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新闻的平民化视角,其实也是“三贴近”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它已成为电视人一个重要的操作理念。 1、记录百姓生活,选择平民话题 所谓“平民化”视角首先应在选题上得到体现。选题的“平民化”,已成为当今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个突出思路和价值取向。这些节目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三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普通百姓关心  相似文献   

2.
王雨婷 《视听》2022,(4):157-160
知识类短视频近几年在各视频平台迅速发展.本研究基于词频分析法和LDA主题模型两种研究方法,对B站知识区UP主"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播放量前五的视频评论内容进行分析,从文本特征的角度分析用户对知识类短视频的关注倾向和讨论角度.研究发现,用户评论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账号运营者和科普内容本身,其文字表达体现出强烈的年轻化语态特...  相似文献   

3.
刘娟 《新闻界》2008,(1):74-75
本文拟在剖析体育新闻评论平民化内涵的基础上,从评论主题、评论语言、评论标题和评论篇幅等四个层面,以《武汉晚报》的体育评论专栏《陈开开讲》为案例,深入阐释当代报纸体育新闻评论平民化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针对央视新闻评论发展现状,作者提出央视新闻评论发展空间的拓展策略在于强化央视决策层的创新意识、保证央视新闻评论 栏目拥有高素质记者与主持人、推进央视新闻评论员制度、拓展央视新闻评论选题范围及内容方面的深度与广度、改进央视新闻评论节目语态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新闻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评论话语是新闻评论内在气质和品格的体现。新媒体时代,受众阅读习惯改变,推进新闻评论的话语创新成为提升吸引力、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人民日报在话语主体多元化、话语视角民生化、话语叙事故事化、话语语态亲民化、话语策略情感化等层面进行创新探索,为以评论为抓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6.
社会化媒体时代,优质的思想观点更为用户青睐,微时评以短小精悍的特点体现了新闻评论"轻骑兵"的优势。本文从农民日报《三农微评》栏目的选题立意、写作表达、传播引导和立场宗旨四个方面,分析了栏目特点,总结了微时评提升舆论引导力的维度,同时提出了栏目向融合评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宋颖 《新闻前哨》2003,(10):27-28
议理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新闻评论的主要任务是理性信息的传播,所要传播的道理是无形的,抽象的。要大量运用抽象思维。平民化亦称大众化和通俗化。新闻评论平民化可简述为:以平民为本位,以占社会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所能接受的形式,评写工人、农民、一般知识分子等平民的社会生活。新闻评论平民化  相似文献   

8.
张倩 《新闻世界》2014,(4):10-11
“今日话题”是“华西评论”的一个互动栏目。本文主要围绕“今日话题”选题范围广、题材类型多、评论风格平民化、评论篇幅短小、立言意识强等几大特色,结合随机选择的两个月的评论文章来具体分析,并反思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体育评论的平民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民化是新闻评论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体育评论更应该发平民化为主要旋律,才能更有力度地打动读者。体育评论的读者可以泛称球迷,要想在球迷的心中引起共鸣。必须和他们站在一个行列上。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加上生存环境的恶化,报纸已经越来越艰难.很多报纸使出浑身解数去争取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在版面上迎合年轻人的审美,改文风和语态,标题用网言网语和当红流行语,撤掉年轻人不爱看的版面,新闻选题和线索向网络靠拢,用快餐新闻去取悦年轻人.  相似文献   

