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谈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凤兰 《津图学刊》1999,(1):108-110
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并不仅仅表现在“热情服务”、“服务周到”等行为上.也表现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上。确切地说,素质是一种“实力”,拥有这种“实力”的图书馆员才能更好的适应每一位读者的需要。素质也是一种潜力,具备了它就可以在每一个岗位上工作.作出有价值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存在和社会存在,新中国“十七年”电影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现代性,社会历史层面的“现代性”对“十七年”电影中的“现代性”产生了极度的压力,导致了主题的时代变化.在“十七年”电影中,来自社会现实层面的“冲突”及其解决,不同于经典意义的“悲剧”,而是正剧代替了悲剧,以一种“非冲突”或“反冲突”的方式来表现冲突,成就了现代性与民族性的一次联欢.  相似文献   

3.
1、“一官独用”的弊端说“看”重要,并非提倡“一官独用”——记者在现场观察时只用眼睛这个视觉器官去看就可以了。然而,出自有些同志手笔的稿件却说明,他们真的犯了“一官独用”的毛病。譬如,表现劳动场面,常常是“你看吧……”往下都是写作者在现场看到的东西,一“看”就让人家“看”好几张稿纸。“一官独用”有时还表现为现场观察者只用耳朵这个听觉器官去听。譬如,报道音乐会,常常是“你听吧……”往下都是写作者在现场听到的音响,一“听”就让人家“听”好几百字。如此采写报道,起码有两点不足:  相似文献   

4.
杨洪 《新闻前哨》2003,(7):65-65
空镜头,作为一种电视术语就是指只表现物而不表现人的电视镜头。作为一种电视语言,空镜头常常被作为一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视觉语言而为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电视散文诗等广泛采用。在大凡成功的电视新闻里,我们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空镜头的影子,它们就像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同其他“音乐元素”一起,共同谱出了一首首华美动人的新闻“乐章”。  相似文献   

5.
电视作为一种新文化品种,其表现生活、表情达意主要是依靠光电技术,拍摄、录制下一系列直接而又充分典型化、空灵化的“像”来完成的。这里所说的“像”,既包括了运用现代光电技术表现出来的对象事物的“形象”,也包括了对象事物的“声象”,即形象与声象统一的电视的像。电视工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及所要表现的意境、哲理通过电视的“像”表现出来,从而使观众从“像”中受到启发,产生共鸣,这种效果是其它文化形态难以达到的。电视文化的品性包含了以下几个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感人心者,莫大乎情。”这个世人皆知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新闻。因为,新闻不单纯是传递信息,也不仅仅是在表现一种“观念”、“思想”、“概念”,而是要通过新闻报道,把记者对人生的体验、情感表现出  相似文献   

7.
徐娜  王静 《兰台世界》2014,(10):89-90
袁宏道是明代晚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留下了很多的“纪游”作品,同时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理念——“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的这一“纪游”理念在当时的明代留下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此文值得一读。作者通过观察和反思,肯定了当前新闻摄影采访取得的成绩,批评了在摄影采访中存在的重成组照片、轻独幅照片,重文字说明、轻形象表现的模糊倾向,提出了摄影记者要解决“拍什么”和“怎么拍”的问题。摄影记者们似应认真思考一下:如何用“摄影眼光”观察新闻现象,如何用“摄影语言”选择适于摄影表现的题材,以记录文字不能代替的历史瞬间。  相似文献   

9.
鞠建英 《编辑学报》1994,6(1):19-21
在英文中,“杂志”一词通常称Magazine,它起源于阿拉伯文中的“仓库”一词。“Magazine”在18世纪前兼指知识库,18世纪后才称为知识库。该词与中文中的“杂志”一词一样,突出了“杂”字;而“杂”,正是杂志区别于书籍的重要标志。 工程技术杂志的“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殷祺 《新闻大学》2007,18(1):76-84
本研究以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国媒体的表现为主要个案,结合近20年内美国历次对外战争背景下媒体的表现,概括出了美国媒体习惯性“失语”与“反思”的报道模式与“失忆”的症状。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导致这一症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除了内在压力,即“爱国主义”与“国家利益”的驱使,和外在压力,即政府的权力与政治公关,这两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之外,真正核心的原因在于新闻传媒的经济结构所导致的利润原则,并依此对日后类似战争背景下美国媒体的可能表现做出了预判。  相似文献   

