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信箱的编辑同志: 我在某些报刊上见到标有“报告小说”“纪实小说”的作品。请问什么叫“报告小说”、“纪实小说”?它们与小说、报告文学是不是一回事? 长记同志: 你的来信收到,所提“报告小说”、“纪实小说”,我在一些刊物上也曾见到过。在小说前加“报告”或“纪实”二字,我想大概是作者着意强调小说中的人和事都  相似文献   

2.
“丁零零……” 10月31日,星期一。上班后我刚在桌边坐下来,办公室的电话就响起来。我的心咯噔一下悬到了半空,犹豫着慢慢拿起话筒。 “你们怎么搞的?昨天的一版标题有两个错字,太不负责了!” “请您读读文章。这是我们的一次尝试。您贵姓?” “我是兵团机关的,姓刘。文章我一定读,看你们能‘尝试’出啥名堂。哼!” 我坐下来,长出了一口气。电话又响了,是一位姓丁的读者从工厂打来的,嗓门挺大,几乎是“破口大骂”了。他也是看到报纸就来气,文章没有读。我耐心地请他读了文章再打电话来。电话再响,我没有接,悄悄溜了出来。 中午进门,几位同事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有16个电话为星期日的头条叫好,其中刘、丁两位先生点名“要见见你”。  相似文献   

3.
对于广大新闻爱好者来说,报告文学的创作实在太富有魅力了;掌握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是许多青年记者、通讯员的一个愿望。本刊发表的《头雁之歌》,就明显地显露出北京日报记者李培禹在这方面的尝试与追求。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对这篇习作进行了认真评点,其中谈到的通讯与报告文学的区别、报告文学的创作特性以及通讯如何向报告文学“过渡”等,都是爱好新闻写作和报告文学创作的青年朋友们所关心的。为此,本刊在刊登《头雁之歌》的同时,特发表陈祖芬同志的信,希望能对有志于报告文学创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近日,某报刊登新闻《“变味”<林海雪原>4日演 你认可吗?》,记者这样写道:昨日,曲波在电话里表示,“我的小说是1957年写的,已经是上一个世纪了,今天改编电视剧,要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用现代人的视角和审美观念进行再创作,不必拘泥于原小说”。  相似文献   

5.
和韩青辰老师的相识是一个一波三折的过程。在打算找韩老师约稿之前,我对她做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我知道韩老师是个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同时小说创作也非常有成就。她的报告文学《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让很多中小学生感受到了坚强的力量,而其小说《水自无言》曾经感动了无数读者,甚至有读者表示,只要一提到水就会想到韩青辰的《水自无言》。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新闻记者是个“杂家”,这不仅指知识面要广,而且指新闻写作的手法要多。 我们通讯员也应当向“杂家”努力,学会新闻行当的十八般武艺。这样的好处是: 一、不浪费素材、采访中得到的素材很多,有时写一篇稿用不完。如果只会写消息,其他素材岂不白白浪费掉了? 二、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通讯员一般是从写消息开始的,但新闻的表现形式很多。如果多练几手,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都尝试一下,也许你会找到自己的写作优势。 三、有利于提高写作兴趣和水平。一种写作方法用的多了,难免单调。只有多种形式交替使用,才能不断丰富你的文采和词汇,锻炼你的思维,提高你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和韩青辰老师的相识是一个一波三折的过程.在打算找韩老师约稿之前,我对她做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我知道韩老师是个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同时小说创作也非常有成就.她的报告文学<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让很多中小学生感受到了坚强的力量,而其小说<水自无言>曾经感动了无数读者,甚至有读者表示,只要一提到水就会想到韩青辰的<水自无言>.  相似文献   

8.
传播学情境中的彩铃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国雄  万燕 《传媒观察》2005,(11):42-44
“One,我不能接电话;two,我有个好办法;three,将你要说的话精简一下,然后发短信吧;four,怎么你还没挂;five,我看着电话直犯傻,哦,你的执著彻底感动我啦,我现在就来接电话。”当你拨打朋友的手机,听到手机里传出这样的话来的时候,你可千万别以为是对方在和你说话.因为这是一项新的业务,称之为彩铃,它改变了人们以往等电话时的单调,使你能够在音乐中享受等待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前些日子,有一位很有名的人去世了,我在网上看到帖子后,认为是值得“传播”一下的“新闻”。刚好一个朋友打来电话,我迫不及待地对他说:“你知道吗?某某去世了。”“谁?”朋友很认真地追问一句。我说“某某去世了!”“噢,与我没关系,我以为他早就不在了  相似文献   

10.
安徽巢湖人民广播电台《青春旋律》节目开办“我写我说”栏目,一改过去“我说你听”、“你打我通”,缺少听众参与的局面,既有城市电台“电话交流”、直抒胸臆、表现自我的效果,又满足了农村及部分城市听众无电话交流但又急欲交流的渴望,是广播改革的良好尝试。“我写”即由听众自己去自由写作,内容只要是健康的,可以无所不包,以反映当代青年人理想  相似文献   

