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的表现形式,是报纸的脸.它反映了报纸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报纸的个性.一张报纸尤其是企业报是否可读、易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版面,决定于编辑的版面设计水平.那么,如何通过改进企业报的版面设计,提高办报水平呢?  相似文献   

2.
江蜀红 《新闻世界》2009,(10):182-183
领导班子在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改革创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领导班子的德才状况关系着企业的经营绩效,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企业经营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需要企业领导者发挥领导决策的作用。企业是否能够依法合规经营,是否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质服务,是否能够建立科学、有效的经营机制,是否能够严格规范地管理,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等等,都取决于企业领导班子综合素质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新闻工作者要有大局意识吴庚振大局意识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关键。江泽民同志去年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指出:“报社的同志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坚持政治家办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登什么,不登什么,怎么登,都要从全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4.
作为企业报,其读群的主体是企业的广大职工,其办报原则是坚持“职工办报”和“为职工服务”,这决定了企业报在新闻宣传中更易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那么,企业报如何发挥好自身优势,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报道工作,使新闻报道更好地为职工服务,为企业工作的大局服务?笔从多年积累的一些粗浅经验来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突出重点精编细改──浅谈如何体现企业报要闻版的重要性东电报李沁春企业报的要闻版,是首先引起读者注意的版面,也是企业领导首先想看的版面。那么,如何使企业报要闻版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使之更好地为企业的广大职工和领导服务呢?我认为,应从办报的指导思想、选择重...  相似文献   

6.
陈雅珍 《新闻实践》2001,(12):63-64
《宁波日报》周日特刊创刊于200年3月25日,创刊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充分体现群众办报的鲜明特色,引起了读者普遍的关注。 宁波日报创办周日特刊的时候,全国党报的周日特刊已遍地开花,成熟的经验俯拾皆是。怎样办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既符合党的办报方针,又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周日版面?《宁波日报》社党委、编委领导和周日特刊的采编人员在广泛测览兄弟报纸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讨,决定走“群众办报”的  相似文献   

7.
回顾近几年来我们办报的实践,总结以往的工作,在这里向同行们就以下几点具体做法作一汇报,愿与大家共勉。抓队伍凡事都得由人去干。新闻事业能不能搞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为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江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一种意识、五个根底、六种作风。一种意识:即大局意识,要有全局观念,要政治家办报,登什么,不登什么,怎么登,都要从全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五个根底: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  相似文献   

8.
广告是报业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报社员工的“衣食之源”。如果说一个地区的广告总量是由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状况、经济市场化程度、城市规模大小等因素决定的,那么,作为这个地区的地市报社广告量的多少,则是由这个报社报纸的办报质量(主要看读者认可度)和发行数量(主要看有效发行)、广告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同其他媒体(包括外来媒体)的竞争能力(含广告经营水平)等因素决定的。而同其他媒体的竞争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由这个报社广告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决定的。在这个地区广告总量和这个报社办报质量、发行数量既定的情况下,广告经营管理体制越合理、机制越灵活,竞争力就越强,在“市场蛋糕”中切到的份额就越多。因此,为把报业做大做强,探讨广告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看了4月20日人民日报登的夏鼎铭的文章《老的读报观念也该改一改》,立刻想到:老的办报观念也该改一改。办报先于看报,老观念应该先改。报纸改革的口号早已提出,改革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该改的是否都在改?已改的是否改得差不多了?夏文谈的是读者该改的读报、用报的老观念,如果我们把文章的角度变一下,换到办报这方面来,也挺适用。象文中涉及的报纸的指导性问题、舆论工具如何正确发挥作用的问题,以及凡事是否都要“闻风而动”的问题,等等,都还大有改进的余地。  相似文献   

10.
企业通讯员被称作企业报编辑的“腿”,是办好企业报的基础。通讯员队伍庞大,来稿就多,就能从中觅到好文章;队伍小、来稿少、文章水平低,企业报要想办好就很困难。武汉石化报办报18年来,一直花大力气抓通讯员队伍建设,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通讯员队伍,保证了企业报丰富的稿源和灵敏的信息。注重培训,帮助通讯员掌握新闻写作能力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这决定了企业报办报人员少而精,稿源更多地依赖活跃在生产一线的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及家属。随着改革的深入,武汉石化人员越来越精简,职工已由5000余人减至3000余人。伴随而来的是每个人的工作压力越…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要继续宣传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继续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深入研究和宣传“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企业报如何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的这一指示精神,做好新时期的企业报工作,促进企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呢?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到五个统一,即:一、政治修养与专业修养的统一这是办好企业报的基础保证。其中政治修养是思想保证,它决定了我们办报的方向;专业修养是技术保证,它决定了我们办报的技能。思想与技术的完美…  相似文献   

