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健翔,央视的少数被绝大数人接受的解说员。1996年,黄健翔在温布利撕心的狂吼,开创了央视体育解说的新风格。作为央视面向社会招收的第一批体育解说员,黄健翔曾以自己的激情、顶级球迷的专业知识,和尖锐的评论征服观众。2001年十强赛时,黄健翔因在解说中个人激情超出以往央视解说客观姿态,引起广泛争论,从此逐渐远离中国队的比赛解说。近年来,黄的解说风格趋于平稳,也难再看到他以前的犀利风采。刘建宏,给人的印象更多是一名节目主持人。但他也是近些年来解说中国国家队比赛最多的央视解说员。早年在《足球之夜》时,他创立了对一切黑幕穷追…  相似文献   

2.
体育赛事与电视媒介的独特性让体育比赛解说语言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新闻评论的独有特点。本文从解说语言的情景语境切入.分析探讨电视体育解说语言特征.以求更好理解其独特的语体学意义,把握电视体育解说语言的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3.
李韧 《声屏世界》2006,(12):20-21
2006年的夏季注定是个充满激情的季节。四年一次的世界杯比赛是人们狂欢的一个绝佳理由,于是炎炎夏夜里媒体和足球同醉,激情和狂热共舞……而意大利队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艰难淘汰澳大利亚队晋级的消息除了让中国广大的意大利球迷们兴奋不已外,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评论员黄健翔比赛最后三分钟金刚怒吼式的解说,也迅速成了轰动全球的“热门体育新闻”。“解说门”事件争议的实质中国人总是有很强烈的逆反心态,对黄健翔的批评越重,喜欢黄健翔个性风格的人也就越多。上海卫视主持人周亮对黄健翔激情解说的评论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他说:“这是足球解…  相似文献   

4.
张星 《东南传播》2010,(11):136-138
电视传播中一般都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综合运用,对于赛事的直播往往离不开语言符号——解说。本文试从体育解说员贺炜对第十九届南非世界杯英德赛事的解说为例,从其语体、运用的语言手段及所达到的语言功能等方面来探讨解说这一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5.
刘凌汉 《青年记者》2006,(14):19-20
要健翔的“激情”解说引发了方方面面的争议。有指责、有赞成、有惋惜、有夸奖,就连体育解说员同行也意见不一。黄健翔的同事张斌认为,黄的解说是“失态”、“失声”、“失礼”、“失常”;黄健翔的同行上海东方电视台的周亮却认为:“这是足球解说行业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的一次爆炸,是对传统和禁锢的一次击碎,请不要怀疑他的职业道德、更不必动摇他是行业标准!给我机会,我会成为第二个他!” “黄健翔解说失言”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索。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表现出以豪放、简约、明快、平实和幽默五种风格为主,以柔婉、繁丰、含蓄、藻丽和庄重五种风格为辅的整体趋势.体育新闻的语体风格主要表现为应用语体风格、政论语体风格、文学语体风格以及交融语体风格等几种类型,这些不同的语体风格时应着不同类型的体育新闻.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表现出文学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大量原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结合语言风格学和体育新闻学的主要理论,对目前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语言风格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论述,试图为体育新闻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罗安平 《青年记者》2006,(20):60-62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央电视台体育解说员黄健翔在现场解说意大利与澳大利亚比赛时,因在最后三分钟情绪异常激动,高呼“意大利万岁”,并对失利的澳大利亚队语带嘲讽,引发了球迷和网民极大争议,形成“挺黄派”和“倒黄派”,新浪网的调查数据显示,对于黄健翔的解说,前者略多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正类似于其他职业,体育解说几十年来都在不断地成长、发展、改革与创新。在一个个历史阶段中,宋世雄、孙正平、黄健翔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时体育解说的水准和审美观。历史中耳熟能详的解说评论员数不胜数,其中央视体育频道出现的相关人才更可谓层出不穷。在生活中,观众通常会一边观看体育节目,一边评价解说员的解说,在网上的评论更为激烈。好的解说让  相似文献   

9.
央视著名解说员黄健翔在本届世界杯上意大利队与澳大利亚队1/8决赛时的“激情解说”,引起轩然大波。这也促使我们思考,体育解说员的社会角色到底是什么?又该遵守什么样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0.
新老两代体育解说员间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北平 《现代传播》2008,(2):146-147
我国的体育解说事业从上世纪4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在这60多年里,我国体育解说界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解说员.这其中包括早期的陈述、张之,上世纪70年代的宋世雄,80年代的孙正平、韩乔生、宋健生、王泰兴、金宝成,90年代的黄健翔、张斌、刘建宏、唐蒙,以及如今已崭露头角的段暄、魏翊东等.  相似文献   

