积极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本文结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组织“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成立丝路华媒协作网,举办“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活动等对外传播实践,就协同海外华文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策略进行探讨,从实践中总结出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传播内容的创新性、传播渠道的融合性等具有实操性的国际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分析海外华文媒体信息资源的特征,论述开发海外华文媒体信息资源的必要性、原则和方式,介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发海外华文媒体信息资源的情况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英国华文媒体竞争越来越剧烈。在此背景下,对英国五大华文周报进行比较研究,注重对其各自优势和经验的分析论述,有利于海外华文媒体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从而促进海外华文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给国内的传媒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曹蓉 《出版参考》2005,(12X):31-31
新崛起的新加坡和它所代表的东南亚华文图书市场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虽然融合了多元种族,但是华文和华人的影响力,还是最重要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东南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来自中国的华文书籍通过新加坡销入周边国家,如重拾华文热情的印尼、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一时之间,一个以新、马为中心的海外华文市场已经形成,并具有无限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