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张面向老龄人的报纸,如何才能赢得读者,我们的做法是强化服务意识。 从形式上看,文章短小是老年人的需要,但是没有服务意识的支配,文章就很难短得下来。编辑愿意编长稿,觉得省事又省力;记者愿意写长稿,觉得有利又扬名。要短就要精心编写、反复推敲,这往往要多付出几倍的力气。例如我们创办的“心理咨询”专栏,文章限制到500字以内,而一版的“滴水潭”则限制为200字,这些文章还要求有观点、有新意,作者、编辑  相似文献   

2.
刘立志 《青年记者》2016,(30):12-14
提起党报理论版,很多人的印象是:文章四平八稳、长篇大论;版面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这种印象不仅一般读者有,就连许多理论版编辑也有,甚至认为理论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应该说,这是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理论版并没有硬性的文章模式要求,没有具体的文体要求,也没有规定具体的内容.谁也没有说过党报理论版的文体和内容必须如何如何,但是时间长了,就无形中将以往的文体和内容、形式等固化、程式化起来,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成为一种束缚.记得十几年前我正准备入行做理论版编辑时,身边就有热心人问我;理论文章还有人看吗?委婉一点的就说:理论太“曲高和寡”了吧?老实说,当时我自己也感到含糊.  相似文献   

3.
编辑与读者需求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勇 《编辑学报》2001,13(Z1):13-15
编辑与读者对书刊的需求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差异.编辑与读者在追求书刊的真善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方面是一致的.编辑为书刊的生产者,读者为书刊的消费者,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书刊的需求也就存在差异.这主要表现在编辑选择的单一性与读者需求的多样性、编辑求稳忌乱与读者求新求异、编辑兴趣的相对稳定性与读者兴趣的多变性等几个方面.要生产出符合读者需要的优秀产品,就必须深刻了解和掌握编辑与读者需求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新闻标题的优劣,常常是新闻作品高下的标志.一篇新闻作品如果有一个好的题目,就等于文章戴上了一顶华丽的桂冠,使文章即刻生辉.一位老报人说过一句话:"题好一半文".这句话对记者编辑而言,有一定的道理.好的标题可以吸引人的注意,激起人的阅读欲望;差的标题,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常常被一掠而过.从这个意义上讲,标题是否吸引人,决定了一篇新闻作品是否被读者阅读,题好不止一半文了.  相似文献   

5.
读者是上帝,这已成为编辑同人的共识。多年前曾流行过一幅漫画:数人在各自的画板上画上帝的像,各人画的上帝的像都是自己的翻版,大胡子的上帝也长大胡子,高鼻子的上帝也是高鼻子,甚至戴大礼帽的画出的上帝也戴着大礼帽。编辑在塑造上帝的时候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情形呢?读者群体是客观存在的,不以编辑的意志为转移,编辑必须实事求是地作调查研究,强化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强化对读者的教育和导向意识,满足读者的需要,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一、编辑应强化服务意识书刊出版的目的在于读者通过阅读,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一切书刊都为读者服务,为读者所用。读者是编辑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读者是书刊的上帝,失去了读者,编辑的一切劳动都将变成无效劳动,出版物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谈不上做好编辑工作。因而编辑必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读者服务,不断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这就要求编辑要做好读者调查,这既是我们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为读者服务的一项重要前提。读者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可以从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几个方面来划分,不同的群体对书刊的阅读要求是不一样的。按年龄可以划分为少年儿童读者、青年读者、中年读者、老年读者;按受教育程度可以划分为小学程度读...  相似文献   

6.
做了十几年企业报编辑,最头疼的就是摆在案头的所谓大手笔们的“宏篇巨著”。在某些人眼里,似乎文章作得愈大意说明有学问、有才气。其实不然,文章长了好写,短了难作。真正有学问有才气的是如何绞尽脑汗把文章作短、力求炉火纯青.点石成金。而不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况且真正的文豪巨匠们早有教诲:文章写短些.再短些。翻开企业报.总感觉离这一教诲越发相左。报纸最讲时效性、信息量。本来版面不大.容量有限、周期又长.一篇文章就挤掉了几篇文章.不加以限制怎么得了!文章是作给人看的,报纸要吸引更多的读音.大块文章吞食版面…  相似文献   

