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22.
23.
展现马来风情与民族传统 2O1O年正值中马建交36周年,与中国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相似,马来西亚提出了“和谐马来西亚,以人为本,行动为先”的全新理念,以此促进民族团结、国泰安康、和平稳定——马来西亚馆的主题“和谐城市生活,融洽马来西亚”就来源于此,同时也正呼应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相似文献   
24.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简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即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自2005年明确提出以来,在国外受到了教育技术、教师教育、学科教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而在我国,TPACK尚处于初步引介的阶段。截至2010年5月,国内只有少量文献对TPACK的定义及国外研究做了较为详细深入的论述。鉴于TPACK本身仍是处于发展中的新兴事物,从TPACK概念的演变、发展入手,简要介绍了当前教师教育、学科教学领域内的TPACK相关研究,力求展现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TPACK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5.
教育系统范式变革的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工业社会中形成的学校教育范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教育系统范式变革,建立适合信息社会的教育系统范式已成为教育研究者的跨世纪研究任务。教育系统范式变革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是巴纳锡、赖格卢斯和达菲,特别是赖格卢斯最近几年提出的变革的最新观点和思路,包括个性化教学、教学设计理论的系统重构和教学系统范式变革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等理论,对肖今教育变革带来的启示是: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系统,过度强调某一个因素的变革不利于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26.
面向新时代,乡村教育与乡村教师面临各种新旧机遇与挑战。其主要矛盾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乡村学校设施一次性投入与持续性迭代;乡村教师数量基本补充到位与结构性缺失;乡村教师短期发展与长远规划;乡村教师基本技能达标与数字素养不足。乡村教师亟需通过一系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三个阶段的发展,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进而,依托新时代强师计划,健全乡村教师培养体系;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乡村教师教研;抓住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契机,提升乡村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27.
大学毕业生从教辨析□文新华任友群文新华任友群/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上海200062)近年来上海出现的并将持续一段时期的“普通高中热”以及上海关于较大幅度提高高中段尤其是普通高中入学率、教师学历达标率并逐步提高其学历层次的战略,使得普通高中教师紧...  相似文献   
28.
世纪之交的日本留学生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末 ,国际化、信息化、全球化等词语所形容的现象同样存在于高等教育领域。作为大学基本职能的知识的产生与传递系统可能面临着革命性影响。例如 ,在选择学校时 ,通过因特网在国内就可以咨询世界上大学的授课信息 ,大学和教师在主页上可以详细列出讲课内容的介绍 ,仔细回答学生的提问。这些信息不仅来自于本校 ,也来自于其他评价机构。学生可以在因特网上进行比较 ,选择自己中意的大学。这种情况下 ,大学的信息将面对全世界 ,一所大学拒绝公开信息 ,或试图控制信息的情况 ,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存在。学生、担保人、纳税人、雇员等都是大学…  相似文献   
29.
面对新一轮的信息技术乃至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该如何改变与提升,才能使自己胜任未来呢?我们的教育系统又该如何思考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质与能力,才能够让他们在未来对这个世界有所担当、有所贡献呢?笔者通过调研分析,认为培养学生数字化胜任力重要而紧迫,并对学校如何打破学科局限、创造实践空间、探索多元评价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0.
研讨背景: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的决策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学习科学已经成为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教育变革之理论指引的关键词,也成为一些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探新的理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海师范大学、香港大学2014年在上海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