11.
报告文学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同时又有艺术加工的一种文体.也有人说:报告文学是“报告”加“文学”;还有人说:它是以文学的手段来“你报告我”、“我报告你”。众说纷纭,但都离不开“文学性”和“新闻性”。以常见的报告文学作品来看,它的“新闻性”体现于报告文学本身的“现实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中。一、它是信息的载体,是时代脉搏和时代气息的“温度计”和“风向标;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是现代意识的体现者。所谓“现代意识”,就是作者站在历史阶梯的最高层次上,对社会历史发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作家,肖复兴是成功的,目前他已创作、出版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随笔和理论文章等各种体裁的专集70余部,作为一个父亲,肖复兴同样是成功的,在他的教育、引导下,儿子肖铁中小学时期全面发展,品学兼优,如今已是北大四年级学生,目前已出版小说、散文集5部,并有作品被译成德文在国外发表。他的作品曾获得第八届“冰心图书奖”,他本人曾获得北京市“十名杰出中学生奖”、北京大学“创新奖”,是中国作协最年轻的会员。肖铁何以如此出众?肖复兴的《父亲手记》(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会给你答案并给你  相似文献   

13.
按程序办     
聂小茜是个嘘寒问暧的有心人,毕业多年还会隔三差五地和大家保持电话联系。“你最近怎么样呀?”我说“很好,怀孕了”,她问“几个月了”,我说“2个月”,她说:“小心先兆流产噢!”  相似文献   

14.
传真机架起了“新闻桥”“喂!喂!你是《人民前线》报吗?我是九江抗洪指挥部,有份传真麻烦你收一下…、”一天到晚,传真机难得有休息的机会,有时到了凌晨,还有稿件源源不断地传来。最多的时候,一天来稿60多份,半个月下来,用去了28卷传真纸,接起来有soo多米长C“何秘书,传真纸没了。”“什么?一盒才几天就用完了,买!抗洪的稿件一刻也不能耽误”。从进入汛期来,传真机就开始“全天候”运转。‘’彭世民电话。”有时一份传真还没收完,电话又打到值班室了。焦急、渴望、无奈汇成抗洪新闻工作者的种种酸甜苦辣。在电话交谈中,…  相似文献   

15.
挂职(连载)     
从县政府回来半个月,乡里杨秘书告诉张志飞:“张书记,昨日你下村去了,县政府办打来电话叫转告你,经县政府办公会研究同意给我们平塘乡以工代赈资金25万元。”“真的,太好了!”张志飞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手。“你马上叫陈亚梅乡长来,明后天我就和陈乡长到里排、山坳村实地考察,全面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6.
笔者有位好友近日游南方开发区月余,回家后不知何故连人影儿都不见。一晃又过去了半个月,才接到他的电话,说是“在为赞助他南游的某企业集团公司撰写一部10万字的纪实报告文学”。我一听楞了半天,不对  相似文献   

17.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这条路。2001年5月的一天,我还在连队当副指导员。突然接到团政治处主任的电话。让我到团部去一下。原来,前卫报社的一位编辑来团里采访。因我平时偶尔发表几个“豆腐块”,故给我个机会当面向编辑请教。我不失时机地拿出刚采写的两篇稿子送去.不成想编辑看后说了旬:“你如搞新闻,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8.
万物皆有结构。人体、房屋、雕塑、音乐、绘画、小说……都各有自己的结构方式,报告文学也不例外。所谓结构,一般是指事物的组成方式和内部构造.报告文学的结构,就是使一篇报告文学作品能够形成的基本骨架。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报告文学的结构: 一、板块式: 这类作品,是由可以独立成章的几大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板块”;几个“板块”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作品的整体。我们将这种结构形式,称为“板块式”。钱钢的长篇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除开篇和结尾外,共分7章,总计9个部分。这9个部分,就是9个板块。第1块:“关于我和我的唐山”,记述了“我”即作者本人和唐山的关系及心愿。第2块:“蒙难日‘7.28’”,记述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点8秒唐山大地震爆发的一刹那间及震前的种种预兆、震中目击者的叙述等。第3块:“唐山——广岛”,记述赴北京报信者及抢救大军开始行动。第4块:“渴生者”,  相似文献   

19.
终于,1962年8月5日,一个星期天的清晨,玛丽莲做了又一次尝试.   她在电话中对他说:“别离开我.“她恳求着.   “已经结束了,“他答道,“我永远不会离开我的妻子,也不会再见你.“   他挂断了电话,而她则竭力想把自己扔到睡梦中去.床边就是一瓶50片装的安眠药.这药是她的老朋友了,总是给她带来一片安宁.……  相似文献   

20.
几种不同的真实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问题,一直存有争议。争论的焦点是需要怎样的真实?是要新闻的真实,还是文学的真实?要害是报告文学能否掺假。由于对真实性的理解不同,出现五花八门的真实论。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完全真实论”。认为报告文学是报告新闻信息,进行宣传的形式,应当完全真实。必须杜绝一切虚构夸张,绝对不可掺假。虚构掺假就不成其为报告,而是小说创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