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创新中寻找生机,从创新中突围前行。创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不二选择,"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头号课题。宏大的课题总要分解成一个个"子项目"。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创新这一课题正在被分解开来,它们是一个个科技项目的横空出世,是一种种管理方式的推陈出新,是一项项服务品质的今非昔比,是一个个机制设计的与时俱进。从工人发明家包起帆身上,从金牌工人许振超身上,从首位登上国家科技进步奖领奖台  相似文献   

2.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浙江,坚定不移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创业是富民之本,创新是发展之魂。创业激情和创新精神,是我们做好报业经营工作的先决条件。只有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创新之道,走出自己的创业之路,才能做强做大我们的事业和产业。  相似文献   

3.
李思屈 《今传媒》2012,(11):10-13
传媒业向文化产业的跃迁,是当代新闻传播界发生的一次重大历史性演变。本文基于浙江2011年报业创新的最新动向,探讨了当前中国报业创新的"四大路径,一大方向",即从体制机制与管理、商业模式与平台、技术应用和产业链延伸四个方向的创新探索,共同推动传统报业向高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共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党和国家大力扶持、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出版受众消费需求升级、全球出版变革转型等背景下,创新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出版实践的必由之路。然而,出版政策法规对出版实践创新发展的引导不足,出版行业亟待提升转型发展中的话语权,大量出版企业实践创新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出版实践创新所需人才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依然突出,亟待求新求变。承担推动出版实践创新发展这一历史使命与社会职责的出版智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积极破题,寻找可行路径:以战略思维服务政府决策,引领出版实践融合创新的理念;以创新思维为行业发展谋求话语权,引导出版业形成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共识;以市场思维为转型期出版企业提供更多创新发展的方案;以发展思维建立人才流动“旋转门机制”,为出版实践创新储备更多智慧财富。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图书馆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汇集馆员智慧,开展群体创新"、"借管理学之器,攻图书馆之玉"、"调动馆内资源,实现一馆多能"、"推行换位体验,优化读者服务"、"建创新资源库,扎持续创新根"、"用创新载体形,载创新成果魂"等6个方面,以一个市属普通高校图书馆在工作中开展创新为例,介绍图书馆工作创新的一些可行途径及其思想依据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2,(7):66-67
文化建设须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魂"和"体"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切文化产品只有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当代中国文化之"体"有多种形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把"体"做大做强做生动,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二是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多元投入的关系。文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合理  相似文献   

7.
当下越来越多的传统纸媒意识到了危机,拥抱互联网成为传统纸媒共识。只有破除传统的媒体思维樊篱,取而代之用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即互联网战略思维、用户思维、产品思维、精益思维、创新思维、整合营销思维、平台思维于"七位一体"的战略思维,传统纸媒才能实现"凤凰涅槃",这也是传统纸媒转型的必经之"思"、必经之"维"、必经之"痛"、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果魂>(花城出版社2006年出版)是作家罗瑞,经过十余年调查采访而捧出的一部报告文学力作.作者叙述了家乡高州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三高""大农业"的成功之路,刻画了带领家乡人民走上致富之路的黄春藻、周仲伟等好干部.简言之,<果魂>是写"三农"之"魂",写为官之"魂".  相似文献   

9.
陈炜明 《东南传播》2014,(11):70-73
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以媒体融合发展为转型目标的传统纸媒已不再将第二天出版的报纸作为惟一的资讯发布平台,而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第一时间争夺新闻的首发权,利用纸媒的深度报道争夺新闻的解释权。由此带来传播渠道的前置则要求报社在新闻生产流程、人员业务培训、评价和奖励机制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多种媒体平台的新闻发布只是传媒融合发展之"形",而以新媒体思维重塑媒体内部环境才是转型升级之"魂"。  相似文献   

