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钰雯 《视听》2022,(3):52-55
赛博空间既是一个技术概念,也是一个媒介社会学的概念.赛博空间建立在现实社会空间之上,人在其中的活动对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人们可以在赛博空间对自我进行新的身份构建与认同,也可以对他人的身份进行质疑和解构,这一行为将延伸至现实社会空间.另一方面,赛博空间也对原有的政治体系、知识体系等社会体系产生影响.只有全面地...  相似文献   

2.
余红芳 《青年记者》2016,(17):69-70
现实题材电影一次次掀起社会关注热潮,是其立于电影史上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韩国现实题材电影以纪实性叙事揭露社会黑暗,对现实中的小人物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命运进行描述,以悲情刻画现实,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韩国现实题材电影发展概况 国内学者对现实题材这一概念的定义不一,认为其含义广泛.周星教授曾指出:非“历史”的题材都可以进入现实题材范畴.为避免宽泛,他在研究中侧重狭义现实题材电影,即“影片创作内容以表现创作当时社会状况和人们生活感受为主体的电影”,电影表现现实的核心是直面创作当下的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生活的矛盾.①  相似文献   

3.
现实主义电影,以展现现实社会生活为标志,批判社会不良现象,运用简单电影语言,还原最本真的世界.近年来,聚焦社会现实的电影时常出现在大众视野,电影《少年的你》上映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这与它展现的故事背景——校园欺凌,有着莫大的关联.本文以《少年的你》为例,通过对影片中展现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从教育、家庭、法律三...  相似文献   

4.
理解媒介现实的两种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究竟还能不能客观再现社会现实的事实真相?这促使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媒介现实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针对目前国内新闻传播理论对于媒介现实的各种看法,本文试图整理出一个有助于理解媒介现实与社会现实关系的相对清晰的理论图谱.本文将首先尝试勾勒出理解媒介现实的两种范式.即实在论和建构论.并描绘出各自的理论基础、特点和边界,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社会建构理论对于理解媒介现实和新闻生产过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学科对市民社会的研究是一种新的理论探讨,之所以关注是因为市民社会对图书馆建设有着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市民社会推崇平等、自愿、自由、相互尊重的价值观,全民阅读既是市民社会的精神反映,也是信息公正的理想形态.图书馆参与全民阅读活动,将以市民社会的特征为依据,以保障读者权益、实现信息公正为核心内容而展开.  相似文献   

6.
从行业角度看我国图书馆法治建设的根本任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法治建设要解决"什么法?"、"谁来治?"、"治什么?"的基本问题.必须从图书馆行业的角度出发,着眼于解决图书馆应起的社会作用与图书馆现实社会地位不相称的矛盾.图书馆行业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现实,决定了图书馆法治建设必须以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为根本.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如果把作为历史记录的档案作为镜子,当然它可以对现实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社会历史与现实的理论工具.为了使理论对现实更有解释力,学者们对公共领域这一概念从空间规模上进行了划分,形成宏观、中观、微观等多层次的表现形态.①其中,微观公共领域( Mini - publics)是公共领域的基础和根基,是微观政治哲学发展的现实依据,多表现为基层、社区、小型集会等单位或论坛.  相似文献   

9.
现实社会中,社会互动建立于沟通基础上,个人通过媒介而与他人互动,并通过不同渠道使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被社会、情境和交往主体构成的三要素所限定.然而,在网络游戏中,除了体现现实人际关系的"三要素"外,还多了一个决定因素,即网络游戏虚拟社会.网络游戏具有的不同于传统游戏的局限性,可以让玩家在其中进行性别变换,并且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社会互动,促成了新一类人际关系的形成,为虚拟存在和现实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档案工作是见证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现实,在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无可替代的一项重要事业.前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同志曾为档案工作题词.他指出档案工作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如何理解国家领导人指示的深刻内涵,扎实的办好这项事业,使国家各档案部门所保存的档案能够更趋于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管理科学,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是广大档案工作者应积极为之努力的.但目前仅靠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形成和积累的档案资料,还不能充分满足当今社会各界对档案的需求,也难以充分反映出社会文明发展的全貌.  相似文献   

11.
主动服务民生 做好档案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档案工作是一项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崇高事业.  相似文献   

