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合作学习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但随着其使用的不断频繁,难免出现滥用和误用的问题。因此本文从课堂教学个案出发,针对合作学习滥用和误用的问题,具体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四种使用前提条件和保证合作学习有效使用的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62.
合作学习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但随着其使用的不断频繁,难免出现滥用和误用的问题。因此本文从课堂教学个案出发,针对合作学习滥用和误用的问题,具体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四种使用前提条件和保证合作学习有效使用的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63.
64.
为教师有效开展策略教学,学生积极生成学习策略提供路径,就学习策略的生成收集了56份有效自传作品,并对26人做深入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及其QSR Nvivo7.0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自下而上地建构了学习策略生成的途径模型、影响因素模型、驱动力模型、学习策略生成的总模型。结果表明学习策略生成是多途径的,自发生成包括有意识试误和无意识的顿悟,反思是策略的无意识发现向有意识发现转换的重要条件;学习策略的生成受环境、个体、策略本身、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外在的驱力或内在的动力都能促进学习策略的生成,但当代大学生策略的生成以外部动力为主;学习策略的生成遵从效果律和便捷律,并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65.
反思性教学实现的条件系统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思性教学是影响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实践的强劲教学思潮,也是适应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反思性教学不同于有反思的教学,有反思的教学仅仅是反思性教学实现的必然过渡状态。反思性教学的实现必须具备环境的培育、实现途径的探索、评价体系的建立等一系列必要条件。这些条件紧密联系、彼此互动,共同构建了反思性教学实现的条件系统。  相似文献   
66.
67.
大学课堂教与学状况的个案观察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自编《大学本科课堂教与学状况观察表》,对某“211”高校58节本科课堂进行现场观察,发现:(1)课堂教学以“全讲授”和“讲授+一般性提问”为主,课堂启发性提问极少。不少公共课教学或“照本宣科”或“30%以上的时间闲聊”。公共课与专业课之间教学状况无显著差异。(2)学生课堂讨论的参与性低,且讨论氛围活跃的少;不到25%的课堂学生学习“很投入”;理科专业课课堂总体氛围大多“沉静”。(3)课堂上各类非学习性行为都有发生,主要有“看与本课堂无关的学习性书”、“讲小话”、“没带课本”、“睡觉”、“缺课”。不同专业不同课型之间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与非学习行为无显著差异。最后简要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8.
认知互动:团队学习内部过程的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互动是团队学习的核心过程,从群体水平揭示认知规律与特点有助于深入团队学习研究和切实推进团队学习实践.团队学习背景下认知互动的分析框架,应以特定话语出现为情节标记,主要从"相互理解性"、"相互支持性"和"相互监控性"三大维度对团队成员间认知互动过程状况进行分析,由此鉴别合作认知的支架式与非支架式的互动模式.最后就团队学习微观互动考察的数据收集与统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9.
研究者修订了大学新生适应性问卷。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使用该问卷,在新生入学后不同时间对不同专业的全日制大学新生338人进行了测量。数据结果显示:被试在入学后不同时间的适应性各个维度得分差异显著。适应性水平总体来说呈现出波动性的发展趋势;学习适应性等3个维度的发展呈现出倒N型曲线,生活自理等3个维度的发展呈现出U型曲线。  相似文献   
70.
一、带加工策略的涵义与意义何谓精加工?精加工就是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作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发.精加工策略和前述的组织策略都属深加工策略,但组织策略是在于构建或突出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信息易于接收;精加工则是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取得联系,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经精加工加工的信息进入已有知识网络中,在以后需要唤起的时候容易检索,即使直接检索出现困难,”也能够通过知识网络间接地把它推导出来.因此,精加工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效率地获得陈述性知识的基本条件之一.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