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钱江晚报4月5日的“社会聚焦”版,以《公车,你在忙什么?》为题,刊登了17幅新闻照片,对公车私用问题集中作了一次曝光。这个问题抓得好,给人一种“如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觉。 报纸作为新闻舆论工具,应当热情参与、积极干预社会生活,对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敢于触及,善于引导,以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钱江晚报的这组稿件,就较好地发挥了这一作用。公  相似文献   

2.
何锋  何颖 《新闻实践》2006,(6):26-27
2006年5月14日10时50分,浙江勇士陈思齐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钱江晚报》旗帜高高飘扬在海拔8844米上空。“钱江晚报·珠峰行动”大捷!这一刻,让我们震撼的同时, 也让我们遐想无限。每个人心中  相似文献   

3.
国内新闻界     
新闻出版报》介绍“钱江晚报现象” 《新闻出版报》于1994年10月28日在第一、第二版以近两个整版的篇幅刊发长篇通讯《钱塘涌起大江潮——“钱江晚报现象”大写意》,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钱江晚报的几个“非常规性动作”。同时,该报还发表评论员文章,称赞钱江晚报在新闻改革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是近几年新闻改革的新成果,新的生长点”。 近两万字的长篇通讯详细记叙了钱江晚报近几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活动。该报编者按语中写道:“刚刚创刊8年的钱江晚报,近几年来,以其敢触社会难点热点,敢于扶正祛邪,敢于深入生活深层,不断拓展报纸服务功能,在党和群众,政府和群众,企业和群众间架起一座座桥梁。钱江晚报以其全部活力,一个接一个地推出有创意有质量的报道,在群众中产生巨大反响。一如滚滚钱塘江水,潮起潮涌,令人目不暇接。” 这篇通讯以“《国庆一日》摄影大赛”、“组织‘著名歌唱家名曲演唱会’”、“沸沸扬扬‘十点利’”、“组织‘打假协作网’”、“开设‘盛夏直通线’”、“倡立‘居委会主任联谊会’”、“开设‘挂牌值班’栏目”、“请市长市民‘当一  相似文献   

4.
七朝古都河南省开封市地处中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作为开封市本地主流媒体的《汴梁晚报》,在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同时,兼顾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报道,念好“三字经”,“跳”——跳出农业,放大“三农”报道;“巧”——运用技巧,写活“三农”报道;“新”——选好角度,“三农”报道出新。这样的“三农”报道城里人喜爱看,农村人觉得亲...  相似文献   

5.
网络与报纸,就传播手段而言,虽有现代与传统之区别,但两者并非“水火不容”。若相互借鉴,嫁接得好,则会有相得益彰之效。在此与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钱江晚报》的一次“报网互动”的成功实践。 3月10日,《钱江晚报》网络版与广大读者和网友见面了。目  相似文献   

6.
据《钱江晚报》4月9日报道,新华社的“新华视点”栏目4月5日播发稿件,批评河南省兰考县一重点高中乱收费的问题后,引起兰考县的高度重视。但令兰考方面始料不及的是,几天来.他们接到了10多个“新闻媒体”的电话,有的以转发稿件相威胁“要钱”,还有的劝说他们花钱搞“正面报道”,以挽回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份城市主流报纸,必定要有“高度”——高度决定影响力。而文艺报道,有的被认为仅是娱乐大众、愉悦性情的东西,似乎与“高度”不搭边。然而,钱江晚报最近有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报道,却是以文艺部为主担纲的,采编人员以人为本,以独到的眼光与思维关注农业、农村、农民的命运,以独辟蹊径的方法策划报道,以一个个震撼读者心灵的版面,告诉我们,文艺报道是可以这样做的,文艺报道是可以这样有力量的。  相似文献   

8.
《钱江晚报》是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报《浙江日报》社主办的一张综合性地方报纸。1987年9月1日创刊。开始发行6万份,以后每年平均以30%多的幅度递增,1994年发行量达47万多份。 这些年来,该报恪守“心向读者,情系万家”办报宗旨,热心地为政府部门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架起了一座座密切联系党、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记者深入社会生活,深入百姓家庭,采写了许多切中时弊、顺应民心的系列报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大大小小的好事,在广大读者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杭州许多市民,每逢疑难问题,就会想到找“钱江晚报”去。浙江新闻界一些有心人称此为“钱江晚报现象”。 下面,择要介绍一下近两年刊登在钱江晚报上的一部分系列报道情况:  相似文献   

9.
崔婧 《新闻实践》2006,(7):44-44
2006年新春之初,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意见给予了农民工身份和地位的肯定。然而,农民工问题的真正解决还需要社会发展的协调与沟通者——大众媒体的积极配合。钱江晚报《一样民工两样人生》的系列报道,对此作了有益的尝试。2006年4月5日到10日(除9日),《钱江晚报》连续报道了同为城市农  相似文献   

10.
新闻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试析钱江晚报的“挂牌值班”活动吴永祚本文责任编辑邓俊《钱江晚报》推出的“挂牌值班”活动及其系列报道,已持续了一年多时间,至今仍在延续。所谓“挂牌值班”,就是由报社根据读者反映和投诉的最集中的问题,出面邀请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主要...  相似文献   

11.
“大特刊现象”扫描 自1997年广东《南方周末》较早地推出《元旦特刊》以来,近几年来,“特刊”这一崭新的新闻报道策划竞相为报业媒体采用。这期间,有浙江《经济生活报》1998年12月24日的《岁末特刊》、1999年2月13日的《新春特刊》、1999年3月8日的《三·八特刊》和《钱江晚报》1999年2月  相似文献   

