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达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纪念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之际,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55周年之时,我校学报<现代传播>走进而立之年.弹指一挥30年,我有幸参与了学报的创建,并为学报的发展洒过汗水,亲眼见证了她从诞生、成长到成熟的30年,我感到无限的光荣和自豪,始终对这份刊物蕴含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回想起那些往事,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广播学院校庆50周年暨更名“中国传媒大学”之际,“纪念《现代传播》创刊25周年座谈会”于2004年9月10日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与会者回顾总结了《现代传播》创刊25年、出版130期所走过的道路,研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提高办刊质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等问题。 来自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电影研究  相似文献   

4.
1979年12月,《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试刊号)出版,标志着《现代传播》开始了它的历史征程。2009年,已经更名为《现代传播》的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走过了30年的发展道路。12月24日,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业界领袖、学界专家以及学报同仁们集聚一堂,共贺《现代传播》三十华诞。《现代传播》创刊30周年纪念专辑约请曾任本刊主编的黄勇先生、李焕生书记,担任多年副主编的朱光烈先生,以及现任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教授各自撰文,共话过往探索艰辛,同瞻未来发展方向。另有《现代传播》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的与会领导、专家精彩发言以综述方式编入本专辑,以讠志纪念。  相似文献   

5.
金秋时节 ,我们迎来了北京广播学院 5 0周年大庆暨更名“中国传媒大学”的喜庆日子 ,也迎来了《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 2 5周年的喜庆日子。首先 ,请允许我代表《现代传播》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 ,向亲临这次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2 5年前的 1979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北广校园 ,一批刚刚从“文革”冬夜里站出来的中年学人 ,带着创业的激情 ,向学校提出了创办学报的倡议 ,很快由袁方、李冲、李焕生同志组成了编辑部 ,康荫、田本相、时煜华、刘寿听四位专家作为特邀编辑参与了学报的创建 ,由…  相似文献   

6.
9月3日,适逢《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20周年、出刊100期,《现代传播》与21世纪中国大众传播新理念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记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北京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有关领导、专家学者、首都部分新闻单位及学报代表7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回顾了《现代传播》创刊20年来的历程,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了《现代传播》对于广播电视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积极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传播》20年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为国内最早创刊的广播电视专业学术期刊之一。回顾20年来走过的道路,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们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很平凡,很艰苦,很不容易,但却无怨无悔,因为我们为自己辛勤劳作所结出的成果而倍感充实,充满成功的喜悦——这100期刊物的存在就是对我们劳作的最好肯定。一、四个发展阶段及其成绩《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年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创建期(1979—1982)《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时名…  相似文献   

8.
大陆、台湾与港澳的传媒业迅猛发展,两岸三地都正在快步迈向媒介化社会.在此过程中,媒介影响越来越广泛,传播生态日益复杂多变.对此,传媒学术界必须弘扬学术关怀,深入研究、勇于批评,为两岸三地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基于这样的共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倡导并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国新闻史学会与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了"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2009年10月17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承办的"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教授在会上致辞,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教授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主题研讨.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2月8日,由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编辑部主办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现状及走向暨电视剧<外乡人>审片观摩会"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举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人民日报社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或书面发言.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河北电视台、贵州电视台、天津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广西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济南电视台、青岛电视台等节目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年总目录~~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现代传播>编辑部、央视<人口>栏目承办的"人口·家庭·健康与电视传媒论坛——纪念央视<人口>栏目创办20周年研讨会"于2008年11月23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 "电视传媒在人口与家庭发展中的作用".国家人口计生委王培安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丁俊杰副校长、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张汉湘主任、中央电视台总编室节目管理处霍振恒处长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3.
2010年6月13日上午,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贵州卫视主办,<现代传播>编辑部和<论道>栏目组承办的高端对话栏目<论道>三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索菲特大酒店举行. 在研讨会上,来自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的领导,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央视市场研究的专家学者,与<论道>特约嘉宾主持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原对外经贸秘书部副部长龙永图先生,贵州卫视的台领导、部门主任和栏目工作人员就<论道>创办三年来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研讨会由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4.
2014年,《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走过了35年的办刊历程,期间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探索与创新,而精准定位、特色专栏、形式多样成为其最值得珍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于 1979年正式创刊 ,至今已经走过了 2 5年的历程 ,已出刊 130期。 2 5年来 ,《现代传播》走过了创建期、发展期、探索期、开拓期 ,逐渐进入了成熟期。近几年来 ,《现代传播》先后被评为“中国新闻传播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国家信息与知识传播核心期刊” ,“中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期刊”等多种称号 ,并获得了“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及“北京市人文社科学报”一等奖等奖励 ,2 0 0 3年又获得“国家人文社科评价新闻传播类综合排名”第一名的佳绩。据最近十年的…  相似文献   

16.
三十年来的广告文章的发表呈现出两种现象:一是新闻传播发表体系中的广告研究,二是广告行业期刊中的广告研究.本文通过对1979年-2008年<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五本新闻传播类代表性期刊中广告论文的研究,对三十年来新闻传播发表体系中的广告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提出了广告论文发表的三个历史性阶段假设,并完成了精确的回归方程拟合和检验,探讨了每个历史阶段的广告论文的主题性驱动力,为推动广告学术研究进程提出了切实的反思和规范.  相似文献   

17.
曾祥敏 《现代传播》2007,(4):130-131
2007年6月23日至30日,正值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十年>.作为中宣部指定的"香港回归十周年"重点节目,该片播出后受到观众热烈反响.7月8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本刊编辑部承办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十年>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8.
胡智锋(以下简称"胡"):<现代传播>从2004年第一期开始,每年开篇做一个业界与学界的对话,邀请业界领袖、学界代表性人物,对中国广播电视的现状及未来进行分析探讨.至今已经持续七年了,本年度邀请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王云鹏副台长和社科院的时统宇先生.2010年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收官之年.2011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点.  相似文献   

19.
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边区群众报>,是一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陕甘宁边区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为阅读对象的大众化报纸.经过多年的发展,<边区群众报>形成了一个"大众化报纸--大众化通讯网--大众化传播渠道"的大众化传播过程,涵盖了报纸的新闻来源、媒介形态和传播渠道等多个环节.大众化传播过程弥补了陕甘宁边区普通群众不能阅读报纸、不能获得有效信息的缺陷,实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各种信息在边区社会的相通相融.使报纸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得力的宣传工具,产生了极强的传播效果和极佳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适逢北京广播学院50周年校庆暨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之际,第四届中国传播论坛于2004年9月5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作为总名为“2004亚洲传媒论坛”大型系列学术活动的一部分,由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主题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全球化的研究、教育与实践”,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专家、业界知名人士共聚一堂,就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众多前沿话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