10.
关于"魂",医书《四圣心源》有云:"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魂者,神之初气……"可见,"魂"在"神"之前,泛指一切思想、精神之本源。什么是媒体品牌之"魂"?在媒体品牌产生的过程中有哪些本源思想可供借鉴?笔者以为,凤凰卫视是一个绝好的"解剖标本"。从1996年至2011年,凤凰卫视已经有了15年的历史。15年的发展应该可以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本文以"凤凰之路"为"史鉴",竭力厘清打造媒体品牌的一般规律和本源思想,希冀对当下中国主流媒体以及海外华语媒体进军"国际传播"市场的战略和策略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周慧琳 《传媒》2017,(9):8-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文艺的生命"。版权与创新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既是知识产权创新的重要领域,又是创新成果的重要表现方式。要推动网络版权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努力在内容、传播、制度、管理各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其关键在于融合优秀资源、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十八大所倡导的"融合创新"理念,就是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出版企业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为出版社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方向和新  相似文献   

13.
传媒业大亨默多克曾经说过,"在买卖中,我学会了办媒体。通过创新让读者买单,是所有媒体的唯一出路"。事实上,创新不仅是传媒产业的出路,它也是当今商业社会前进最重要的推动力。几乎每个企业都逐渐认识到,基于创新的"差异化竞争",是企业获取先机、赢得市场优势的关键因素。然而,要想真正发挥创新的力量和价值,使创新深入企业的"肌理",成为企业发展成长生生  相似文献   

14.
正这是一个"无创意不传播"的创新时代、新媒体时代、微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1994年创业至今,我喜欢用"不创新,毋宁死"来要求公司保持创新精神和活力。大贺这几年的创新转型跨度很大,步伐很快,但大贺的定位和方向一直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以金融为工具",打造文化金融集团。跨界整合,是大贺集团转型的关键词。从路边的高炮广告牌到大楼上的巨型LED屏幕,从大贺会支付多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报林求索》2012,(4):198-199
<正>亮出魅力兖州3月17日,"自在·兖州2012城市转型研讨会"召开,标志着兖州市实施城市转型的计划正式启动。据悉,该计划主打绿色低碳的文化旅游牌,随着以千年佛教古刹兴隆寺为依托的大兴隆寺项目的打造,一条悠游、自在的儒释道黄金旅游新线路逐渐成型,将引领游客到"兖州礼佛",触及兖州之魂。  相似文献   

16.
张姝 《传媒》2006,(11):30-32
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媒体变局和媒体转型的判断和建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与推动了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产业的进步和创新.经过了2006年的市场变化和媒体实践,他对媒体创新特别是报业创新又有哪些新观点和对策呢?就这一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吴海民先生.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信息时代,转型和创新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管理转型和服务创新两方面研究了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实践,提出中国图书馆转型的思考:提升管理理念,突破体制限制;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服务创新;"硬创新"和"软创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国平 《出版科学》2008,16(2):53-56
我国出版企业正面临严峻的生存环境:盗版和伪书严重侵蚀出版企业的正常利润,诚信缺失、竞争无序、产业链断裂进一步给行业雪上加霜,体制、机制的约束又使得行业发展缺乏来自内部的活力和动力。应对上述挑战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出版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管理创新和价值创新几个重要方面。内容创新是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式创新是出版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利器,管理创新是出版企业的活力之源,价值创新则是出版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甘霖 《新闻世界》2020,(1):21-24
时政报道是各新闻媒体投入"重兵"的重要阵地,更是传统党报转型的关键所在。面对着"不变"的使命、担当和责任,面对传播技术、受众需求之"变"的挑战,时政报道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练就"十八般武艺",让新闻报道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有速度,从而提升时政报道的热度,为时政报道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姚光明 《编辑之友》2012,(8):106-107,110
书籍作为内在永恒的文化生命体,其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需从吾民吾土优秀传统书籍设计文化中汲取营养,结合当代的审美观和技术,在造本语法上兼容并蓄,并始终牢牢抓住书籍生态系统文化之"魂",创新各种书籍之"体",才能构筑具有本土本我思维文化活力的书籍生命体,推动我国书籍生态系统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