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讥官联清代光绪某年,许多地方发生灾荒,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当时李鸿章、翁同龢都是朝廷大员。有人就写了一副对联讽刺他们:“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___世间荒。”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 翁同龢是江苏某地人。这副对联的妙处在于把二人的官职、籍贯嵌入,如上联“合肥”的“肥”字与句末的“瘦”对比鲜明,讽刺深刻而尖锐。那么,你能据此在下联画横线处填入翁的籍贯,把对联补充完整吗?  相似文献   
22.
换标题某报的一则新闻,说要加强对青少年道德修养的教育,老师不能把学习成绩当成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分辨善恶美丑。这篇稿子的标题是“加强对青少年善恶美丑的教育”。仔细一看好像有点问题呀,“善”和“美”值得教育,难道“恶”和“丑”也需要教给学生?你能为它改一个准确的标题吗?  相似文献   
23.
呆子“破”万卷 从前,菜财主有个呆子,长到七八岁时,财主请了个私塾先生教他念书。  相似文献   
24.
下列字谜各打一字,开动脑筋,把谜底写到后面的括号里。提醒你哦.从字的组成部分入手。  相似文献   
25.
才子对答相传施耐庵37岁那年因不愿帮权贵欺压百姓,毅然辞去了官职,回到老家苏州。他一面教书谋生,一面根据梁山泊故事的评话写作《水浒传》。春暖花开的一天,有位山西太原府的商人,因久闻施耐庵博学多才,特从家乡带来儿子罗贯中,投师求学。施耐庵见罗贯中年约十四五岁,长得  相似文献   
26.
同谜之趣春光明媚时节,几位王府的奶奶同游虎丘山。她们逛完剑池,坐在青石板上猜字。李奶奶先开头,说:“去一人还有一口,去一口还有一人。”这谜很快被猜对了。王奶奶接着说:“我的谜面和李奶奶的一样——去一人还有一口, ”很快,她的也被猜对了。  相似文献   
27.
李瑞环妙答记者全国政协前主席李瑞环同志讲话机智幽默,常巧妙回答记者。2000年11月,李瑞环考察香港时,一名女记者抢着提问:"您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是不是指香港不够团结?"在场  相似文献   
28.
29.
春联趣话     
巧写春联"讨"来年货明朝时候,福州有个叫徐英的屠夫,因排行第五,人们都称呼他为徐五。徐五一贫如洗,家徒四壁,凄冷之情,难于言状。但他很有文才,深得乡里称赞。一年除夕,家里无米过年,  相似文献   
30.
趣味阅读     
请将下列四段文字中的两段结合成文,要求能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参加考试的女同学全部及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