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5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镗刀旋转中心移动法,在镗刀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其旋转中心能沿一定轨迹移动,相当于镗刀的长度能根据椭圆形状自动地、连续伸缩,较好地解决了椭圆形活塞销孔加工设备中径向进刀的难题。同时对移动轨迹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确定轨迹参数,将轨迹参数输入控制系统,使径向进刀机构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移动,最终镗削出高精度的椭圆形销孔,较好地解决了椭圆形销孔专用镗削设备的精度低问题。  相似文献   
22.
23.
酒泉、嘉峪关二市近年来文学创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对其基本情况作了概括的译述,同时,对地方院校如何关注本土文学及本土文化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曲柄摇块式脉动无级变速的传动机构进行了运动分析,从运动学原理对机构进行深入研究,得出该机构的最佳参数,减小脉动及动载荷,降低功率损耗,进而改善其运动及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25.
新课标的理念倡导,教师应该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下面以2005年高考数学题所引发的思考为例:题目:(Ⅰ)(2005年全国卷Ⅱ)函数(f x)=|sinx cosx|的最小正周期是()(A)π4(B)π2(C)π(D)2π(Ⅱ)(2005年江西卷)设函数f(x)=sin3x |sin3x|,则(f x)为()A.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为23πB.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为π3C.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为2πD.非周期函数(Ⅲ)(2005年湖北卷)函数y=|sinx|cosx-1的最小正周期与最大值的和为____(Ⅳ)(2005年上海卷)函数(f …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电视等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交互式的传播媒介及大容量数据存储方式不断出现,媒介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对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产生巨大冲击。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功能,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要求,通过优化采编模式、创新传播方式、强化深度采编以及重视新闻互动等措施,不断增强电视新闻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27.
在文言文翻译中 ,我们常常感到原文与译文在语词的繁简增损、语序的前后顺逆等方面 ,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试从“概念充当句子成分的不对称现象”这一视角 ,来分析总结这方面的规律。全文主要就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和介宾短语这六大类词语在翻译中出现的“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 ,从中可见名词在文言文中表意最为通灵、充任最为活跃 ,因此翻译时也应最费斟酌。其他各类词语及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 ,也各有规律可循。从这一角度了解古汉语语法 ,对文言文翻译及教学工作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8.
“张掖方言无上声”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关于张掖地区方言的调类数量问题,有多种论著持同一说法:张掖方言无上声,上声并入阳平声。本文通过广泛调查认为:张掖方言有上声,上声与阳平各是一个声调,因此张掖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过去关于“张掖方言无上声”的说法应予纠正。澄清这一问题,有助于正确认识张掖方言乃至河西方言的声调特点,理清其声调系统,促进相关地区的普通话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9.
“通”“同”是字典辞书及文言文注释中常用的两个术语。在教材和工具书中,它们的使用分工往往不够统一。文章通过对两个术语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尤其是以王力《古代汉语》为依据,整理出“通”“同”及其他相关术语的使用分工办法,试图为古汉语教学及工具书的使用和编纂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