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新教材(江苏版)是一套在遵循科学性、思想性的基础上更注重可读性、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材。新教材力求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同趣味形式及学生熟悉的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对教材、对数学有亲切感,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所以,新数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新数学课程在注重数学的工具性功能的同时,更强调数学的育智功能和完善自我功能。那么,在新课标理念下,该怎样教数学呢?下面我结合所开展的新教材实验工作谈几点体会。一、“找”数学———数学的生活化———现实的数学新数学教材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32.
数学教学一般有一个基本的范式和流程,这有利于教师较快地“入格”,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数学教学还要求教师在此基础上又能“出格”,能随机应变,不落俗套,跳出框框,有所创新,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33.
严育洪 《师道》2012,(1):27-28
在学生管理和学生学习中.学生一条“心”的时候很多.有的让教师感到开心.例如纪律收得住:有的让教师感到费心,例如思维放不开。同样,学生不一条“心”的时候也很多,有的让教师感到费心,例如学生之间的不团结:有的让教师感到开心.例如学生之中的多思路。  相似文献   
34.
在教学中,学生具有强劲学习力是教师的美好愿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显著标志。学习力是指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由此可见,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知识资源是提高学生学习力的关键,其中设计挑战性任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因为挑战性任务是一种创造力强、探究度大、信息量足、应用味浓的知识资源,其挑战性能够激起学生的挑战心,从而带动学生展开有目标、有价值、有方法、有能力的有意义学习。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相似文献   
35.
有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还有一个成语"心灵手巧",原意是"心灵+手巧",但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心灵才能手巧",还可以理解成"手巧更能心灵".手是孩子的第二大脑,从生理学角度看,手指与大脑相连的神经最多,通过运动手指,可以有效刺激大脑,延缓脑细胞死亡时间.陶行知说:"我的理论就是行、知...  相似文献   
36.
严育洪 《知识窗》2009,(7X):78-79
<正>在前段时间区骨干教师高层论坛上,一位数学骨干教师上了一节《折线统计图》,让我领略了品牌教师的风采。在"品"课时,我吹毛求疵地谈了一些想法:我认为,要上好这一教学内容,教师  相似文献   
37.
编者语:很多孩子都喜爱生日这一天,但对生日的含义知之甚少。家长以此为契机教育孩子,生日将会过得真正有意义。●教子有方●如今的孩子大都很看重自己的生日,买蛋糕、赠礼物、亲友同学聚会,热闹非凡。礼尚往来。频频“回访”同学生日会,成为孩子一大“外事”活动,...  相似文献   
38.
学学习中的许多问题“褶皱”,有的属于学习的苦恼问题,有的属于学习的困惑问题.我们坚持“哪里痛就在哪里学”“哪里痒就在哪里学”的教学理念,在学生的“痛点”和“痒点”上下功夫?做文章,展平问题“褶皱”,用求助或求解任务驱动拓展性学习,使学生保持自我提升的学习状态,最终提升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39.
40.
镜头一:在教学二年级的“线段”这一课时,执教教师让学生用绒线演示对线段的认识。于是小朋友们手捏绒线,纷纷举起了长短不一的线段。执教教师让一位小女孩站起来示范,并说:“后面的听课老师看不见.你把它举高一些。”小女孩吃力地举起双手,还应老师的要求站在凳子上高举“作品”,以保证后面的听课教师也能看清楚……镜头二:在几百名听课教师的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