11.
办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体现电视导向的重要一环,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则是决定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败的关键。因此,探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十分重要。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选题的重要性电视新闻评论选题,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而确定所要评论的对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是2003年5月1日和新闻频道一同开播的,从初创阶段的资源再生型栏目,已发展成一个社会新闻深度报道和评论的栏目。几年来,在不断对栏目的定位思考和表现形式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剑走偏锋——形成与发展中国第一个早间新闻杂志节目《东方时空》的创办,使中国电视新闻的语态从宣讲、说教向亲切的平民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从而使电视新闻节目自此展开了一股平民化之风,从央视到各级省、市电视台,都开始注重用平民的语态来陈述事件,表达观点。别林斯基说过:“每个民族都有两种哲理:一类是学究式的、书…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而来的新闻媒介机构的多元化和报纸自身职能的转变,国内报纸的新闻评论也日益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观,而在此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则是新闻评论逐步走下话语“神坛”,回归大众,体现出明显的“平民化”倾向。本文将从南方都市报的“时评”版入手,就当代新闻评论在实践和理论中出现的平民化趋势做些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彭海涛 《视听界》2005,(1):15-18
自1994年《焦点访谈》开播以来,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全国各电视台遍地开花,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得到了迅猛发展。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发展和壮大不仅代表了新闻事业的新成就,而且也从侧面表明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在此情况下的新闻观念的变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所特有的品质,是新闻在电视上的优良表现形态和类型。从新闻在各种大众媒介的发展历程和变迁来看,电视新闻节目向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转化首先在操作上起始于新闻语态的变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其新闻语态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重新建构了新闻的语态,展现了新闻的高端发展方向和未来。  相似文献   

15.
高静宁 《青年记者》2012,(18):93-94
上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播出,开创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先河.之后,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发展,节目同质化现象也随之出现.2012年新年伊始,在共青团中央的指导下,中国青年报社和湖南卫视大胆创新,共同打造了一档由大学生亲手操盘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公开课》,该节目以“年轻、新锐”为主打,创造了新闻课堂的节目新样式,在评论员、新闻话题、评论语态、节目形态等方面都别具一格,对电视评论节目创新具有启发意义,在节目初期就创造了较高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奥运期间的《中国青年报》言论版《六方说法》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分析新闻评论的选题原则、评论视角和评论风格。《中国青年报》的奥运言论版在选题上遵循重要性和接近性原则,侧重人性化的评论视角,评论的稿件来源由读者、本报评论员和专家学者三者构成,这三个群体依据不同的文化资本和话语空间形成了差异性明显的表述风格。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评论的写作风格,是作者在写作中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生活,表达意见与见解的一贯原则和方法。评论的写作风格首先表现在选题上,是谓选题风格,指作者观察现实社会,选取评议对象,提出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写作风格规定为一定的原则与方法,而最终实现在作品上。通过对作品的品读与分析,能够透视其写作风格。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分别是中美两国最高新闻奖,获奖的评论作品能反映出两国新闻评论的基本面貌,体现其各自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8.
选题是进行新闻评论工作的第一步,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评论的成功或失败,因此在新闻评论工作中,选题这个环节至关重要。本文以安徽卫视《新闻画中话》的节目选题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以议程设置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对《新闻画中话》的选题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在《新闻画中话》的评论选题中,大部分来源于互联网的事实素材,其中以批评性的新闻选题居多,在选题的领域上,主要以社会民生新闻为主。据此,本研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继续保持电视媒介的权威性,同时增加自采新闻的数量,选题要具有建设性、注重社会效果,提高策划性选题的比重,并增强选题的冲突感。  相似文献   

19.
网络聊天和版面的开设,体现了网络时代新闻性和平民化。这个面向年轻读者,以时尚、故事性为特色的版面,是一次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对接的有益尝试,也是新的互动形式、新的新闻品种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20.
中美新闻评论选题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建明 《新闻大学》2007,(3):101-104
以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为实例,从评议对象的特点、提出问题的方式和观察社会的基本方法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中美新闻评论的选题方法。分析认为,中国新闻评论的选题基本上是在"上""下"结合点上抓取评议对象,对象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正面与负面对等,多呈现现象化的特点,评论问题多是通过与"大局"对话的方式被提出。美国新闻评论选题基本上是抓取受众关心的社会事件与现象,评议对象多集中在生活领域与国际事务上,以负面为主,多呈现事件化的特点,评论问题多是通过与个体对话的方式被提出。这种分野,与其各自基本的观察方法相关,中国新闻评论选题多采用整体视角的观察方法,美国多采用个体视角的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