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即将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用户信息的保护,根据基本立法原则,分析了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可能存在的侵害用户信息安全的行为,总结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所涉及的用户信息收集、分析利用、存储传播等过程的影响,并从立法保护、机制改革、技术改进等方面探讨了适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图书馆服务中用户的隐私保护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从用户权益的内容、用户隐私保护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应广泛宣传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的理念,提供法律、人员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用户权益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信息社会中图书馆用户权益的内容、特点,提出了图书馆服务中保护用户权益的原则、方法和内容。对图书馆法制建设中,有关用户权益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Web2.0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与用户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2.0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基于用户研究的一种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它能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系统得到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基于网络技术平台的用户研究方式必然涉及到用户个人信息权尤其是个人隐私权保护的问题,因而,平衡个性化信息服务与用户隐私权保护的关系,实现个性化服务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当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吴雪敏 《图书馆》2015,(3):53-55
在考察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对策标准及相关方针政策的基础上,从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安全确保措施、个人信息档案以及个人信息公开、修改和停止利用相关事宜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内容,以期为我国图书馆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研究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用户权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用户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其用户享有的使用权、公平权、隐私权、知情权、信用权、自主权、获得权、监督权、保障权和安全权等十个方面的权益。为保护其用户的这些权益,作为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和完善一个规范、两个管理办法和三个制度的服务监管体系;作为用户,也应遵守网络道德、遵守数字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加强用户私人帐号管理等方面的义务。  相似文献   

7.
作为读者获取知识及提供辅助材料的场所,图书馆既要维护读者获取知识的自由,又要注意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遵循用户自主选择和保守用户秘密的原则,保护好读者的隐私权。因此,防止读者个人信息被他人利用、防范读者的正当的权益受到侵害是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一项新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8.
张奇云  阳星 《图书馆》2023,(3):8-15+23
智慧社会建设促进了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泛在化,也给智慧图书馆用户信息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智慧社会发展对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带来的影响,对用户信息保护的新变化进行了论述,结合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发展,对智慧图书馆用户信息保护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智慧图书馆用户信息保护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7,(11):74-81
社交网络用户信息保护是个人信息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用户信息的被侵权行为,美国社交用户主要依靠隐私权、形象权和消费者权益三种途径获得救济。伴随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交网站和社交用户在用户信息保护方面各自遭遇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美国社交网络用户信息保护的特点和方法,以期在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下,对我国社交网络用户信息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作为读者个人信息的信息控制人在不得滥用读者信息的同时,有职责采取措施防止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资源过程中个人信息泄露或被第三方非法利用。读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有赖于国家立法和图书馆行业自律共同完成。图书馆应制定读者个人信息保护的内部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规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用户隐私信息保护是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的前提和基础。[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和访谈法研究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化各环节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结果/结论] 提出在开发利用用户个人信息过程中,图书馆通过合法采集、妥善加工保管、合理使用、受控共享等方式保护个人信息特别是敏感信息或隐私,增进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相互信任,密切两者之间关系,实现图书馆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原因和传统保护措施局限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保护与充分使用并重等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3项原则,构建了由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问责和立法规制等4个模块组成的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框架,指出国家立法和行业树规相结合构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法规基础等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5条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趋向.图书馆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用户个体和信息环境两个方面.个体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心理、个人信息素质及信息动机,信息环境因素包括图书馆建立的信息网站和用户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措施,引导用户参与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了图书馆读者权益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之上,对于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实现保障读者权益进行了论述,从法律、管理、资源建设、人员素质和服务五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希望能够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权益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是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场所,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图书馆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有相关规定,但是法律层次不高。我国现行法律虽已将个人信息纳入民事权益加以保护,但立法上欠缺完善的配套规定。因此,我国图书馆法中应当明确该义务及法律责任对推进图书馆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职责、利用读者个人信息的基本内容和程序、违反该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的发展历程,结合相关立法的发展论述我国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和智慧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现状。针对新立法环境下智慧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风险提出应对策略,即明确智慧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分类、明确智慧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模式、明确“告知-同意”规则框架和具体实施内容、完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技术和制度保障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7.
文献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是指能够满足用户个人信息需求的一种服务,它能根据用户的个性特点及特定要求主动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集成的信患内容。本文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征、有利条件以及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个人信息场景化传播面临知情同意框架失灵、必要和最小化原则难以落实以及信息使用搭便车等问题.基于"适当性—流动性"规范的场景化保护理论认为,技术性的用户信息完整性和文化性的用户理解完整性共同构成适当性规范,它是个人信息场景化保护的基础;通过明确标识"元信息项目"和合理使用用户衍生数据构建流动性规范,它是个人信息有序开发利用的有力保障;进一步构建"适当性-流动性"规范的场景化监督体系.个人信息场景化保护策略旨在发展信息服务产业,并为个人提供更安全、可实施的信息保护方案.打造量化智能场景安全维护系统,借助智能学习升级和完善个人信息场景化保护监督方法,通过界面视觉设计强化用户感知,提高用户对个人信息理解完整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国内高校图书馆界同仁论及人性化管理时,大多谈论如何保障服务对象即读者的权益,很少论及图书馆从业人员即图书馆员的权益,而事实证明,在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员的健康、收入以及人格等方面的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作为图书馆发展和服务提升的关键,高校图书馆员权益缺失问题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亚洲国家和地区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印度、新加坡各类型图书馆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进行了调研,并从信息收集、使用、披露、出现的位置及链接方式和联系方式等方面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内容和实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