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3352篇
科学研究   565篇
各国文化   89篇
体育   249篇
综合类   117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40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本体的元数据模型及DAML表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洪伟  吴家春  蒋馥 《情报学报》2004,23(2):131-136
本体是概念化的一个显式的规格说明 ,能够将领域中的各种概念及相互关系显式地、形式化地表达出来。本文首先介绍了本体的基本概念 ,然后利用本体建立了元数据模型 ,最后采用DAML语言来表示这种元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32.
《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诗最》二卷 存一卷:1(明)丁允和品定(明)陆云龙评注《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词菁》二卷 存一卷:1(明)陆云龙评选(明)陆人龙校定明崇祯刻本一册每半叶九行,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单边20.8cm×13.8cm  相似文献   
33.
34.
际春  范玮 《传媒观察》2004,(11):56-57
当读者拿到一份风格迥异、版式新颖的报纸,惊讶之后是惊喜;当市场接受了一份标新立异的报纸,回报显而易见——报纸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明显提高。于是,报社的老总们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意识到,现代设计给现代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报纸的版式设计已经突破了作为报纸美术编辑的传统概念:它在平面纸质媒体上展开的艺术造型行为构成了现代报纸的信息传播要素;报纸版式设计能力构成了报业发展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35.
主要介绍一个实用的三机位虚拟数字演播室视频系统,重点介绍其先进的虚拟演播和可靠的直播功能。  相似文献   
36.
本刊讯自2003年3期版面调整以来,《视听界》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注意,所刊登的论文多次被中广学会主办的《广播电视理论动态》转载。  相似文献   
37.
电话错了     
老猫  曾冬 《出版参考》2004,(12):40-40
我已经睡了,电话却响了。我坚持不接,企图让自己留在睡眠的状态中。但听得出,拨电话的是一个顽固的家伙,每拨一次响六声,然后挂断重拨。夜深人静,我的电话铃声格外刺耳。  相似文献   
38.
丹阳 《新闻天地》2005,(10):22-23
2004年11月,我远离家乡,初次来到长沙这个陌生的城市,来到湖南交通频道。  相似文献   
39.
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的"隆德大学联合班级项目"为实施对象,对电子信息工程类课程进行国际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强化双语教育、开展小组研讨、重新设计实验环节、深化国际联合办学等措施,提升课堂效率与课程国际化水平,使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通用工程能力,满足社会对国际化精英通用工程人才的要求,服务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0.
《无问西东》继《芳华》后成为又一现象级电影,其叙事结构采用非常巧妙的串联故事线的方式对四个时代的清华学子予以呈现,故事讲述上互相独立,又相互承接,紧扣一个关于"真实"的共同主题.本文试图遵循影片叩问"真实"这一母题,通过视听语言、叙事结构、现实主义三个方面来剖析影片是如何从始至终彰显"真实"这一核心要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