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微博、微小说、微电影、微历史……当这些被冠以"微"字头的网络产品还方兴未艾之时,近两年来"微广播剧"又大张旗鼓登场了。微广播剧与传统广播剧是什么关系?它是一种新型的广播剧,还是广播剧的新形式,或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产品?微广播剧的基本特点、创作规律和美学特征是什么?本文拟从与传统广播剧、与微博等网络产品的对比中对微广播剧作一些概念层面上的初步分析和梳理。这不是对已有的"微广播剧"做经验和实践上的理论总结,因为一则作品太少,二则这些作品之中有些作品算不算微广播剧还有待商榷;而是对微广播剧作学理和逻辑上的分析和正名,目的是期望对微广播剧的创作提供理论  相似文献   

2.
在西德,广播剧是比较发达的。从播出量来看,小一点的电台一年播出100个左右,大台播出200个左右。其中1/3是各台自己制作的新作品,1/3是兄弟台的节目,1/3是重播旧节目。从自己制作的广播剧来看,约为90%是创作的,只有10%左右是根据小说、戏剧改编的。这说明西德已经把广播剧作为一种独立的、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来对待,同时也说明了广播剧创作力量的雄厚。在全世界,广播剧能有90%是创作的国家,目前恐怕只有西德一个。英、法等国有将近  相似文献   

3.
当前,广播剧的发展已经大不如前,因此广播剧创作人员比较注重内容和风格的创新,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广播剧创作的本土化,重点分析了广播剧实行本土化创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广播剧是最受听众欢迎的广播品种之一,然而经过了六十年代初、中期和八十年代初、中期两次高潮之后,广播剧的生产走进了低谷,许多电台广播剧的生产出现了减产甚至停产。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越来越关心和重视广播剧,广播剧也获得了参加国家级评奖的权利,但广播剧的生产并没有得到如期的恢复,广播剧仍然困顿在低谷中而不能走向人们所希望的高潮,这是为什么?第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本子。广播剧剧本来源的枯竭,是广播剧困顿的致命原因。广播剧生产的本子来源有三:一是作家、剧作家创作,二是编辑改编,三是编辑自己创作。先说一,广播剧由…  相似文献   

5.
刘威 《新闻传播》2004,(8):49-4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儿童广播剧作品。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是,儿童广播剧的创作与其他门类的文学艺术作品(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那些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可听性完美结合的、让小听众拍手叫好的、难以忘怀的儿童广播剧精品还太少,还满足不了儿童的欣赏需求。笔者认为,目前儿童广播剧的创作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广播剧有很大的发展。从今年《全国广播剧展览月》播出的一些广播剧来看,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赢得广大听众的欢迎和好评。但目前应该提出来的一点是,以改编为来源的广播剧剧本远远多于创作剧本。为了丰富广播剧品种,使广播剧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我认为应当增加创作剧本的产量。但是,如果仅靠电台的广播剧工作者来创作是不能满足需求的,从全国各电台的实际情况看来,大都人力不足,编制不全,力  相似文献   

7.
叶坚 《视听纵横》2006,(2):97-99
广播剧的结构,与电影、电视剧和其他戏剧艺术相比较,有其特殊性,如果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唯物辩证法来考察这个特殊性,分析出这个特殊性在广播剧创作中的特殊意义,将能极大地提高我们对广播剧的创作水平和鉴赏能力。一、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规律,看广播剧结构中使  相似文献   

8.
广播剧是适应电台广播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采用戏剧艺术的创作手法,塑造人物,构建情节,演绎主题思想,并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来加强气氛和审美情趣。近年来。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广播剧也在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力求与时俱进,寻求新的突破。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广播剧创作,尤其是地方广播媒体的广播剧创作,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内容:  相似文献   

