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学术界对高校社科学报数量多、质量低的批评,近20家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的学报主编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提出了“名刊工程”专业化发展方案.但是,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的定位是什么、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的运行体制如何、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的质量如何保证、专业化是否是名刊工程改革的唯一选择、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能否实现国际接轨、对...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社科学报的重大作用,教育部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截至2010年,共评选出名刊26家、名栏16家,宁夏高校学报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对照名刊工程的标准、条件等奋力改进,这是宁夏高校学报界目前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吴庆丰 《新闻爱好者》2011,(20):122-123
近年来,教育部推出"名刊工程"、"名栏工程",打造一批学报名栏和学报名刊,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高校社科学报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千刊一面的状况,使高校社科学报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作为新办地方高校社科学报,与其他名牌大学学报相比,学术定位不是勉为一致,要求趋同,而是找准自己在同类学报乃至整个学报界中的特殊位置,通过自身的学术定位来找到和培植发展的生长点,通过挖掘其深层次的个性特征,全力打造刊物的学术特色,彰显刊物的学术个性,提高刊物的知名度,保持刊物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06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诞生100周年暨苏州大学学报百年刊庆纪念大会”在苏州大学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新闻出版总署助理巡视员张泽青,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苏州市委宣传部领导,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龙协涛和学会其他负责人,以及《新华文摘》等著名文摘刊物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以及多家高校社科学报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庆祝中国高校社科学报及《苏州大学学报》的前身《学桴》百年华…  相似文献   

5.
社科"名刊、名栏"的学术传播生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燕  黄鹏 《编辑之友》2005,(3):62-64
随着教育部社科"名刊、名栏"工程的实施,学术期刊开始了新的竞争,这种竞争给学术期刊界带来了新气象和新格局,打破了传统的千刊一面的传播景象,从名刊、名栏,甚至到名篇,都成了学术期刊追求的新目标.教育部评选的第一批名刊问世之后,名栏工程也随之启动.在这种竞争态势中分析名刊、名栏的学术传播生态效果,从整体上提高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和水平,加强学术期刊的竞争力,清醒地找出优势和不足,是本文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7,(5)
组织高校社科期刊主编学习六中全会决议辅导报告会由陕西师范大学与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陕西省高校社科学报及其他有关报刊主编学习六中全会决议报告会日前在陕西师大举行。陕西省社科学术理论报刊审读员、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杨发民同志应邀作了辅导...  相似文献   

7.
创办名刊应注意的四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芗 《编辑之友》2006,(1):61-63
自<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施方案>下发后,许多高校学报踊跃参加.第一批名单的公布,意味着高校学报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刊.欢喜之余,笔者思索良久.现就以下看法求教于各位同行.  相似文献   

8.
高校文科学报双匿名审稿制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审稿的质量和效率是影响期刊质量和声誉的重要环节。15年前国际学术期刊界就开始了对审稿工作的世界性研究。随着国内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近年来,着手国内社科学术期刊的“建制”工作、减少学术腐败以及因高校文科学报审稿制度的滞后而使审稿失去公正性的呼声也愈加高涨。为提高高校文科学报的竞争力,2002年7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文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会议要求高校有条件的学报,可以逐步实行同行专家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切实保证审稿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纲要》提出“教育部百所重点研究基…  相似文献   

