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播音的语速是播音专业的一个术语,具体指的是一个新闻播音员以有声语言在传播新闻内容时给受众听觉的一种接受速度。新闻播音的语速究竟要达到每分钟多少字才算合适?笔者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发现,这个速度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一样的标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没有电视,人们的信息来源主要来源于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2.
现今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电视节目为了更多地传输信息量以其传播速度迅速独占一方优势。然而,部分节目盲目地将播音语速提得一快再快,甚至超越了电视播音的合适限度,让受众跟不上、听不清,其结果是降低了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违背了电视节目与受众的沟通、交流及引导受众的本质目的。本文就主要结合具体案例对电视播音员的播音语速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0-17岁低龄受众是电视商业广告重要的目标受众,也是极易受广告影响的群体,在电视商业广告设计中要从广告的内涵定位、具象表现设计、道德伦理约束三个方面进行健康、积极、美的设计。以达到商业效应和公益效应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电视公益广告是以广告形态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方式。无论是电视公益广告还是电视商业广告,都是为了说服别人而设计的信息,通过大众传媒传送给目标对象,以达到预期目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但是电视公益广告在传达内容、诉求方式和目的性方面,同电视商业广告存在着原则性的区别。电视商业广告传播有形的商品或服务,即使不出现商品形象,也是商品的延伸和演绎。其目的在于诱导、说服消费者改变态度, 去购买某个品牌的商品,最终促进该商品的销售。电视公益广告则传播有益于社会公众的观念与行为,呼吁、劝告人们,为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转变观念,停止不良的行为,鼓励倡导新人新事新风尚,抑恶扬善,兴利除弊。电视商业广告追求的是广告主自己的赢利,电视公益广告则谋求让所有社会成员受益。因此,电视公益广告是指为了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唤起人  相似文献   

5.
从新闻传播角度来讲,新闻的生命在受众的接受过程之中,新闻的价值在传播中实现。贴近民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党的喉舌的宗旨,也许一条新闻就是因为关注了民生、民心,而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生活空间》和“用事实说话”的《焦点访谈》就是这样的典范。栏目的成功,使得电视新闻工作者开始意识到,电视新闻不是阳春白雪,只要我们深入基层,深入老百姓生活,就能采写出老百姓喜闻乐道的东西来。1.受众关注的就是新闻报道的重心电视传播必须牢固地树立群众观点,始终不渝地洋溢一种平民意识。受众有知情的权利,通过媒体他们想了解事情的真相,而受众能否获知最大限度的信息就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6.
<正>电视媒介是构建城乡人群文化交流和对话的最佳平台,那么,电视媒介是如何让农村受众更好地了解城市文化,也让城市受众了解农村文化?如何让更多的农村受众走进荧屏、参与节目,成为节目的主人?如何让电视工作者加强自身  相似文献   

7.
李志勇 《中国广播》2011,(10):68-71
音乐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普及,让人们有了更多收听音乐的渠道。音乐广播的伴随睦等其独有的传播特性也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如何发挥广播自身独有的特质,如何让更多的人喜欢通过广播来收听音乐,这就需要我们充分了解音乐广播传播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分析受众的构成和喜好,了解受众的需要,从广播技术、栏目设置、主持人素质等方面来提高传播水平,以达到服务受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徐馨 《新闻世界》2010,(12):84-85
公交电视是新兴的移动传媒,以公交电视为载体的节目与广告可凭借公交电视的传播特性,对不同层面的受众展开有针对性的传播,以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本文从公交电视媒介的分析入手,以青岛321路公交车为例,归纳分层受众的特点,探究如何选择精细化的公交电视节目与广告。  相似文献   

9.
<正>电视节目主持人置身电视传播媒体的特定节目之中,是媒体与受众的“中介”,受众通过媒介获得所需信息。电视传播的流程是发生在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事情,媒体通过主持人面对受众;受众则从主持人的形象感知媒体的存在。可见, 主持人不再是自我,而成为了一个形象。所以不难发现在电视节目主持人身上体现着两种意志,一是媒体的意志,一是受众的意志。一般来说,媒体意志是硬指标,是主持人必须服从的;受众的意志虽显得是软指标,但它可以影响收视率,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节目的命运。我国电视传媒正处于激烈的竞争的市场化进程中,受众越来越显示出其约束力。受众对主持人的认知度和主持人对商业广告的吸附能  相似文献   