11.
王晓明 《视听界》2006,(3):112-112
不好意思,这标题是借来的,黄健翔的书名《像男人那样去战斗》。黄健翔这哥们儿,我挺欣赏的。因为他是咱们南京的孩子,更因为他特立独行的解说“。球!进——啦——”仿佛春天里的一声炸雷,之后是绵绵的雨珠。这就是他的足球解说:随性,率真,孩子气,专业发烧级别。黄健翔刷新了中国足球解说的旧有格局,给原本照本宣科、字正腔圆、言不及义的沉闷解说,注入了青春和人文的力量。黄健翔的解说另类而叫好,不是因为人们偏好另类,而是他的另类解说拨动了球迷内心那根最敏感的弦,道出了球迷在某个情境最想喊出的话。除非自说自话,只要是人际传播,哪怕…  相似文献   

12.
“黄健翔疯狂三分钟解说”自发生起,在大众和网络的共谋下,已迅速从一个解说事故.演变为一个庞大的娱乐事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央电视台著名足球解说员黄健翔在2006德国世界杯上制造了一起“解说门事件”。本文以“角色”为纲,采取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对该事件加以批判性的审视。首先,分析黄健翔作为“新闻人”的角色;其次,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分析黄健翔作为“部落人”的角色;第三,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统合性地分析黄健翔作为“演员”(新闻人、部落人)的角色。通过跨学科的多视角分析,立体地展示了“解说门事件”的丰厚内涵。  相似文献   

14.
简明辉 《新闻知识》2012,(3):108+110
体育解说作为一门职业或专业,跟其他许多职业或专业一样,几十年来经历了自己的成长、变革和发展。宋世雄、孙正平、黄健翔.......一个名字似乎就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也或多或少代表了那个时期这方面的审美。还有许多名字观众耳熟能详。到了大型体育盛  相似文献   

15.
金珠 《视听界》2006,(4):109-109
德国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意大利和澳大利亚之战中,央视解说员黄健翔用声嘶力竭的嚎叫,穿透了几乎所有中国熬夜看球的球迷家庭……他高呼“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意大利万岁”,表现失态。事后,这段解说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争议。国外舆论马拉多纳:黄健翔没有任何错误,足球需要一种真情足球需要一种真情,它不应该受地域的局限。那位中国评论员(黄健翔)支持意大利队没有任何错误,那只是一种真实感情的流露。格罗索:黄健翔解说有些夸张格罗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说实话,我觉得黄的解说有些夸张了。”路透社:热爱意大利引发危机他用充满激情…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体育赛事和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增多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体育解说应运而生。而随着媒介的不断融合与发展,我国的体育解说也经历了以张之等人为代表的广播体育解说、以宋世雄等人为代表的电视体育解说和现在"百家争鸣"的网络体育解说。由于互联网有其独特性,因此如今的体育解说要与时俱进,与时代背景相适应。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做主播、做解说员的时代,尽管媒介在发展变化,但仍然有一批从电视时代到网络时代都深受大家欢迎和喜爱的体育解说员,对其成功因素加以剖析,能够为网络时代下的体育解说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潘政 《青年记者》2007,(14):45-46
最近,黄健翔推出的个人首支单曲《你不是一个人》在网上颇受追捧。似乎在一个转身之间,黄健翔就完成了从一名体育记者到娱乐明星的转变。可是,这么突兀的变化却让人觉得很自然,因为即使不推出这支单曲,仅仅是作为一名体育记者,黄健翔也堪称明星——记者中的明星。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媒体时代,体育解说员的解说风格从一开始的多描述少评论到现如今的多评论少描述,不同的解说方式有不同的利弊,因此对体育解说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随着媒体的发展改变自己的解说风格,更需要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19.
体育解说作为媒体传播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解说的语言是连接体育赛事与观众的桥梁纽带,语言的情感性表达在体育解说创作中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让观者产生情感共鸣。本文旨在探讨体育解说语言的情感性表达,在体育解说创作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情感真实性的重要地位,情感真实也是体育解说创作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终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新媒介的发展,新媒介环境对传统的电视体育解说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当然,挑战的同时机遇也同样存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电视体育解说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值得研讨。一、传统媒介中的电视体育解说所谓的电视体育解说,在《电视体育解说》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以电视为媒介,依靠画面语言和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