11.
此文值得一读。作者通过观察和反思,肯定了当前新闻摄影采访取得的成绩,批评了在摄影采访中存在的重成组照片、轻独幅照片,重文字说明、轻形象表现的模糊倾向,提出了摄影记者要解决“拍什么”和“怎么拍”的问题。摄影记者们似应认真思考一下:如何用“摄影眼光”观察新闻现象,如何用“摄影语言”选择适于摄影表现的题材,以记录文字不能代替的历史瞬间。  相似文献   

12.
王晓明 《视听界》2010,(1):120-120
两年前的“手记”里,我提到了全国观众津津乐道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那个“呆子”士兵许三多,“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经过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和一轮国内房价飙升,人们不敢拿“呆子”当榜样了。一部《蜗居》,慢热,由“房奴”一族到全民关注,仅仅是其中的“色相”么?是它表现了现代都市人生存的困境,触动了百姓的切肤之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宋代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认为:宋代档案原件意识是明确的,在多数场合下都是受到重视和强调的。首先,这一意识表现为宋代档案工作中存在与“原件”相关的名词,这些名词分别是:“元本”“正本”“底本”及“真本”。其次,这一意识表现为在宋代档案工作中皇命文书和官文书都需按要求保管原件。最后,这一意识表现为档案原件在信息的核验、诉讼和国土争端得以广泛利用并发挥着证据价值。以宋代相关史实为基础,进而我们相信传统档案管理中“档案原件”意识的确立时间应大大早于已有研究者所提出的“近代以后”。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话语形态,广播的基本属性是“声音”,客观表现为“时间”。社会心理学家有数据认为,人类获取信息的70%来自眼睛,也就是说在人们获得的信息中“视觉信息”占了大多数。以耳朵为接收工具的“听觉信息”比例仅  相似文献   

15.
鲁迅曾说过“太伟大的运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它的全盘,我们可以表现它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这里,鲁迅可能指的是文学创造的表现方法,可我们写新闻又何不如此呢?以小见大,一滴水见太阳,写“一木一石”。这也是写新闻的一种常用手法。有不少新闻工作者运用这一手法,写出了一些深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就拿1980年全国好新闻《会计伢嫌我的油壶小》这篇稿子来说吧,全文只有280个字,只写了某村分食油的一个小镜头:社员王二婆两年都是拿的同一个油壶去分口油。1979年,“会计伢”笑话她“心大壶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专业论文写诈失败之“病症”表现,认为通过自我激励“疗法”加以引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豆瓣一条戏仿《变形记》的疫情动态,引发“疫情文学”火爆传播。为探究豆瓣“疫情文学”火爆传播的原因及影响机制,本文借助费尔克拉夫的话语三维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认为豆瓣“疫情文学”是在疫情管控下中国文艺人用戏谑性互文进行生活状态和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它在文本向度上表现出鲜明的双重符码机制和元叙述特征,在话语实践上表现出焦虑的文艺人互文性戏仿的特征,在社会实践上表现出文化的快感狂欢特征。豆瓣“疫情文学”是中国文艺人用戏仿话语形塑社会的一种方式,既展现出疫情时期人们的情绪,又表现出文艺经典的张力,暗示了网络狂欢时代的大众文化发展的多重走向,同时也表现出多重的影响机制,需要通过构建或者引导构建更积极更健康的“疫情文学”来推动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柯杨 《新闻记者》2003,(7):35-36
在2003年这场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战斗在最危 险的地方,他们所表现出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品质”被媒体给予了充分的展现和肯定,在社会上激起了广泛共鸣。然而,人们在对媒体中表现出来的医务人员“英雄”形象赞叹不已的同时,也不禁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在前一段有  相似文献   

19.
蒋文玖 《大观周刊》2012,(14):189-189
网络是通过互联美系构成了一个社会,创设了一个虚拟空间的一种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的世界在互联网上发生了异化。网络的虚拟性表现在网民身份“隐形”、网络空间“虚拟”、网络实际运行“无序”。  相似文献   

20.
关于艺术本质的争论一种见解是,“再现生活”或“形象地反映生活”都是艺术本质的重要方面,但,作为艺术的定义则忽略了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重要方面。若把艺术的本质简单地归结为情感的表现,又忽视了艺术必须以生活为蓝本,再现生活的这一重要特征,可能导致艺术脱离现实,甚至为某些远离人民的,表现那些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个人心灵奥秘”提供理论的借口。再者,感情只是在对生活认识的基础上才会产生,而且,离开了特定的景物、事象,就无从表现。所以,在艺术中,再现生活和表现情感是完全一致的,不可割裂,都是艺术的重要特征。艺术的本质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