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0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21.
构建学习型学校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宏  吴岩 《教育与职业》2005,(32):14-15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时代要求,也是管理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需要。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依据彼得·圣吉五项修炼模型及对学习型组织的特点与内容的阐述,结合访谈,制定中小学学习型学校构建现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然后统计分析出中小学学习型学校组织构建的障碍,再提出中小学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22.
科技活动是现代高等教育功能和高等学校职能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质——专业性与学术性的基本特点.大学的科技体制是其科技活动的制度保证.对中国大学科技体制改革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深化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也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23.
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岩 《江苏高教》1998,(2):26-28,51
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吴岩一、高等教育理念的升华(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升华可持续发展的原生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从自然经济脱胎出的朴素的“天人合一”的...  相似文献   
224.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文章分析课程思政的含义和要求,探讨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民办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上要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学科特点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加强教师培训并提高其授...  相似文献   
225.
进一步推理     
吴岩 《桥牌》2008,(4):11-11
桥牌有—句格言“八飞九不飞”,意思是说联手若只有8张牌,要飞外面的Q,如果联手有9张牌,则不必飞Q。因为你打掉A和K,外面的Q多半会被击落。这是一个符合概率的说法。但是我们并不处在一个真空的世界,还有不少其他的因素要考虑。所以这条格言不能过份迷信。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多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226.
吴岩 《世界文化》2015,(2):4-10
<正>美国好莱坞科幻巨制《星际穿越》2014年11月在我国的热映掀起了一股"科幻风"。本期的"关注"就让我们聚焦在西方已有近二百年发展史,而在中国仍处于启蒙阶段、属于小众文化的科幻文学。科幻文学是科学和未来双重入侵现实的叙事性文学作品。这种文学发端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速度显著提高、开始对质朴自然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时刻。自工业革命以降,现代化成为社会变化的主流,科幻文学用自己特有的叙事方式,描述并参与了这一宏观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227.
吴岩 《河南教育》2023,(6):48-49
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学人才培养目标逐渐转向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筑设计课程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本研究以设计结合研究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切入点,对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出改革,要求学生在设计全过程中树立研究意识,强调跨学科知识与技术、建筑学理论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的深度融合,鼓励形成图纸、模型、研究报告等综合性的成果,并加强对教学过程与成果的综合评价,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