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上,不少政府对新媒体制定了专项管理法规,采取的通行做法主要有以卜几点:一是实施实名制.如韩国从2005年10月开始,实施互联网"实名制",网民在网络留言、建立和访问博客时,必须先登记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通过认证方可使用.  相似文献   

2.
罗晓倩  张敏 《新闻传播》2013,(2):59-60,62
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政府出台《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称《规定》),规定称微博客用户必须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后,才能使用发言功能。随即,几大一线城市政府表示随后也会出台相关的规定,各大媒体对这一措施进行广泛报道,广大网民更是展开热议,一时成为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的焦点。本文以问卷调查、内容分析为基础,比较政府、媒体和网民三方对微博实名制的态度,分析微博实名制的社会认知问题。发现:政府与媒介的立场一致,网民的立场与政府不完全一致;网民不支持实名制的主要原因:言论表达受到限制,个人信息不安全。但是,在实名制的必要性上,网民与政府的立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信息系统工程》2011,(10):10-10
韩国:实名制让网民对言论负责韩国作为最发达、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多年来一直在推动"网络实名制",这项制度尝试近年来颇受其他国家关注。实名制实施后,不仅在减少网络虚假信息传播、恶意留言以及由此引发的网络暴力等方面作用明显,也为韩国政府治理"网络中毒"等社会问题提供了"技术保障"。一直在大力推进"网络实名制"的韩国最近也在积极  相似文献   

4.
实名制:媒体与网民的双重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实名制的实施,使得网民在发表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时候有所顾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网络道德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利用互联网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使社会公共文化得到净化,网络受众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也就间接的将网络的社会责任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作为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因素,如同一柄“双刃剑”,在促进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现实社会难以应对的文明和伦理问题.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冲突、信息欺诈与信息垄断、数据爆炸与个人隐私、自由的边界与社会责任等问题层出不穷.如今,网络用户数量庞大,网络社会具有复杂性、全球性、虚拟性,给政府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且带来新的挑战.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细胞,是网络社会最基本的行为主体和组成单元.网民应网而生,有什么样的网络,就有什么样的网民;网络因网民而兴,有什么样的网民就有什么样的网络.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带给现实生活巨大的影响.网民线上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网民的各种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利他行为也逐渐进入学者的视野.本文在文献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对唤起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如何促进网络利他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的力量,可以说,网络正在改变中国.现在,政府官员也在网络上与社会保持着联系,而网民的声音已经能够影响到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对网络安全、网络实名制做出明确的规定。网络实名制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政策利益在于有助于互联网的管理和网民的行为规范,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本文内容主要就在网络实名制政策推行下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从2002年到现在的十年间,我国政府推动的网络实名制从局部走向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是什么?网络实名制会对公民网络表达自由产生怎样的影响?网络匿名表达是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如何看待和处理网络匿名表达与实名制的关系?本文以我国最新推出的网络实名制相关立法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实名制作为政府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制与网络匿名表达的冲突与平衡问题,以期对我国互联网管理制度的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行业     
《网络传播》2009,(7):7-8
韩国实施网络实名制 从6月28日起,韩国的35家主要网站将按照韩国信息通信部的规定,陆续实施网络实名制。按照这一规定,今后网民在韩国主要网站发布信息必须先接受身份验证。韩国推出这一规定旨在减少网上不良信息,促进网民对网络行为负责。政府将对违规网站处以最高3000万韩元的罚金.  相似文献   

11.
谭砚文 《青年记者》2023,(24):101-103
互联网“计数”与“量化”指的是互联网平台和应用发起的对网络活动与网络行为等的计量行为。本文考察1995—2005年间主导性互联网平台论坛和博客的量化规则发现,互联网计数的初衷是围绕“人”而展开的,一方面,计数让网民获得网络体验感与参与感;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计数管理网民,维护网络平台的秩序。互联网计数的发展折射出中国互联网早期的经济史、治理史和网民使用史,为丰富互联网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所谓网络实名制,是指网民必须以自身真实身份从事网络活动,禁止匿名网络行为的互联网管理制度.其具体要求是要求网络行为主体在进行任何网络活动时必须提交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电话、地址等真实信息,并由网络服务运营商或相关主管机关进行审核.  相似文献   

13.
网络实名自提出就引来颇多争议,它是指网民采用真实姓名注册认证,再用笔名或真实姓名在网上发表言论、参与网络活动。从2002年李希光的“中国人大应该禁止任何人网上匿名”,到2005年“中国是否需要实名制”大讨论。从网络管理者和文明网络构建的角度看,实名制能有效限制网络虚假有害信息的肆意传播,最大限度提升网络道德水平,减少利用互联网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正一、网络围观的涵义与特征(一)网络围观的涵义"网络围观是不同目的的网民围绕某一话题,以网络聚集的方式制造社会舆论、促动社会行为的传播过程。"网民通过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途径的传播把网络热点事件扩大化为网络群体事件,并对其集中关注,在互联网上对社会事件进行评议,使得局部性议题变为公共议题,最终形成社会舆论。网络围观通过信息的聚集形成社会关注,并凝聚成"意见气候"。网民们在大量的回帖、跟贴的围观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的力量,可以说,网络正在改变中国。现在,政府官员也在网络上与社会保持着联系,而网民的声音已经能够影响到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表达异军突起,不仅影响了表达者个人,也影响了从政府到社会、从虚拟到现实、从线上到线下的整个世界。如何看待具有个人特色的网络表达?这种表达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和影响力?这些问题是本文试图探讨的。网络表达,就是网民以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为媒介所进行的表达。对此王君玲博士给出了较为严谨的学理界定:"网络表达是指个人(而非社会机构或组织)在互联网空间通过各种言  相似文献   

17.
网络拟态群体性事件是我国在现阶段互联网新技术革命时期出现的独特社会现象.网络在中国所显现的政治功能越发明显.由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尤其是群体性事件高发期,网民数量激增,网民参与热情高涨,所以研究网络拟态群体性事件现实意义有助于提高我国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丹 《新闻通讯》2014,(5):29-31
互联网极大地激发了网民对网络政治的参与热情和兴趣,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让网民找到一个表达不满的有效平台。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尖锐,再加上群体心理的作用,使得近年来网络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在对网络公共事件的传播过程的考察中可以看到,在传播途径上,网络公共事件主要通过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并行和相互交流进行传播;新媒体、网民、意见领袖、传统媒体和政府在传播过程中从引发、助推到二次修正、深化步骤上分别扮演着重要而关键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2007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是中国网络舆论继续活跃的一年.以重庆征地拆迁"钉子户"事件和山西"黑砖窑"事件为代表,网民对突发事件和社会事务踊跃发表意见,形成了若干轮较大规模、较强力度的网络舆论,对事件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2007年也是中国政府对互联网舆情的引导工作趋于稳健和有序的一年.中央政府要求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不少地方政府开始重视互联网反映出的社情民意,在网络舆情的应对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本文将扫描2007年中国互联网舆情重大话题,从中透视本年度中国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演变趋势,分析政府处理互联网舆情的得失.  相似文献   

20.
张传香 《新闻知识》2012,(1):41-42,38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众多网民对于社会(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或简言之为网络舆论和民情.网络舆情常态化,并不意味着波澜不惊而是呈现出跌宕起伏的特点.互联网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网络舆论虽不够严谨,却越来越值得重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越来越积极地应对和回应,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