12.
“钱江晚报现象”研讨会8月底在杭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和浙江有关单位的专家认为,“钱江晚报现象”的产生、形成和不断系统化的基本原因和经验,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有一个明确的办报宗旨——心向读者,情系万家,并不断发掘其丰富内涵,使得办报人有一个明确的“坐标”,有一个扎实的根基,也因此有了一个个与读者贴近贴心的好点子、新举措。二是有一条清晰的办报思路——把报纸办成一座“桥”,融合党心民心,传递真情亲情;面向受众,不断研究读者的需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中央一号文件正式颁布。这份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就农业和农村问题所发的一号文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一号文件”的颁布,也使“三农”问题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全新推出关注“三农”问题的专版——《新农村》周刊,浙江日报专门组织有关“三农”问题的大型调研采访活动,在深化和创新“三农”问题报道上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本刊为此组织了有关文章,供新闻界同仁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春节刚过,“三农”界、传媒圈出现一个新名字——“仲农平”。“仲农平”是谁?包括三重意涵:中国“三农”评论、重农评论、中国农民日报评论。欲听重农音,要看“仲农平”;“三农”有大事,必看“仲农平”。从2021年2月25日首篇《中国时刻!中国震撼!》问世,到2021年11月10日《复兴之路中国粮》付梓,署名“仲农平”的文章已达7篇,无一不是在重大时事、农事节点刊出,“仲农平”已经成为观察中国“三农”、了解国情农情的一个重要宣传文化品牌。既彰显了农民日报“在党言党、为农代言”的使命和情怀,更体现了媒体融合发展形势下,党报评论守正创新、大有可为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郑宇 《新闻实践》2004,(2):21-23
2003年10月28日,读者忽然发现,钱江晚报一大早就已出现在杭城的报摊上,拿在手里还感觉重了不少。自这天始,钱江晚报改扩版,日常版面从48版扩充到64版,以一张全新的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几乎同时,都市快报也推出有64个版的厚报。今日早报紧随其后,经过精心的酝酿,于11月20日将一份56版的厚报呈现在读者面前,比以前增加了16个版面。比较改版前后的钱江晚报、都市快报和今日早报,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办报方式和办报理念正悄然出现,其尝试、摸索、创新的思路也让人耳目一新。在短短的几个月中,这三份都市类报纸的改扩版,预示着一个以“厚”为特点的报业时代正在浙江报界悄然来临。  相似文献   

16.
FM98.52005年7月1日,江西电台科教·农村频率正式开播,她是江西唯一以农村和教育为服务方向的专业广播电台。全天18小时直播,播出频率为调频98.5兆赫。江西电台科教·农村频率以“办看得见的广播”为理念,以“关注教育,服务‘三农’”为宗旨,为赣鄱大地农民朋友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服务,与广大受教育人群共享教育成果。开办的主要节目有:《985致富金桥》《成长攻略》(特别节目《985直通中高考》)《老表心里话》《科普通天下》《动感校园》《雷式外语风》和《人在他乡》等。关注教育 服务“三农”——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科教·农村频率…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新闻研究所、杭州大学新闻研究所和浙江《新闻实践》杂志编辑部联合召开的“钱江晚报现象”研讨会,历时两天,于8月31日在杭州圆满结束。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内外新闻理论研究机构、新闻院校的领导和专家,对“钱江晚报现象”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分析,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悉,对一家报纸的办报实践所引发的现象进行专题研讨,在全国报界尚属首次。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平波和宣传部副部长杨大进到会讲了话。梁平波说钱江晚报之所以办得好,一是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真正起到了沟通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三是把办报与社会活动密切结合起来,报纸面向社会,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13亿人口中,农民占了9亿,是中国最大的受众群体,作为上层建筑的新闻媒体无疑应在资源配置、宣传报道上给“三农”以更多的关注,这是中国国情的需要;是落实“执政为民”理念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国家对“三农”的重视,使各级电视台意识到媒体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因此,全国各级电视台“三农”节目也越来越精彩,越来越贴近农民,其中以中央台七套节目的《致富经》《聚焦三农》和湖南卫视的《乡村发现》等最为成功,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2005年以来,东海电视台对一些节目进行了重…  相似文献   

19.
开播于2006年8月28日的农村频道是河北电台八个专业广播媒体之一。它以“三农”需求为第一关注,以“三农”宣传为第一责任,以“三农”发展为第一追求,为农村听众提供政策解读、市场信息、实用科技、法律服务以及文化娱乐节目,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凭借着真诚的服务,农村频道逐渐成为农民的“身边广播”、“实用广播”和“贴心广播”。《直播“三农”》、《“三农”今日谈》、《科技村村通》、《供求双通道》、《走进城市》等一批富有频道特色的栏目已经在农村广大听众中拥有较高的信任度和美誉度。同时,连续摘取了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和中国新闻奖两个大奖。8月25日,农村频道举办了开播三周年节目研讨会。局、台专家及农业专家代表齐聚一堂,从不同角度为农村频道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20.
近三十年的“城乡交叉地带”叙事聚焦于城乡,构建了当代文坛的一个特殊的叙事空间。《土门》《无土时代》书写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原乡”失落的挽歌;《高兴》《还乡记》则呈现的是原乡的离散者穿梭于城乡之间的认同困境与精神还乡;《漂二代》《西漂十年》则书写了被城市吞并后的乡村所转化成的区隔空间。这些作品以怎样的叙事策略反映了城乡变迁中的认同问题?这一“悬浮”空间的形态变迁和总体风貌如何?现实的城乡如今被写进了历史,我们该如何还乡,又如何反思我们的过去,值得我们细细揣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