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更是杰出的编辑出版家。文章通过梳理鲁迅编辑书刊的具体实践,从追求封面之美、版式之美、插图之美、印刷之美等方面,阐述鲁迅编辑书刊的美学特征和美学思想,分析其对现代编辑出版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叶至善先生是现代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科普作家,更是成就卓著的职业编辑家、出版家。他1945年8月进入开明书店开始自己的编辑生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一直从事儿童书刊的编辑出版工作。他在编辑出版事业特别是在少儿读物编辑出版上的贡献有口皆碑。叶至善先生积累了丰富的编辑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编辑风格和编辑思想。本文只是从图书广告这一侧面来对其编辑思想与实践作些研讨,以便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叶至善先生的图书广告大都写作于1946-1949年,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卓越的编辑家,他是我党出版事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关心编辑出版事业,并亲自创办和编辑了一些书刊。探讨毛泽东同志的编辑活动,有益于领会毛泽东同志的编辑出版思想,并对今天我们进一步明确编辑出版工作的方向,继承和发扬党的  相似文献   

4.
编辑与读者需求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勇 《编辑学报》2001,13(Z1):13-15
编辑与读者对书刊的需求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差异.编辑与读者在追求书刊的真善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方面是一致的.编辑为书刊的生产者,读者为书刊的消费者,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书刊的需求也就存在差异.这主要表现在编辑选择的单一性与读者需求的多样性、编辑求稳忌乱与读者求新求异、编辑兴趣的相对稳定性与读者兴趣的多变性等几个方面.要生产出符合读者需要的优秀产品,就必须深刻了解和掌握编辑与读者需求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改革与探索目前,新闻出版事业在改革开放中高歌猛进,繁荣景象蔚为壮观。人们的现代思想观念和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对精神产品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书报刊编辑借势扬帆,倾其心血,打造品牌,为社会提供精品读物正当其时。精品源于编辑的优秀。随着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与空前繁荣,急需一大批具有前瞻意识、富有创造力的编辑出版创新人才。培养人才应借重于高校,为此,不少高等院校都“前承后继”开办了编辑出版专业,招收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以应急需。编辑出版专业遭遇就业尴尬冷静观察高校热办中的编辑出版专业,可谓成绩喜人。从胡乔木同…  相似文献   

6.
报道,叶圣陶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和出版家,他在中国知识界和社会有极大影响。他一生有65年献身于编辑出版事业,致力于编撰教材,出版书刊,形成一系列的编辑思想。他认为编辑出版工作,是重要的教育工作。 最近开明出版社出版了《叶圣陶编辑思想研究》一书。该书收集了叶圣老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主要言论,还收有研究其编辑思想的学者撰写的论文。  相似文献   

7.
王春玲 《今传媒》2020,29(3):125-126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出版行业中,工匠精神在编辑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编辑出版更新、更优秀的出版物,引领读者。  相似文献   

8.
刘燕丽 《出版史料》2012,(4):111-113
科普作家、生物学家贾祖璋(1901~1988)先生同时又是一位编辑家。他在编辑出版生涯五十多年中,主要精力奉献给了编辑出版事业,其编辑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编辑学刊》2011,(2):3
征文宗旨:出版物是智慧的成果。编辑是需要智慧的职业。提高编辑出版的智慧含量,正成为中国出版人的自觉追求。为了推动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带动未来编辑人才更深入地了解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10.
书刊编辑出版过程时间控制的研究陈志和,张平,张新荣与科技信息业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图书编辑出版技术手段落后,编辑出版生产组织管理水平更加落后,是我国图书出版周期长的直接原因。本文试图将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组织的科学管理方法与出版物编辑生产过程时间组...  相似文献   

11.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而且是出色的编辑出版工作者,不仅在长期的编辑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大量的编辑方法,而且在编辑过程中有着执著的追求,善于通过编辑实践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实现自己的编辑追求——明道。  相似文献   

12.
研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专家学子,有一部书不能不读,这就是《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研读中国现代编辑史的人,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该书编辑——赵家壁同志。在长达六十年的编辑生涯中,赵家壁为编辑出版事业奉献了一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编辑美学原则释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编辑活动中,编辑主体(即编辑),总是根据其自身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对编辑客体(或称编辑对象)进行编辑艺术处理,使之以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和谐统一,反映和表现自然和现实的真与善,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编辑美。编辑审美创造活动与其他审美创造活动一样,亦须遵循  相似文献   

14.
《编辑学刊》2011,(4):3
征文案旨:出版物是智慧的成果。编辑是需要智慧的职业。提高编辑出版的智慧含量,正成为中国出版人的自觉追求。为了推动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带动未来编辑人才更深入地了解编辑出版工作,提高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质量,特发起"智慧杯"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5.
北京出版社在1981年曾编辑出版过《编辑杂谈》,汇编了1980年以前发表在《出版工作》和其他报刊上的有关编辑工作经验体会的文章。接着,又选编了近一年多来的同类文章,最近继续出版了《编辑杂谈》第二集。这是一本关于书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综合文集。虽然出自不同的作者,却也比较系统、深入。文章论述了编辑工作者在当前两个文明建设中的职责和  相似文献   

16.
《编辑学刊》2012,(1):5
正征文宗旨:出版物是智慧的成果。编辑是需要智慧的职业。提高编辑出版的智慧含量,正成为中国出版人的自觉追求。为了推动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带动未来编辑人才更深入地了解编辑出版工作,提高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质量,特发起"智慧杯"征文  相似文献   

17.
内容提要:本文第一部分从编辑出版报刊、翻译出版经典著作和组织经售革命书刊三个方面,概述恽代英的革命出版活动。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论述恽代英的新闻出版思想及对党的新闻出版事业的贡献:第一,坚持新闻出版的正确导向,重视报刊的革命作用;第二,坚持新闻出版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讲求报刊的成效;第三,坚持新闻出版服务于读者利益的原则,体现报刊的群众观点;第四,坚持新闻出版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提高报刊的编辑水平。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政治家和卓越的新闻出版工作者,其36个春秋短暂的一生,闪耀着…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文学家,也是编辑家与出版家,编辑出版活动贯穿了鲁迅的一生。服务意识是鲁迅编辑出版理念的核心,服务社会、服务作者是鲁迅编辑出版实践的灵魂,由此实现了编辑主体价值与历史责任的统一,不仅在当时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示范性,对于今天的编辑出版事业也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德·能·识——论出版人的三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现代出版产业飞速发展的世纪。在这百年岁月中,现代杰出的出版人集德、才识、学识、胆识于一身,参与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革,确证着自身存在的巨大价值。 德、能、识——是现代杰出出版人的三个崇高境界,也应该是新世纪出版人努力追求并达到的。 一、从“德”这一品格讲,现代出版人应该把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完美地统一于一身。 社会道德是衡量一个人承担社会责任自觉程度的砝码。对现代出版人来说,在职业行为和言行举止中自觉地用社会道德来规范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除了受普遍性的社会道德的约束外,现代出版…  相似文献   

20.
工匠精神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作业习惯、一种生命态度、一种能够成为普遍追求的价值观与工作观.编辑工匠精神是工匠精神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认真钻研的敬业精神,是一种对出版事业敬畏、对编辑工作执着、对出版产品负责和不断追求出版物完美的精神,其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创造出更多高质量、高价值、接地气、受欢迎的出版物,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具精神美感,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更多高尚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