7.
在报刊竟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既起导向作用又能最广泛地吸引读者,已成了办好党报的一个难题.而就吸引读者而言,党报的理论版似乎又是难中之难.但是,理论是报纸的旗帜,作为一份党报,不管怎样改版,理论宣传肯定不能删减.于是,尽快改变理论版不能不办却又缺少读者的状况,就成了党报搞好理论宣传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而采用理论文章信息化处理的办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选择.纵观目前各家党报的理论版,大多采用的是发表署名文章的形式.一般一个版发表两三篇文章,遇到长文章,只能发表一篇.对于这样的形式当然不能一概否定,但是,发表署名文章只是党报搞好理论宣传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唯一的形式,如果一味采用发表署名文章的办法办理论版,那么在吸引读者方面自然不会有多好的效果.据南京一所高校新闻系的学生所作的读者调查,在百位党报读者中,能耐心看完理论版的只有几位,相当多的是只看一下标题或文章的开头几行,而根本不看理论版的几乎占到一半.为何出现这种状况?据笔者曾经作过的调查分析,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相当多的读者认为,看报纸的目的是为了看新闻,是想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没时间去看长文章;二是认为许多文章贴近性不够,要么是重三迭四的老道理,要么是不知所云的新术语.之所以读者会产  相似文献   

8.
读者阅读期刊,往往首先从期刊的目录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文章标题就成为决定读者是否要看内容的重要依据.好的标题可以让读者在阅读文章内容之前对文章有一个大体了解,从而引发阅读全文的兴趣和愿望,而不当的标题因为不能让读者明白内容所云,往往不被注意.因此,编辑对文章标题的编辑修改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9.
编辑三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我们对编辑业务理论研究得较多,文章发表得也多,这是研究的编辑客体;就编辑的主体也就是针对编辑工作者本身而言,我们思考的较少,文章发表的也少.实际上这是编辑理论研究的缺陷.就编辑工作者本身而言,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也要吃饭、睡觉,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但是,编辑的七情六欲表现在哪里?编辑的喜怒哀乐又表现在哪里?难道说这些问题不值得去琢磨吗?本人心血来潮,不揣冒昧,草拟"走近编辑"、"顿悟编辑"、"解悟编辑"三段小文,以阐发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这是又一组评委文章。石城同志参加了江苏省广播奖几个项目的评优活动,又参加了中国广播奖新闻奖的评选,另两位同志也分别参加了江苏省广播一个或几个项目的评选,都是有发言权、有见地的人。他们各自就所感兴趣的内容写成文章,且看——  相似文献   

11.
让读者看懂     
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看的前提是能让人看懂,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报纸上的一些文章却经常让我看得一头雾水,试举最近看到的例子:广西桌报9月20日20版一篇稿件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年30岁的朱女士在上海外企从事  相似文献   

12.
我是搞校对的,对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不太了解,因而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是,校对同编辑工作又有相通之处:二者都要看原稿,而在文字技术方面校对比编辑看得更仔细。正因为这样,校对对于编辑原稿上加工的情形,也最了解。因此,校对对于编辑的文字技术加工方面的问题,还是有发言权的。下面我就谈一些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人们都说编辑社会地位不高,这是不奇怪的。因为编辑这一行工作很少为人所理解。读者买到一本书只知是谁写的,不知是谁编的。在一些人眼中编辑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脚色。其实哪本书的出版也离不开编辑。编辑做了许多工作却不声不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这里转载的《代价》的作者陈国凯同志的文章,就给我们提供了证据。这篇文章中就很具体地向我们介绍了出版社的编辑是怎样促进和帮助作者进行工作的。读了这样的文章,不仅对作家,而且对编辑都会肃然起敬。读了这样的文章谁还能再说编辑是可有可无的脚色哩? 编辑受到重视和表扬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们也要提醒一下,千万不可骄傲,一定要“人誉我谦”,应该更加努力,为作者、为读者作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报界曾一再提倡写短文,诸如短新闻,短通讯等。而今,有关这方面的倡议或呼应显得冷淡起来,报纸上的各类体裁的文章,又有逐渐趋长之势。这一方面固然说明写短文尚未在众多的作者当中形成一种好的风气,一方面也说明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目中,短文的分量太轻,有“豆腐块”之说。在此情形下,不少作者的意向和努力,不能与旧的传统观念相抗衡,在写了一些好的短文章后,又恢复了又长又滥的文章的面孔。读者因此觉得  相似文献   