9.
任春燕 《视听界》2012,(6):104-105
在众多媒体中,广播以声音传播的优势成为惟一可以让受众一心二用的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能将不同声音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播出制作水平的提高,也为广播剧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广播剧发挥广播特点,运用戏剧技巧,在声音的世界中塑造人物、铺陈场景、展开剧情、描绘主题,人声、音效、音乐在剧中达到完美的结合,将广播的声音特征展现到极致。收听广播剧如同读一本小说或一部戏剧,听众在收听时拥有充分的想象空间,一部广播剧的完美呈现可以说是由编剧、导演、演员和听众依托各自的想象共同创作完成的。无论文化高低、阅历深浅,每位听众都可以伴随着剧情对似曾相识的感受产生联想,引发共鸣,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0.
罗诗 《声屏世界》2011,(10):26-26
目前.不少电台制作广播剧把评奖作为首要目标,其结果是,广播剧质量上乘,但在题材和内容上却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相去甚远。如何使广播剧创作更贴近于现实生活呢?在广播剧创作中注入新闻报道理念,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首先。广播剧可以将具有新闻影响力的人物和时间作为创作题材,发现、寻找和利用新闻事件中的信息点.并通过广播剧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易虹 《记者摇篮》2007,(6):41-41
广播剧是广播事业独有的艺术形式,而儿童广播剧是整个广播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社会对儿童成长教育的关注,儿童广播剧的制作越来越受到各地广播电台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一些好的儿童广播剧的诞生,大家对儿童广播剧创作的艺术标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提到广播剧,我立刻会想起1983年北京的那次会议。那是一次发奖会,事实上又是一次誓师会。会上,从领导到代表都一致呼吁:应该大力提倡和发展广播剧。还提出要扩大广播剧的编导创作力量,加强对广播剧的宣传,提高它的社会地位,争取听众的重视,改变电视剧一枝独秀的局面。会后,各台都加强了广播剧的制作力量,不少台还专门成立了广播剧组,甚至广播剧部。广播剧的数量直线上升,质量也不断提高。广播剧研究会几乎每  相似文献   

13.
在2009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年会上,众多职业广播剧制作人提出,中国缺少广播剧的原创剧本。原因在于广播剧的专业作家很少,目前,全国只有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等几所高校设有广播剧专业写作的课程。剧本荒是造成广播剧举步维艰的现状的一个因素。笔者涉足广播剧领域近10年,先后创作了多部广播剧,  相似文献   

14.
赵明  柳莺  王波 《新闻前哨》2009,(1):55-56
人文关怀是近年来影视剧创作时常常讨论的主题,它已经成为影视剧提高自身美誉度、体现受众至上观念的重要手段。广播剧亦是如此。近几年,广播剧中出现了不少反映普通人生活,描写普通人情感,讴歌普通人精神的作品,受到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新媒体的发展和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为背景,将广播剧的性质分为广播媒介属性和广播艺术属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坚持正确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向,更新创作理念是广播剧振兴的现实基础;探索和创新广播剧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振兴广播剧的必由之路;而树立精品意识,是广播剧振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广播剧艺术区别于其他戏剧艺术的根本之点是有声无形。有声无形是广播剧的局限所在,也是它的优势所在。总之,是它的特征所在。取消了这一特征,也就没有广播剧这一艺术品种了。在广播剧的创作中,场景建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而建构场景的唯一物质材料和手段是声音(包括有声语言、音乐和音响),舍此再没有别的物质材料和手段了。然而,多年来,对它的理论研究却甚少。本文拟结合我们创作《三国演义》广播连续剧的实践,对广播剧场景建构的美学特征,作一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钟聚 《中国广播》2017,(2):33-35
本文从广播剧品牌效应、精品战略阐述中国广播剧坚守创作导向、坚持融媒体思路。同时集中盘点了微剧发展趋势和态势,提出了广播剧发展必须精品和市场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刘晓梅 《新闻窗》2007,(3):34-35
广播剧作为一种依靠听觉来欣赏的戏剧,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曾经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至今也仍然是广播电台最具广播特征的节目。近些年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获奖的广播剧都是以新闻元素为题材创作的。这些作品的成功,也使广播剧创作中的新闻元素,越来越多地得到了  相似文献   

19.
“宝安现象”给我们很多启示:如,在广播剧发展中,相关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广播剧发展的强大后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广播队伍是办好广播的智力支持;建立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先进创作理念是媒体建设的先导等。《小天使》、《小米》、《好人丛飞》等作品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这点,但是还有一点更要重的就是宝安台抓住了并面向市场进行广播剧创作。  相似文献   

20.
张慧娟 《中国广播》2012,(11):67-69
目前我国广播剧已有长足发展,但在产量、质量、剧创作单位及专门的创作人员数量等方面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产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阶段还明显存在种类单一、缺乏新意,题材陈旧、缺乏创意,播出时间有限等瓶颈。今后还需要加强广播剧专业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开发新的广播剧作品,注重广播剧品牌建设,联合新媒体,拓宽传播途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