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文化为引领。”目前,图书馆情报学、传播学等学科对如何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作用做了相对充分的研究,而出版如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文章较为鲜见。本文首先梳理出版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并分析不足。乡村文化振兴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出版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要想取得成效必须先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机制。本文结合出版主体自身优势,提出从增加优质内容供给的文化客体形式、激发农民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助力路径,明确出版主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事业中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2.
《采.写.编》2023,(2):F0003-F0003
近年来,石家庄市高邑县高邑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1359”强县思路,把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主要抓手,在对镇域情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抓手、三大产业、四大区域、五个支撑”的农村发展规划,充分聚合人才、资本、市场、政策等资源,积极拓展农业产业链、打造高端农业品牌等,为加快建设城乡融合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段雨 《图书馆》2024,(3):55-62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与行动方略。乡村文化通过发挥凝聚价值共识、构筑精神家园和消弭成员矛盾的“软治理”功能,为其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空间。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主体流失、发展空间受阻、传承危机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错位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措并举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根基、强化保护乡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以乡村文化振兴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乡村文化传播对乡村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相关专业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文化传播的新模式——“场景+”,认为“场景+”模式的应用对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笃信“场景+”模式可以广泛应用到乡村文化传播的具体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5.
刘梦轩 《东南传播》2024,(2):102-104
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下,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实现“破圈”,以建立乡村旅游品牌DNA和实现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贵州“村超”为研究案例,解读民族文化在“村超”空间媒介中的传播特征和效果,总结民族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以掌握文化可持续发展和现代传播的方法。本研究可为其他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尤其对于乡村振兴、文化传播和共同体建设等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兴魁 《新闻世界》2023,(11):44-47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互联网产业赋能农业发展的浪潮中,“乡味”短视频为加快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聚焦抖音平台,选取不同地区、拥有不同层级粉丝量的“乡味”短视频博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发展与助力乡村振兴等问题,提出改善“乡味”短视频发展的途径,以期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打造优秀乡村民俗文化品牌,可有效带动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区域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本文分析新媒体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乡村民俗文化品牌视觉形象的重要意义,分析河北民俗文化品牌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媒体时代民俗文化品牌视觉形象优化的策略,提升受众对民俗文化品牌形象的整体视觉认知,更好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民俗文化品牌形象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推进思路和工作切入点、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乡村文化传播研究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通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这标志着乡村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时代乡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乡村文化传播研究可以为探寻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有效性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传承。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是促进乡村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公共图书馆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文章提出公共图书馆赋能乡村“复兴少年宫”的观点,并从“聚合全要素,健全阵地机能”“打造全场景,丰富阵地技能”“贯通全周期,提升阵地潜能”三个层次,分析研究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策略,以期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公共图书馆乡村未成年人阵地服务的空间及效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品牌之乡的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浙江省经济发展迅猛,遍布全省,各个市、县、乡、村几乎都拥有一个或者几个响亮的头衔,皆被冠以品牌之乡、品牌之城、品牌之都等,而这些头衔都成为该地区一张亮丽的名片。同时浙江出现了许多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它们的发展和品牌之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对于品牌之乡的发展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对于其成功经验的总结更加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1.
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当前,通过代际之间口耳相传的“乡村夜话”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受诸多因素影响正逐步“退场”,已无法再承担传承发展农耕文化的历史重任。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中,作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新形态的乡村图书馆,应该填补“乡村夜话”消失的“空场”,积极投身于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农事生产经验、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祖传家训和乡风民俗等传统农耕文化。因此,当前乡村图书馆应该以农民口述农耕文化为抓手,以乡居农民为主体,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不断加强乡村图书馆资源、人员队伍和场所建设,从而积极发挥其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农耕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因此,十四五时期关于文化服务推动乡村振兴建设,需要从管理逻辑转向治理逻辑,多主体协同供给进而优化供给结构,激活乡民主体性提高参与度和获得感,采用全媒体供给增强供给能力,全方位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罗丹 《新闻前哨》2023,(6):16-18
乡村文化振兴是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随着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各地。本文从乡村文化传播的现实图景出发,以短视频为切入点,研究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如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4.
何思颖 《今传媒》2024,(2):11-14
在“三农”题材自媒体短视频(以下简称“三农”短视频)逐渐发展起来后,众多乡村居民通过短视频将现代化的乡村呈现出来,使得网民群体对乡村建设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在“三农”短视频的影响下,乡村文化氛围逐渐浓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乡村文化传播范围也不断扩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中“三农”短视频的关注重点、“三农”短视频运营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三农”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旨在提高“三农”短视频质量,有效发挥其助农作用。  相似文献   

15.
闫康  范林轩  杨思宁 《今传媒》2024,(3):147-151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一村一品”项目落实在我国各乡镇广泛开展,然而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后继乏力等问题。本文基于湖北省武汉市“一村一品”品牌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将高校学生纳入“一村一品”品牌建设体系;针对高校学生参与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动力不足、支持体系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以及人才供需双方不匹配等问题,立足于新媒体环境,提出构建“高校、政府、企业、乡村”四位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化门户平台,通过各方发力重构下乡观念、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促进平等交流,促进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出,要以高校学生的专业优势和创新思维切实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品牌化经营,为高校学生参与“一村一品”品牌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朱萍  朱佳文 《东南传播》2023,(9):135-13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此关键时期,“三农”短视频的勃兴无疑为农村发展建设提速增效。本文以抖音账号“念乡人周周”为例,基于传播仪式观视角,探讨当前短视频创作者如何利用短视频平台建构仪式,以文化“赋能”,通过记忆、情感的唤起以带动受众的参与,从而拉动当地其他产业增长发展,对以“造血”式力量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家书屋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抓手,在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2013—2022年农家书屋推荐目录为样本,梳理后发现新时代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三多三少”的现状及特征,“三多”体现在出版主体多元、品种资源齐全、类目主题丰富,“三少”则表现为数字化建设不足、内容供需失衡、特色选题匮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农家书屋的“三化”建设路径:一是数字化,即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二是多元化,即把握农民实际需求来提升书屋服务活性;三是特色化,即发扬地方专属优势并创新策划特色选题,以此为我国农家书屋建设提供理论经验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安培剑 《今传媒》2023,(11):33-36
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我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和优化基层治理能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要肩负起“最后一公里”的宣传责任,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本文基于习近平新闻思想内涵,分析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未来发展图景,旨在为新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融合提供借鉴,助力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雷兰芳 《图书馆杂志》2023,(1):72-78+98
乡村公共阅读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载体。研究乡村公共阅读空间的活化,有助于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而赋能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通过调研分析当前乡村公共阅读空间的主要呈现样态,归纳出以人为本、供需契合、多元服务、赋能乡村等公共阅读空间活化要素。活化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必须从政府和社会层面多方重视赋予“有位”,开展多元服务、优化供给内容、传承乡土文化等自身的积极“有为”,创设阅读环境、加强营销宣传和提升乡民阅读品位等营造全民阅读的书香“有味”,方能充分发挥乡村公共阅读空间职能,为乡村振兴赋能。  相似文献   

20.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面,其政策体系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总体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选取135份乡村文化振兴政策,以政策工具与质性研究方法为基础构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有着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政策导向相对集中化、政策顶层设计需完善等主要特征与问题;建议优化政策工具使用布局、促进政策导向全面涵容、加强政策体系顶层设计,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政策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