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燕 《新闻大学》2006,(4):113-117
本文通过对京粤两地六位知名文学研究者关于媒介报道的个案访谈,从学者与传媒的关系,中国文化对现代传媒的影响,新闻报道的近现代比较,传媒的政治性与公共性等几个方面反映了文学研究学者对当今中国新闻报道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现代传媒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等一切生理和心理活动如影随形,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新时期文学的创作,使文学在表现形式、文体、内容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本文着重从影视、网络两方面分析现代传媒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传媒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等一切生理和心理活动如影随形,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新时期文学的创作,使文学在表现形式、文体、内容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本文着重从影视、网络两方面分析现代传媒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以来,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文化逐渐赶超了文学的影响力,语言在文化构成中的中心地位已被形象所取代,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所指出的,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①而海德格尔也早就指出,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  相似文献   

5.
文学困境与现代视像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2月18、19日北京文联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举办了“传媒与文艺:2006·北京文艺论坛”,文学的困境与影视网络艺术的方兴未艾成为关注的话题。当下文化语境中文学解魅导致文学陷入阅读的困境,叶匡政作为一个诗人宣布“文学已死”。与之对比鲜明的是,现代传媒电视、电影、网络艺术影响日益隆盛。现代传媒艺术的大众草根性、虚拟民主性和对时间空间的超越导致传  相似文献   

6.
当代传媒是现代传播工具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等现代传播媒介的总称.因其独特的社会影响力与传播功能,当代传媒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且应当有所作为,是新时期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融合的媒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7.
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和目标的达成。传媒素养教育者应有这样的教育观念:传统传媒素养教育与现代传媒素养教育相结合;主流文化与大众流行文化相结合;传媒内容、传媒形式与传媒灵魂相结合;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相结合;传媒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传媒素养教育机构与传媒素养教育实践相结合;传媒素养教育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结合;文学、艺术与大众传媒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田恬  吴迪 《东南传播》2010,(7):139-141
当代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而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则引起了原有艺术生态格局的全面变化。特别是以电视为代表的影像信息传播形态,已经大规模潜入生活的骨髓,强有力地撞击着一切经典的文化形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那些曾经不容置疑的传统文学艺术形式。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今社会的诗歌传播进行分析与思考,结合文学文本符号和影像传播的特性,以探索在传统形式的文学传播领域,影像符号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合理表达诗歌文本。  相似文献   

9.
张红 《新闻世界》2011,(1):146-147
名著改编一直是现代影视传媒的演绎方式之一,但改编的当代性受到很大争议。本文以《三国》为例,从影视改编对文学名著传承开始,从影视作品的改编者、主旨价值及影视观众几方面阐释了现代影视传媒对文学名著改编的当代性,并认为当代性的改编是符合现代传媒需要和大众审美的,是名著改编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0.
袁勇麟 《今传媒》2007,(10):10-11
"现代传媒的发展,已不止是科技神话,无所不能的现代技术和光怪陆离的资讯及想象的合谋,使传媒的整体形象正趋于'人妖之间'".当我翻开殷俊博士等合著的《城市新闻学--以成都为例》一书时,孟繁华关于传媒"人妖之间"的论断就立刻盘旋在脑海,显然,这是一个颇有深味的词,既可以揭示传媒游离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文化本体性,也不妨视为当代传媒定位状态的一个说明.  相似文献   

11.
挖掘真相,探讨实质,疏浚壅塞的当代人文之河,是我们问诊当代流行文化病之后,重新上路的必然选择。当代文化生态,伴生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态危机中遭遇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棘手问题,同质而异名。文学、阅读、电影、电视选秀等文化活动中的短视、功利、粗俗之声不绝于耳,类同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充满了各种污染的物质环境。在电子传媒十分发达的当代语境中,星级大腕与平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化是兴起于当代都市,与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密切相关,借助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媒介大批量生产和消费,采取时尚化运作的方式的当代文化。笔者针对这种时尚潮流文化结合国内大众文化传播媒介所呈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探讨呈现这种现状的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杨莉芳 《东南传播》2010,(11):94-97
古典戏曲与当代传媒的结合由来已久,这既是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扩大传播的需要,也为当代传媒丰富传播内容、建立民族特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然而,这种结合并不是简单机械地组合,其中的“改编”二字需要深入研究,因为这可以帮助我们看清经典在当代社会中以怎样的方式被传播和接受,也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现代文化对传统艺术是如何吸纳和改造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文学与传媒艺术的关系提出全面的、建构性的观点:不同意德里达和米勒等人的"文学终结论",也不主张恪守文学的原有疆界.德里达和米勒"文学终结论"的依据是印刷时代让位于电信时代,本文认为印刷文化只是文学的媒体之一种,文学并不会因为印刷文化退居其次而消亡.文学可以推溯到文字产生之前的口头谣谚,也可以延展到后印刷文化的任何时代.文学是无法终结的.电子传媒可以产生更多的文学样式,可以改变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也可以使文学得到更为直观的表演.传媒时代自有传媒时代的文学形态.文学的属性在于语言美感和内在视像,同时,以文学运思为其连结纽带.传媒艺术不仅是图像呈现,而且要有内在意蕴,无论是叙事性的讲述,还是抒情性的画面,都需要用文学性的运思来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文学和传媒艺术的深度融合,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于丹《论语》心得"热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丹《论语》心得"以现代人的视角,实践了一次成功的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体现了传媒与传统文化的积极互动.首先,它的出现契合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信仰的心理需求,体现了传媒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论语》心得的传播方式符合现代人精神消费的特点;再次,于丹以个人感悟式的体验带给受各种现实问题困扰的现代人一次心灵的释放和慰藉.  相似文献   

16.
对现代传媒的文化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生态学提供的角度 ,对现代传媒进行了尝试性的文化批判。现代传媒加速了人的异化 ,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文化多样性 ,为人类文明带来了风险。现代传媒只是工具 ,根源在于其所承载的西方文化。文化多元主义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影视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高度发达的现代传媒将影视文化的成就推到了新的高度。但在今天市场经济高涨的环境下,影视创作为了不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被淘汰,出现了为迎合大众消遣娱乐需求而格调低下、轻浮浅薄的媚俗倾向。因此当代影视艺术表现出了媚俗的典型特征。这将对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大众意识形态产生负面影响。传媒对大众审美的影响是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以理性的角度看待当代影视的审美倾向并加以正确引导可以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开阔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叶子 《今传媒》2006,(9):9-10
大众传媒与文化艺术的关系是学界和业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当代大众传媒给文艺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克服、防止文艺偏离人民根本利益和基本价值坐标的倾向?带着这些问题,《今传媒》记者最近走访了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肖云儒先生。《今传媒》记者:当代大众传媒给文艺构筑了怎样一种生态环境?肖云儒: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先进科技手段为基础、大众传媒和现代市场合谋的时代。传媒、市场、科技,当代世界最强势的三大元素纠合于一体,交叉覆盖,在人类的头顶笼罩了一层传播文化膜。这个文化膜隔离与遮蔽着主体与社会,造成了一种比…  相似文献   

19.
吴建勋  王悦 《新闻战线》2023,(17):67-68
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策划“苕上风雅宋”系列文化报道,选题落点准、叙事角度新、表达方式巧,用当代方式相遇传统,以厚重历史碰撞现代生活,让千年宋韵以更鲜活姿态抵达更多受众,为主流媒体做精文化报道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数字媒体与当代传播”高峰论坛2005年3月25日在泉州师范学院举行。本次论坛是继去年“现代传播与中国当代文化”高峰论坛之后,泉州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与泉州广播电视中心携手承办国内传媒学界学术研讨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