9.
赵红勋 《新闻爱好者》2011,(10):122-123
近年来,教育部推出"名刊工程"、"名栏工程",打造一批学报名栏和学报名刊,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高校社科学报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千刊一面的状况,使高校社科学报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作为新办地方高校社科学报,与其他名牌大学学报相比,学术定位不是勉为一致,要求趋同,而是找准自己在同类学报乃至整个学报界中的特殊位置,通过自身的学术定位来找到和培植发展的生长点,通过挖掘其深层次的个性特征,全力打造刊物的学术特色,彰显刊物的学术个性,提高刊物的知名度,保持刊物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雷丹 《编辑学刊》2005,(5):56-59
"新时期强势高校文科学报的思考"一文(见<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出版研究,2004年第10期),比较全面地提出了传统办刊模式下高校文科学报的弊端,指出了新时期高校文科学报办刊新理念和新模式,给人以新的启示.联系目前我国社科期刊包括高校学报(主要指高校文科学报,下同)的改革趋势,有些问题有必要作特别补充,以求其解,这些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传播》2019,(12):2-2
《现代传播》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1-5363/G2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8770欢迎使用"中国邮政-微商城"在线订阅,方便快捷,随订随到《现代传播》曾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现代传播》入选多家期刊评价体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2.
学报名刊编辑的主体能动性与学报的学术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秀明 《今传媒》2005,(11):44-45
学报的学术质量通过刊发论文的学术价值体现,即论文的创新性与应用性。创新性包括选题、材料、方法新颖,应用性包括摘转率、引用率、获奖率等。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11家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文史哲、南开学报  相似文献   

13.
<正>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图书馆朱强馆长担任主编的《大学图书馆学报》最近连获两项荣誉:入选全国图书馆学优秀期刊和"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校学术窗口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1960年创刊以来,经过几代师大人的不懈努力,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目前已逐渐成为省内外学术界所一致认可的一个重要学术园地。1999年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首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面临新世纪的到来,为进一步推动办刊水平上新台阶,把一个具有崭新面貌的一流学报带入21世纪,经编辑部研究并经编委会讨论决定,从1999年1月起,我校实施创办名牌学报工程,其奋斗目标是:经过5~7年的努力,力争使我校文、理两版学报跨入陕西名牌期刊行列,成为在国内有一定…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8,(2)
『百刊工程』的启示文/董治顺近日,全国首次百种重点社科类期刊(亦称“百刊工程”)评定结果揭晓,102种期刊榜上有名。陕西省《女友》跻身其中。从今年1月23日新闻出版报刊发的消息和公布的入选名单看,有几组数字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和思考:——入选的102种期...  相似文献   

16.
文章作者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评审标准和有关材料,对已评出的名刊作了相关考察,拟探讨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旨在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印证报告>的有关数据,全面考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2007年6月10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全国首届民族系统学报颁奖会上,当《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李建军接过国家民委有关领导授予的"优秀主编"证书的时候,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一次《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又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汉文社科学报荣膺全国首届民族系统"十佳"学报称号,是新疆唯一获得"十佳"的汉文社科学报;学报"西域文史"专栏捧得"名栏目",是新疆唯一获得"名栏目"的汉文社科学报。  相似文献   

18.
关于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化的问题,早在十几年前就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从那以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持续未断,并日趋广泛和深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先后组织研究制订了一些有关的规范和规则,如《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试行稿)、《社科期刊撰稿与编辑规范十二讲》等。这些规范、规则的出台和推行,在实践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对于提高我国社科论文的科学水平和期刊编排的规范化程度,对于促进学术文化的交流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得编排规范化问  相似文献   

19.
写在前面     
《现代传播》2012,34(1)
2011年,本刊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继续保持了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等称号.2012年,本刊将继续坚持思想性、学术性、时代性的办刊原则,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出自己新的贡献.本刊开年重头力作仍然是本刊主编胡智锋教授延邀业界高层、学界权威展开的对话.今年对话嘉宾是著名文艺理论家仲呈祥先生,对话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勾勒的文化蓝图,既仰望文化强国的远大理想,深入探究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时代内涵,也立足于文化生态的现实景观,冷静思考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关系、艺术批评等一系列重要话题,是文化复兴的理想与现实的对话.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报的定位与特色栏目的创建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早在200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在题为《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报告中就指出:“一部分学报定位不清,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个性、特色不够鲜明”[1].随即教育部于2003年底正式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即国家重点支持的、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展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个重大工程,旨在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社科学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