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新上海档案》2005,(10):31
池州师范专科学校汪孔德在2005年第5期《档案学通讯》上撰文指出: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和信息自由化运动所带来的利用者范围扩大,档案管理模式新的转变必然要求档案鉴定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社会模式档案鉴定价值取向的重点要向以下几个方面拓展。1、反映社会价值而不只是传统和重要的用户价值;2、休闲文化价值;3、收藏和丰富社会生活记忆,丰富馆藏,为公众服务。在社会模式下鉴定档案的思路及其鉴定原则应当是——(1)人本原则。就是以个人(自然人,包括家庭、家族)和社会组织(国家的、民间的)经常的、长远的利用需求为价值取向。(2)民主开放的原则。即档案鉴定要在社会监督下运作,鉴定的结果是使档案真正全面反映社会记忆并促使档案信息为社会公众共享。  相似文献   

2.
《北京档案》2004,(9):45-45
2004年第6期︽湖北档案︾汪孔德的文章认为社会模式档案鉴定价值取向的重点要向以下几个方面拓展①反映社会价值而不只是传统和重要的用户价值②休闲文化价值③收藏和丰富社会生活记忆丰富馆藏为公众服务故作为面向社会为公众服务收藏社会记忆的档案馆在社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宏观职能鉴定通常被认为是档案鉴定由“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转变,从哲学基础、鉴定客体和价值追求来看,档案宏观职能鉴定的真正内核无疑是反映和尊重“社会”,但其是否为完全的“社会模式”、是否实现“知行合一”却有必要作进一步探析。[方法/过程]分别以“国家性”和“社会性”作为基本考察对象,分析阐述宏观职能鉴定对于两者的体现情况与程度。[结果/结论]宏观职能鉴定存在“国家性”有余而“社会性”不足的问题,若欲真正实现档案鉴定向社会模式转变的目标,应当将宏观鉴定与微观鉴定相搭配,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鉴定路径相结合,同时在鉴定时划分正式场域与非正式场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加拿大宏观鉴定理论产生的背景入下,阐述了该明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认为我国的档案工作从中可以得到几点启示:一是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应当从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二是档案工作者应从被动档案保管者转变为积极的文件干预者;三是在进行微观鉴定之前有必要对文件整体实施宏观鉴定。  相似文献   

5.
试论声像档案价值鉴定 连颖在《档案学通讯》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声像档案是现代档案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价值鉴定是现代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作者指出,做好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优化馆藏结构,降低管理成本;二是有利于促进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大幅度提升档案的利用价值;三是有利于声像档案安全保管,留存人类永恒的记忆.提出了做好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其一,历史事实原则;其二,档案效用原则;其三,成本效益原则;其四,风险控制原则.列举了制约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因素为:心理因素、技术因素、人才因素和声像档案自身因素.  相似文献   

6.
民国档案的鉴定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它不同于建国后档案的鉴定,不宜采取传统的划分档案保管期限的方式,不能按现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模式制定民国档案保管期限表,应以特殊鉴定方式,用区分等级的方法深化鉴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三条“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永久保管档案分一,二,三级管理,分绵的具体标准和管理办法由国家局制定”的规定,与该办法第19条的原则精神,笔主张民国档案价值鉴定的模式,可区分为四级,一级为具有特别重要价值 的代表性档案;二是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三级为具有一定价值的档案,四级(或称等外)为无继续保存价值的档案。  相似文献   

7.
档案的鉴定工作可分为归档鉴定、密级鉴定、存毁鉴定、等级鉴定、开放鉴定等等,其中等级鉴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鉴定而言,属于一种比较新的概念。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提出了“馆藏档案分级管理”这一概念,这是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包括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一、档案价值等级鉴定的必然性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是档案馆(室)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档案价值鉴定可以看作是归档鉴定。经过归档鉴定,不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被剔除,具有保存…  相似文献   

8.
自1789年法国档案工作改革后,档案向社会开放的理念就已被各国普遍遵循,同时开放档案原则也被誉为"档案的人权宣言".开放是利用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档案价值的根本途径.然而实践工作却并未如预期的那样顺利,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档案信息资源呈指数化上升,可相较与馆藏的丰富来说,开放并未有同比例的提升.更不能与欧美一些国家的档案开放率相比.本文就是从鉴定的角度剖析开放档案滞后的原因,以求有利于提升档案工作的利用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刘丽 《兰台世界》2004,(7):22-22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根据统一的鉴定原则和标准,对档案在社会各个领域所拥有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进行分析和鉴别,以重新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然后划分出不同的保管期限,并针对重要档案给予妥善地保管,对无保存价值的档案,按着规定予以登记销毁。正因为此项工作决定着档案的生死存亡,另外  相似文献   

