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新闻记者应掌握写意技法林文刚中国画在表现技法上,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工笔技法,一类是写意技法。写意技法的特点是:不着眼于详尽如实、细针密缕地摹写现实,而着重以简炼的笔墨表现客观物象的神韵和抒写画家主观的情致。新闻作为一种记叙文体,适当运用写意技法,不...  相似文献   

2.
李艳华 《大观周刊》2011,(44):144-144
写意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精粹。所谓写意,若单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写意之“意”,体现了人类对客体世界的审美认识;而写意之“写”,则是人类表现对客体世界的审美认识的方法。这样看来,“写意”这个美学范畴,已经是一个既凝注了世界观又涵括了方法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范畴了。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8月5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书林写意—马书林中国画作品展"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著名画家马书林等出席开幕式。我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主持仪式。马书林先生是卓有建树的艺术管理者,也是在中国写意画领域独树一帜的艺术家。他在  相似文献   

4.
据可靠史料,唐代画家已经在诗歌意象的启发下意识到了"绘画意象"问题,并继而引发了画家于创作实践中对绘画技法语言的"写意"性尝试。这种早期的"写意画",表现为试图在水墨语言层面上不断契合"意"与"象"的努力。晚唐孙位《高逸图》的某些山石描绘即是标识唐代绘画观念过渡的一个典型案例。晚唐五代之交的荆浩与稍后的董源等画家则进一步将这种意、象合一的探索导向深入,并在创作实践上使其更具规模,其影响贯穿五代及北宋。这一时期水墨画发展最为重要的事件就是画家自觉地立足于"心源"角度对物象进行裁汰和概括,从而成功地打通了"心"、"象"一体的水墨画内在理路,并将其诉诸一系列的笔墨符号语言。可以说,到了五代时期,中国水墨画的笔墨形式与内在心象已经高度契合,为后世水墨画史的风格流变与观念变迁确立了基调。  相似文献   

5.
油画在早期传入中国,并在当代中国呈现出精彩纷呈的面貌.油画界出现了多种风格的表现形式,中国油画将中国画的传统写意元素与西方油画的技法相融合,从而使中国油画流露出诗情意怀.本文主要以何多苓艺术为例研究当代中国写实油画中的写意情怀.  相似文献   

6.
王冠伟 《大观周刊》2012,(26):22-23
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发展中,艺术家们一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另一方面也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国风景油画也开始趋向于写意的表现形式,在油画创作上既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气质精髓、美学经验以及绘画技法。在发挥油画原有艺术语言与表现力的同时,融入中国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意趣,形成了当代中国风景油画所独有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宁波刺绣称"宁绣",曾与"蜀绣"、"苏绣"齐名。"宁绣"分为金银彩绣(又称仿古绣)、平绣、包梗绣、刀绣,尤以金银彩绣古朴雅致、色彩和谐、绣工精湛,最为著名。金银彩绣,即以金线和银线配以其他各色丝线,在丝绸上绣成的带有不同图案的绣品。它既是工艺欣赏品,又是生活日用品,更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千年传承金银彩绣作为独立的作品,今确切可见的实物始于唐代。唐代武则天曾赠送僚属金字、银字绣袍;公元743年,鉴真和尚  相似文献   

8.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转型融合"或是纸媒唯一出路。近年来,作为"中国地市报十强"的《扬州晚报》和"全国地方融媒体客户端传播力十强"的"扬州发布"APP端,互为入口,革新优质内容生产,以全媒形态优化新闻结构,精心打造"精致读本",赢得各方好评。本文拟从具体操作的层面,对这张报纸的转型融合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扬州与苏州地区古民居砖雕门楼为研究对象,对两地古民居砖雕门楼的形制、装饰、构图等特征进行考量和比较。扬州地区多喜好平面化的扁墙式门楼形制,故其砖雕装饰设计写意空灵,手法凝练简洁;而苏州地区则喜好立体化的牌楼式门楼形制,其砖雕装饰设计呈现出层次丰富的特征,手法也细腻多变。  相似文献   

