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媒体传播渠道和方式的不断发展,以传递专业信息为主的专业频道应运而生。面对一夜间纷纷兴起的各类专业频道,如何以专业信息取胜成为媒体本身最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美国气象频道的节目设置原理为基础,分析气象信息传播特殊性,探究其获得高收视率的原因,从而为中国气象频道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已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重要平台。本文以2021年"7·20"河南暴雨灾害为例,选取传统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市场化媒体"澎湃新闻"以及气象领域的自媒体"中国气象爱好者"三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在"7·20"河南特大暴雨期间的微博报道为样本,结合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信息来源、报道方式以及新闻议题框架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微博在气象灾害新闻报道中的特征及其报道框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不同媒体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微博报道框架呈现显著性差异,形成了联动互补的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李彬 《中国广播》2013,(8):52-54
近年来,全球气象状况越来越复杂多变,广播媒体作为最主要的传统媒体之一,如何拓展播报方式、报道好气象新闻是本文探讨的主题。本文以2012至2013年4月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报道作为考察对象,从内容转变、手段创新、范围扩展三个方面展示了广播媒体气象新闻报道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王焜 《新闻前哨》2023,(3):56-57
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气象短视频在传播中存在内容单一重复、视角老套僵化、运营思维欠缺等现实困境。本文将结合具体个案,从构建运营思维、重塑媒体内容、不断优化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当前气象短视频传播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5.
《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重大政治、文化、经济、体育等活动精细化气象服务,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杭州亚运会等气象保障服务。”公共气象服务新媒体传播是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的重要宣传窗口,本文以2023年杭州亚运会为案例,分析公共气象服务媒体在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等方面的传播策略,从而对未来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媒体传播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大到防灾抗灾,小到穿衣防晒,天气变化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天气变化影响着市民生活方方面面,气象新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年越来越受媒体关注.所有的媒体都有气象报道,气象新闻已成新闻富矿,在这个背景下,气象报道如何从中挖出更多的财富值得思考.做好标题引关注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老话也说“题好一半文”.那么,如何做好标题呢?  相似文献   

7.
杨萍 《青年记者》2016,(32):116-117
大众媒体从诞生至今,一直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人们从大众媒体的各种报道中,了解别人的故事、企业产品的情况,乃至一个城市、地区、国家的情况,从而对人物、企业、城市、国家的形象产生一定的认识.构建和传播良好的城市环境形象,离不开大众媒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大众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时常遭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个科学问题,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使得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角度来看,气象新闻不仅能提供天气预报服务,还应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舞台。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的变迁,经历了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配角,而是慢慢变成了新闻媒体上的重要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10.
气象信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对于高品质生活愿望的追求让人们对气象信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由气象信息发展而来的各类气象新闻栏目也大量出现。本文试图从气象信息传播的历史展开,介绍气象新闻从传统的纸质传媒向立体化发展的进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今年1月下旬开始到2月,我国和北半球许多国家一样,持续出现极端寒冷天气,民众颇为关注气象报道。然而在具体的气象报道采写、制作上,却出现不少不客观而走极端的文字和内容,在这样的“极端”文风下,传播着动辄“百年千年不遇”或“史上之最”、“大家都爱下雪”、“全市的天气就是市区的天气”等荒谬理念,不仅大大降低了气象信息的有效性,也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气候变化是气象行业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如何做好这个热点问题的报道工作,在报道中既体现出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共性",又体现出行业媒体的专业"个性",是中国气象报社组织开展气候变化报道时着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田育臣 《青年记者》2012,(32):34-35
气象新闻是指媒体传播的天气、气候变化以及气象事业发展和变动的事实或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气象新闻简单地理解为天气预报。实际上,除了天气预报这一重要表现形式,气象新闻还包括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及气象事业的发展等内容。有些学者将地震、火山喷发、干旱、洪涝灾害、台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相关报道也归在气象新闻之列。近几年来,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媒体对生态环境的逐渐重视,天气预报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天气预报,也包含空气质量预报、紫外线指数、人体舒适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叶海英 《青年记者》2017,(15):55-56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便携终端、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通过手机进行阅读的习惯形成,媒体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巨大变化.气象信息的传播也不例外,微博、微信、客户端兴起,媒体融合促进了气象信息的传播. 气象媒体融合的发展与效果 1.从单向传播到报、网、移动新媒体互动模式.“互动”是媒体融合的关键,从报网互动,已经发展成为报、网和各种移动新媒体平台的全媒体融合互动.如今,融合发展正成为我国气象行业媒体发展的关键词.气象报、气象网以及气象微博、微信、客户端协同互动,不断朝着构建现代化气象传播体系、提升传播实效和用户满意度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媒体融合视角对气象科普事业的发展进行探讨,并结合融媒体时代下的气象科普宣传需求的新变化,对近年来气象信息传播中的代表性案例展开分析,进而对未来一段时间气象科普事业发展如何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如何构建气象科普事业的新发展格局、如何改进科普方式和提升科普质量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颖 《青年记者》2020,(11):4-5
新闻传播格局重构,互联网个体用户成为关键因素近年来,媒介技术变迁,新闻传播格局重构.个体用户成为中心,专业媒体不再是唯一的新闻生产者和传播者.公共传播时代已经到来,公共传播机制重新建构,公共传播是通过传统媒体或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面对不特定人群的开放性传播,它的传播主体既包括大众媒体,也涵盖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17.
品牌是提供者和社会的一种无形资产,气象传媒品牌对提升气象工作与气象服务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天气频道、德国天气在线以及中国的气象报道,都在气象品牌的塑造中提升了气象服务的影响力和效益.塑造有较强影响力的气象传媒品牌,加强媒体合作是扩大气象传媒品牌知晓度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参与社会化竞争,注重现有资源的利用,并且将气象传媒品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结合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持之以恒地打造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郭军 《中国记者》2012,(9):95-96
气象报道服务大众 十年前,气象只是《陕西日报》新闻部里一个很小的口子,没有专人,跑其他口的记者捎带着跑.当时报头上有当天的天气预报,记者只是一周一次报道下一周天气.经过几年努力,《陕西日报》天气报道受众越来越广.读者关注天气报道,还因为相比过去,现在的预报准确率提高了许多,尤其是短期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19.
张伟方 《新闻实践》2013,(12):14-15
据人民日报舆情室调查,在宁波历时半月之久的抗击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中,宁波本地媒体及时发声、大容量密集报道,主导了抗灾救灾的正面舆论,发挥了大众媒体应有的舆论主阵地作用。同时,媒体也在受众的密切关注中实现了新闻传播的边际效应,自身品牌得到了提升和强化,如抗灾期间,宁波日报的微博就增加了1.5万粉丝。在大灾大难中,媒体如何体现社会责任和担当?怎样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品牌的良性传播?在前后半个月的抗灾救灾报道期间,笔者与省内外各类媒体一起参与了对余姚抗击特大洪灾的报道,领略了省内外各类媒体在报道和自身品牌运作中的匠心所在。  相似文献   

20.
石慧敏 《今传媒》2016,(2):16-17
媒介融合背景下,作为国家形象有机组成部分的区域形象,无时不刻地处在大众媒体对它的呈现与传播中.本文以《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新浪网等大众媒体对山西省的相关报道为例,探讨山西形象的媒体呈现,分析公众对山西形象的认知及特点,并提出了一些塑造与传播山西形象的媒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