15.
大凡报刊在制订办报办刊指导思想时,都把“贴近读者”作为重要内容.到底如何贴近读者呢?我认为除了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意见外,记者、编辑不妨来个换位思维,把自己当作读者,找找当读者的感觉,站在读者的立场想问题,用读者的眼光来审视一下自己所采写、编辑的稿件.想想读者在想什么.俗话说“看报看题”,为什么看题?为的是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如今报刊很多,一份报纸动不动就是几版几十版,全部通读,读者耗不起时间,所以只能在报山文海中寻觅.那么,我们记者、编辑在采写、选取稿件时,首先就要问一问自己:这个内容读者会感兴趣吗?这篇报道读者看了题目后还会继续读下去吗?记者、编辑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除了职业不同之外,也如同广大读者一样,是茫茫人海的一份子.大家面对着同样的社会现实,有着相同的喜悦和烦恼.只要记者、编辑放下架子,是  相似文献   

16.
人为什么对新的东西有一种抗拒心理呢?这就涉及到心理阈限值问题。所谓心理的“阈限值”,就是在“承受刺激而又不会出现异常变化的最高界限”。新的刺激如在心理阈限以内,人们一般乐意接受,若超出了心理阈限值,就会引起人们的异常反应——抵制、责难、辱骂、攻击、竭尽全力以摧毁之而后快。由于编辑工作的特殊性,编辑在文化舞台上扮演了几种角色:对读者,他是编辑;对作者,他则是读者。从传播学的角度说,他又兼有传者和受传人双重身份。编辑的心理阈限,分别表现在他这几种角色行为之中。  相似文献   

17.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这话对我们搞刊物的人来说并非新鲜,将文章题目真正改成为文章的眼睛,其实是我们期刊的编辑们应当具备的工作水平,即审稿时必须注意文章题目的修改,绝不能对篇篇文章都保持原有题目。让作者从已发表的文章题目中看到编辑的工作,其实是期刊与作者互动的关键。当然,期刊社的编辑们即使对文章题目少做修改,做为三审时的总编辑(或副总编辑)也应当在关注文章的实际内容时,严格把握文章题目这一关。就读者的阅读习惯而言,常常是翻开期刊先注意的是目录的内容,有吸引眼球的文章题目,读者往往会首先选择这样的文章看,这是大多数读…  相似文献   

18.
王瑞琴 《传媒》2012,(10):64-65
正办报人常说,编辑报纸"无米难为炊",强调的是要有新鲜、准确、鲜明、生动的好稿件、好文章;从另一方面看,有"米"还需巧下锅,这里是说有了大量的好稿件、好文章,编辑还应当讲究编辑章法和技巧,力求提供给读者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文化大餐"。这里所说的技巧体现了编辑的创造性劳动。笔者就近年来编辑《太钢日报》"热点关注"版的实践谈几点体会。精选头条新闻,让标题耀眼,打动读者"热点关注"版的稿源来自新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总编当作直接的把关人,各部室主任协助把关,编辑不过是当“二传手”,做些修修改改的工作,谈不上把什么关口.一旦出了漏子,由总编担着,因为他把总关,负总责,具有不可代替性.这显然是一个误区.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看,编辑是新闻传播中的“中介”,他一方面要将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声音传达给受众,另一方面又要接收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民情及受众的反馈信息.编辑实际上就是被传者、传播者、受传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其作用之大,不言而喻.从报纸出版的程序看,先是将读者或通讯员所撰稿件分发到编辑那儿,编辑编好后给部主任过目,再交总编审定,最后由出版部安排上版面.有些县市报的编排环节较为简单一些,实际上就是从编辑到总编,从总编又回到编辑那儿.显而易见,编辑就是信息的第一受众、报纸的“第一读者”,处于报纸宣传的“入口”和“出口”的关键部位,也是把关部位.从县市报的发展现状看,可以说存在不少弊端,违规事件时有发生,重大政治事故也有例子,诸如有偿新闻问题.买卖刊号问题、随意增刊问题、版次混乱问题、广告比重过大问题等等,都有待整改.而大多数报社没有配备专业校对和美术编辑,编辑成为了编稿、画版、校对“三位一体”的角色,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使编辑的责任更大  相似文献   

20.
我的编辑生涯是从《中学生》杂志开始的。抗战胜利后,我刚进杂志社,主持编辑工作的傅彬然先生就谆谆教导我说:“要时时刻刻想到读者,想到杂志是办给中学生看的,发表的文章要符合中学生的水平和实际需要。”三句话讲的都是读者对象。我当时以为这是不成问题的。因为早在三十年代初期上中学时,我就爱看《中学生》杂志,自信对中学生读者还是有所了解的。经过一段实践之后,才逐渐体会傅先生这几句话中的深意。任何一个杂志都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