12.
眼下,企业报犹如异军突起,各行各业专职、兼职的编辑、记者们都在忙碌着。可以肯定地说,企业报在不同的企业内部起着不可低估的独特作用。但是,有不少企业报的编者们反映:他们那张报纸得不到厂长、经理的支持,有的也得不到书记们的支持。个别的不是经费困难,就是人手不够,有的企业领导甚至认为,企业办什么报纸呀,劳民伤财,根本不予支持。但是,我们经过一段办报实践深深体会到:一张企业报能不能得到群众拥护、领导支持,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还是看我们办报人员自己能否去努力争取。如果我们的报纸在维护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同时,围绕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做出成绩,行政领导一定会支持。如果,你办的报纸,能够为群众服务,和群众靠得很近可以替群众讲话,群众也一定会爱看你的报纸。也就是说,要在实践中提高办报人的思想、业务素质,用政绩来树立企业报的威信,以赢得领导及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相似文献   

13.
《广旺能源报》是一张创刊43年的企业报。我们在办报实践中,不断重视和加强新闻报道策划,注重把握好“六性”,提高了办报质量和水平,受到了领导和职工群众的好评和喜爱,对内成为了企业文化的一个品牌,对外成为展示企业形象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报没看头,是企业报从业人员无能么?素质差的问题确实存在,但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报社人员只被当作宣传干事、办事员看待,还不如其它部门办事员有实权。企业的行政、党委,要求企业报纸和其它处室一样,贯彻领导意图,直接地为企业经营和生产服务。指令性太强,管得太紧,这是企业报活不起来的症结。企业报要想改变面貌,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 一是要扭转把报社当作企业机关处室的作法,党组织和行政不要像对待其它处室一样对报社发号施令。除了大政方针,报纸登什么不登什么,由报社自己按新闻规律决定。报纸有权批评、评论同级(暂且不说上级)单位的工作,企业领导应大力支持报纸开展批评。企业各级领导和机关有义务为企业报记者采访、调查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5.
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思想 “从领导来看,办报是大家办报,从新闻工作者自己来看,办报也是大家办报。”(《邓选》一,150页。)邓小平这段话,集中体现了他的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思想。应该说,他的这一思想是直接继承毛泽东“全党办报”“全民办报”思想而来的,但又有了新的发展。 就全党办报,他一再要求领导者自己要拿起笔来,参与新闻宣传。他说,“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拿笔杆子中,作用最广泛的是写文章登在报纸上和出小册子,再就是写好稿子拿到广播电台去广播。”(《邓选》一,145页。)…  相似文献   

16.
办报,有时是办报人胆识,意识甚至理念的较量,比如同一新闻,一报将其作头版头条处理,以示其重要,另一报却将其放在其他版面报屁股的位置去处理,以示轻视,蔑视或藐视.所以,虽然都登了,但效果是不一样的.莫小看此问题,它常常还是办报人匠心独运、甚至是处理稿件艺术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策划是以见解为支撑的,没有见解的策划是苍白的策划。大见解决定大格局。在激烈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为什么有的报纸异军突起,而有的报纸处境艰难?很大程度上在于,隐涵在报纸格局后面的办报见解,是否真正合乎于社会客观需求。 体现办报大见解的东西,主要是三个方面:必须抓住读者内在的、稳定的阅读需求并转化为报纸结构;必须找准与地区经济和地区消费水平一致的生长板块;必须培育出报纸与广告市场对接的生长区。 以上可以说是第一层次的大见解,在此见解基础上,再产生出第二层次的见解。如,什么是内在阅读需求?北京晚报总编辑肖培…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和办报思想,决定了群众是报纸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从办报实践中,确立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这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也是无产阶级报纸区别于资产,阶级报纸的显著标志。几十年来,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报社领导把做好群众工作、加强通讯网络建设作为办好报纸的重要环节来抓。实践证明,一张深受群众欢迎的生气勃勃的报纸,必然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通讯报道队伍。相反,脱离群众的  相似文献   

19.
信海光 《青年记者》2010,(19):76-76
办报,有时是办报人胆识、意识甚至理念的较量,比如同一新闻,一报将其作头版头条处理,以示其重要,另一报却将其放在其他版面报屁股的位置去处理,以示轻视、蔑视或藐视。所以,虽然都登了,但效果是不一样的。莫小看此问题,它常常还是办报人匠心独运、甚至是处理稿件艺术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都市报作为一个新型报业品牌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崛起于中国报坛,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和全新的办报理念影响、推动中国报业改革进程。但是,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之后,都市报之间的同质化现象却日益严重,一些都市报在激烈的竞争中无所适从,见什么热就抓什么,见别人登什么也盲目跟风,不仅在报道内容与角度上雷同,而且在栏目与版面的设置上亦大体相似。一种产品与其它产品之间的距离越近,彼此间的竞争越激烈。同质化似乎是都市报必然要经过的一个竞争阶段,而且应该讲也是一个地区报纸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同质竞争发展到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