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理解教育,八年前发端于上海市金山区平乐中学。五年理解教育的实践,让一所相对薄弱的初级中学成长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金山区高质量的品牌学校,其成果获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三年前,这种教育思想进入上海市金山区亭林中学,并与亭林中学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高中学段理解教育的实践模式,同样收获不小。  相似文献   
12.
一、理解教育与学习化管理 1.理解教育 2000年9月始,我校开始全面实施具有平乐特征和时代教育发展方向的“理解教育”。理解教育是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合理发挥实现理解和自我理解,从而使人得到更好发展的过程。同时,“理解教育”又是一种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师与之相适应,并作为教育主体能动地改革、发展理解教育。在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  相似文献   
13.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育以社会与知识为本位的年代,教师职业的基本任务的确如此。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教育本身的发展,教育逐渐走向人本位,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开始推进新课  相似文献   
14.
吴金瑜 《现代教学》2009,(10):26-27
学校不应只有规则和知识学习,更应充满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爱。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与情感的交流,更应是人性的关怀与丰富。学校不仅仅是求知与发展的场所,更应是充满理解和爱的学习型大家庭。  相似文献   
15.
吴金瑜 《上海教育》2007,(9B):50-52
开发课程应拒绝功利新课程首次提出了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师生双方在课堂内对课程的重新解读与创新,正是师生双方在课堂中生命跃动的反映。同时,新课程方案根据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又提出了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的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影响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初中物理课程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多来自学生身边的生活与生产实践,来自于学生熟悉的科学技术成果。所以,在学习初中物理之前,学生已形成了自己的“物理语言”——一种自然的物理语言,我们暂且称其为学生的自然语言。这种语言是学生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体验与交往而习得的物理现象表面的经验之说,或是周围的对物理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懂物理的人传递的“虚假经验”。多年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告诉我,学生的自然语言对物理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阐述学生的这种自然语言对他随后要形成的物理语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到牛顿经典物理大厦的建立,人类的文明成果逐渐以显性的知识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随着经典科学的逐步完善,人们普遍认为,知识的创造已完成,知识大厦已建立,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知识大厦里提取知识去解决问题,无怪乎培根说出了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也无怪乎1868年,哈佛大学校长查理斯W(charles W.Ehiot)认为:学校是教师的集合体,是知识的仓库.从夸美纽斯开始,班级授课制正式建立,"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思想出台;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将这种教育方式推向科学化,知识本位的教育日趋完备,直至今天的中国教育.  相似文献   
18.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认为可以概括为“成才在课堂,成家在教研”。“才”是指具有良好教育素养的教师,“家”是指专家型(研究型)教师。  相似文献   
19.
吴金瑜  雍昕 《上海教育》2007,(3A):52-52
一天中午,一名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在几名学生的簇拥下来到他们的班主任办公室,大声地对班主任说:“老师。我捡到五元钱,现在交给您。”随着簇拥们的喧闹声,这位学生丢下五元钱扬长而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现代校长职业化根植于学校教育实践这是一个人类知识量每五年翻一番、网络信息量每15~18个月翻一番的时代,这是一个多元文化冲突和融合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绝对权威不再存在。所以,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来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