10.
陆军 《浙江档案》2000,(4):22-22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指根据一定原则、标准和方法来判定档案的价值,决定档案的保管期限与存毁.通过档案价值鉴定工作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各项公安档案管理中,档案鉴定是一项难度最大的工作。一方面,公安档案价值具有多元性、时效性的特点,要对这种立体化价值结构制订客观的鉴别标准有相当的困难,况且人们认识和评价档案价值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另一方面,社会对档案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复杂多样且难以把握的,而鉴定工作是在对这两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档案的存毁。这样,公安档案鉴定成了摆在档案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并随着公安档案的日益丰富、增长而愈显突出。探索这一问题的首要环节,就是要在更高  相似文献   

12.
档案鉴定理论应实现两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1从国家档案观向社会档案观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的档案研究人员逐步坚信档案应反映其产生的社会,档案理论的思想基础发生了一个根本转变,即从一个国家的理论发展到一种全社会的理论.这就促使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价值鉴定的因素、鉴定工作的程序、鉴定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进馆档案必须按照档案鉴定的原则和标准实现定期鉴定、移交进馆,实现其进馆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会计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内容所谓会计档案价值鉴定的工作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 ,判定会计档案的价值 ,确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予以销毁的一项会计档案业务工作。会计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 )会计档案形成阶段鉴定。主要包括 :一是认定会计独立核算单位 ,明确经管对象 ,此项工作应当由各单位的档案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共同认定 ;二是制定各单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明确会计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以及会计档案价值鉴定处置分工与程序 ;三是立卷鉴定 ,即在会计文件材料立卷整理时按照不…  相似文献   

15.
声像档案是现代档案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价值鉴定是现代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介绍声像档案价值鉴定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进而分析了当前制约声像档案价值鉴定的因素,最后,从思想意识、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应用以及鉴定机构设立等层面给声像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档案管理是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以及提供利用的活动。档案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架构与制度职责、管理流程和标准规范以及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等部分。建设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系的目标是让事业单位档案接收从定期采集向实时采集的转变;纸介质保管向纸质与电子同步保管的转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以手工管理为主向自动化管理为主的转变;事业单位档案数据资源由分散自主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转变;事业单位档案利用以进馆查阅为主向网络  相似文献   

17.
档案事业国家模式,是由国家主导建立具备国家规模的档案事业,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档案事业社会模式应是由社会力量主导建立起来具备整个社会规模的档案事业.学界流行的所谓档案理论和实践正经历着从"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实际只是局部规模的档案事业模式,以档案事业社会模式概念衡量,并非档案事业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8.
董澄 《贵州档案》2000,(1):35-36
档案鉴定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鉴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和鉴定档案的真伪两方面的内容。就档案馆而言 ,档案鉴定工作主要是鉴定档案的保存价值 ,即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来判定档案的价值 ,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 ,并据此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它是促使馆藏档案质量优化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我国早在 1 96 0年颁布的《技术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机关档案室工作通则》中就已列入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八十年代颁布的《档案馆工作通则》、《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档案法》等重要法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档案的定义出发,在对档案发展的时代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档案的内涵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五个转变,即:由终极档案向过程档案转变;由静态档案向动态档案转变;由历史档案向文化档案转变;由资政档案向民生档案转变;由学术档案向社会档案转变。  相似文献   

20.
杨文 《档案学研究》2019,33(2):4-12
深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模式的认识,是准确把握和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必然要求。过去四十年里,我国档案事业在探索式发展中经历了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由政府主导向社会协同的转变、由被动作为向主动变革的转变,并逐渐形成了政策与行政主导模式、教育与研究驱动模式、实践与技术倒逼模式、经济与社会培育模式等比较稳定的发展遵循。四种发展模式共同促进了中国档案事业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巩固了中国档案事业多元协同共建格局、增强了中国档案事业对国家治理的贡献、提升了中国档案事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