10.
王丹丹 《大观周刊》2013,(11):21-21
”写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国画的个种类画法,用笔不求工整细腻,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单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写意在精神层面是为了抒发情趣的,在技法上是不求工细,只求传神的。从渊源上,我们也能从这解释中找到——“国画中的一种画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艺术的精神、内容和语言三方面,论证潘玉良绘画艺术的现代性;文中又渗透了中国古典美学"得意忘象"和西方哲学"反戏剧"的艺术观念,传达潘氏技法语言的独特性和革命性。潘氏作为民国时期的女画家,在现代绘画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苏绣是以苏州、吴县一带为生产中心的江苏刺绣,与湘绣、粤绣、蜀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技艺精湛,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绣衣而豹裘者"的记载。三国时,吴国赵夫人能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  相似文献   

13.
六何分析法,既是一种思考的方法,也是一种创造技法。在中国出版"走出去"过程中,什么样的作品适合"走出去"(what)和如何"走出去"(how)是关键,六合分析法作为一个整体为这两大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园地里的一种重要体裁,随着传媒的变革发展和受众的需求变化,已愈来愈为业内外人士所重视。本人曾试笔新闻评论多年,自1990年代始,先后担任过《泰州市报》"及时语"、"寻味集",《扬州日报》"扬州半月谈"、"一周走笔",  相似文献   

15.
"‘新潮音乐’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专业音乐创作领域中出现的作曲家及其作品,这种音乐形式是在改革开放宏观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音乐思潮.这种创作思潮主动借鉴和运用西方20世纪现代音乐创作观念和创作技法,在新的层面和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音乐创作中主动将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意境方面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①"新潮音乐"是作为"一段特定的历史文化过程"的新生事物而出现的.②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新潮作曲家们通过"出国学习"、"再回国创作"两个阶段的磨练和提高,使其音乐创作具有了新的变化和显著特征.对此,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推荐理由: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各族人民以其独特的颖悟力和杰出的创造力,将他们对美好生活和信仰的追求,用织、绣、印、染、缝等工艺技法表现在其所穿着的衣物上,巧妙运用大自然的馈赠形成各自的服饰特色,展现出各自独特的民族气质和生命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工艺是服饰文化的载体,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表征,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和工艺充分见证和彰显了各民族传统精神的延续,也记录了国家和各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饕餮之徒应该是对所有与"吃"有关的事儿都不放过的。记得那天看了篇有关"吃"的文章,说是中国的吃是大写意的,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河南人比脸盆还大的饭碗,陕西人吃羊肉泡馍的身架,还有东北人炖肉的那口大锅,确实都够写意的。其实不论是写意还是工笔,讲究的都  相似文献   

18.
推荐理由: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各族人民以其独特的颖悟力和杰出的创造力,将他们对美好生活和信仰的追求,用织、绣、印、染、缝等工艺技法表现在其所穿着的衣物上,巧妙运用大自然的馈赠形成各自的服饰特色,展现出各自独特的民族气质和生命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工艺是服饰文化的载体,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表征,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和工艺充分见证和彰显了各民族传统精神的延续,也记录了国家和各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白描原指我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是指画家在绘画时纯用墨线勾描物象,线条简练而传神逼真,不用颜色渲染,只是略施淡墨,采用此种技法,能达到遗貌取神的艺术效果,它有别于工笔,也有别于写意画.而新闻用事实说话,白描手法很适合于写具有散文味的通讯、特写,消息,因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新闻语言是一种白描性的语言,或者说是以白描为主要特征的语言,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姜天龙  樊志民 《兰台世界》2016,(16):113-115
民以食为天,饮食可以说是见证人类繁衍生息历程的"活化石"。从古至今,无论哪种语言,跟饮食有关的绝对是占据着词汇总量的大多数,这些词汇是最生动写意的"化石标签"。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文化互鉴现象显著,尤其是中国唐风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饮食方面的表现最为显见,以致在今天的一些日语饮食词汇中,可以明显地复刻出中国唐宋时期饮食文化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