12.
网络人的形成及其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是新兴开放式的话语平台和虚拟社会,依附在这个平台和社会的数以亿计的网民在此经营自己的家园,表达自己的意愿,获得自己的身份认同,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网络人.网络人生活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之间,他们有两重的价值观、现实自我和网络自我反差极大、群体性很强等特征.本文对网络人的产生环境、产生特征、行为表现等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王钰 《北京档案》2002,(4):20-21
一、档案价值形态特点在利用中的体现 档案价值形态的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档案客体对主体(社会需要)所起作用的性质决定了档案价值可分为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二是档案客体为主体所需要的时间决定了档案价值可分为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任何一种价值形态的档案实现其价值,都要经过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三是档案客体所服务的主体对象,决定了档案价值可分为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发生变化,社会作为新的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形成新的价值关系--档案的社会价值,这时档案价值的范围扩大了,由个别价值转为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子平 《新闻实践》2012,(10):33-34
在社会公众越来越多地把新闻报道当成认识现实社会的依据时,大众传媒越来越需要"新闻常态化",即大众传媒提供给社会公众的众多新闻所构成的"新闻世界",应是呈现现实社会具有普遍意义、居于主体地位的"常态",是与"现实世界"相同、相似或相近的,使社会公众能通过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来认识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作出准确的评估与判断,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作出切合现实社会的选择,而不是把现实社会中占少数、  相似文献   

15.
弱势群体是目前备受社会关注的人群,对弱势群体进行知识援助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也是图书馆肩负的神圣使命.阐述了弱势群体的界定和类型划分,结合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社会职责,分析了图书馆对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重大意义,针对不同类型弱势群体的各自特点分别提出了为他们提供特殊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麦奎尔指出:"人们认为媒介具有‘伤害'社会(引发冲突和失序)以及对社会有益的可能性(维持秩序和社会整合)."①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中所营造的媒介环境,有可能引发受众对现实环境的误判.目前有关社会新闻的传播存在着一定的异化现象,引发受众对于媒介过度渲染的社会环境现实化,从而产生媒介恐慌,对社会心理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7.
杨雅  张佰明 《青年记者》2017,(12):22-24
在互联网成为社会操作系统且超过半数人口使用网络的中国社会,基于网络渠道传达的公众舆情已然成为社会总体舆情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其发展态势直接影响着社会舆情的整体走向,而对于网络伦理舆情的研究则有助于我们对当下中国社会总体伦理状况的把握和判断. 对于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而言,伦理价值在弥合人际关系上具有独特的作用.所谓伦理价值,是指社会成员明确界定相互间的行为规范,通过人伦之理维持文化共同体秩序的和谐与稳定.网络伦理舆情,一方面是现实社会伦理价值标准模糊与缺失的问题在网络场域中的移植,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新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虚拟空间的新问题.当前,传统伦理价值面临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交叠等诸多挑战,①如何对当下网络伦理舆情现状做出较为清晰的梳理,为伦理舆情秩序重建提供现实基础,这是本文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风险社会危机信息的传播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已进入风险社会,中国无可避免地被裹抉其中且情势更为严峻.本文围绕风险社会危机信息的公开和发布,探索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基于不同利益诉求展开博弈的根源、理论背景及其现实状态,分析<突发事件应对法>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理念、相互关系及其对现实的影响,以期对危机信息的发布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9.
西方社会责任理论引入中国以来,在解读中国电视媒介现实问题时产生了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对公共利益的诉求使得人们对责任理论提出过多的理论和现实期盼.在分析中国电视现状格局时,存在政府、电视台、广告主和受众等四种利益博弈,公共利益和媒介责任总是被放在一起探讨.社会责任理论在提出和发展后,其理论本身并未明确提出媒体的责任在于维护公共利益,而且,传播领域公共利益的实现在于整体制度安排而不是诉求于媒体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话语不仅反映社会现实和结构,而且还建构社会现实和结构。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新闻话语日益成为构建社会现实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受众了解社会现实的一种重要渠道。本文以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研究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环境新闻话语的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向度,分析《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有关河北省的环境新闻对河北省生态环境形象的建构。结论表明,环境新闻话语建构了环境污染严重的河北省形象,同时建构了全面、深入、全力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积极正面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