10.
对于对外新闻而言,如何贴近目标受众是对外新闻工作者一直努力的目标,只有更贴近受众才能让对方更好地接受传播的内容,然后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贴近性的实现主要体现在语言、思维方式等方面.介于对外新闻是一种跨越文化的传播,文化作为其载体,与其有着水与舟的关系.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抓住了目标受众的文化特性,便能让对外新闻发挥最大的能量,反之,则会受到巨大的阻碍.在世界网络与新媒体盛行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变化和探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电视在传播过程中采用了一种具有麻痹功能的传播手段,即用娱乐的方式迎合受众。这不但让电视传播者的创新力下降,而且还使受众健忘麻木。  相似文献   

12.
时统宇 《青年记者》2009,(21):94-94
电视在传播过程中采用了一种其有麻痹功能的传播手段,即用娱乐的方式迎合受众。这不但让电视传播者的创新力下降,而且还使受众健忘麻木。  相似文献   

13.
话语权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掌握话语权,就能决定社会舆论走向.媒体话语权是指媒介对受众产生传播效果的潜在现实影响力.一般来说,在信息传播活动中,话语权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信息传播主体的话语权,世界上大多数报刊发表的国际新闻,有90%来自西方主要通讯社.另一种是媒介之间的话语权控制,在传统四大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中,电视曾独占鳌头.近年来,正是由于网络的快速反应,以及所受限制较小,使受众对网络信息越来越信任,越来越依赖,传统媒体话语权正不知不觉地被新兴媒体蚕食.  相似文献   

14.
语态,即说话的态度,叙述的方式。从1958年开始,中国电视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其语态也经过了数次改变,尤其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下,电视语态的变化速度更快。作为一个地方台的农业节目,应该以何种语态赢得观众,树立品牌与公信力?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一点个人看法。纵观中国电视语态的发展变化,根据传播者对受众说话的态度与叙述的方式,大致把电视语态归纳为四种,即新华语态、平民语态、悬疑语态、叫卖语态。需要说明的是,这四种电视语态的变迁并不是相互替代的线性结构,而是语态在原有基础上的叠加。电视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客观上需要传播语态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从电视媒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看 对电视媒体技术特别是新技术的认知,决定着电视媒体内容的生产形态、运作方式及传播效果.因此,电视媒体在实施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点是技术利用,而且不仅要从技术的角度理解电视是技术媒体,更要从电视媒体、市场需求的角度去认识技术,电视媒体必须将创新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看技术是如何改变电视内容、提升电视内容的表现能力以及如何影响着电视与受众之间关系的,这样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在电视传播中,为了实现其传播意图,创造出更好的传播效果,情感往往被传者当作一种表现性工具加以使用,这时,情感发挥的是一种类似于电视传播媒介的作用.所谓媒介,是指其能够充当电视传播内容的载体,起到连接传受双方、输送信息的作用.具体在电视中,情感是连接传者与受众的内在纽带,是实现传播过程、传播效果的主要工具.情感作为电视的传播媒介,其核心问题是围绕情感如何影响电视传播效果的实现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升媒体公信力是个系统的问题,就电视媒体而言,公信力的提升涉及到电视传播活动的方方面面。由于"媒体公信力是一种传播过程的产物,更多的是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一种关系"①,在新闻传播中,传受互动的运用增强了电视媒体与其观众的关系,对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必然带来影响。电视新闻互动,从受众的角度看,大致可以概括为"传者提问——受众回答——传者回馈"三个环节;从传者可操作性的角度看,大体可以分为"设置话题内容——设定互动形式——控制回馈言论"三个方面。当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节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电视新闻片也一样,它是靠镜头和镜头间的组接、变化来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节奏。节奏在电视新闻中.是指时间秩序与意义秩序所引起的在新闻的外部表现与观众的感觉上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新闻栏目作为电视节目的一部重头戏.在传递资讯时如何营造出一种节奏感.让受众在轻松愉悦中收视,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彭楠 《青年记者》2017,(13):87-88
在大众传播研究中,“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收者或传播对象,是一个集合概念,比如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等等.①不同的受众观会导致对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理解. 在我国早期新闻传播中,受众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恽代英以独到的受众观为该刊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社会中,电视是一种较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而电视新闻的出现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电视传播的传统格局。既方便了受众获得信息,又提高了受众获得信息的速度。如何使电视新闻具有吸引力,使受众对电视新闻产生浓厚兴趣,电视新闻编辑就是其关键。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要点的分析,以期能对广大从业人员更好地编辑制作电视新闻有所帮助,从而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